“十二五”时期我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24.11.2015  17:31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财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五年,也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省财政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国库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完善。

一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新型财政资金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在收入收缴方面,推行电子缴税横向联网,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全天候缴纳税款,税收信息在部门间实现共享;推行非税收入收缴流程改革,执收单位“收钱不见钱”,从机制上解决了过去存在的截留、坐支非税收入等问题。在资金支付方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支出实现了从“逐级转”到“直通车”的重大突破,预算单位用款由多层级改变为扁平化管理,不仅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效率,而且从根本上避免了预算单位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与此同时,依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起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和公务卡制度,2015年通过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纠正各种违规、不规范支付金额1002万元。截至2015年底,电子缴税方式超过缴库业务量的90%,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乡级以上全覆盖,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推进到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如期完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目标。全省96%以上的预算单位完成公务卡制度改革,累计发行公务卡约40万张,公务卡支出金额约20亿元。

二是财政资金管理更加注重安全性与规范性,从机制上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内控机制,出台《山西省财政总预算会计基础工作规程》、《省对市县级资金调度操作规程》、《山西省省级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办法》、《山西省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等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形成科学规范的财政资金收付管理流程。大力度清理和规范财政专户,2011-2013年间,全省共撤并财政专户4632个,撤并率63%,财政专户全部实现归口财政国库部门管理,私开、乱开专户问题得到遏制。持续推进和强化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工作,建立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和年检机制,省级预算单位年均年检申报账户5700多个,累计撤销归并470多个。

三是预算执行管理基础逐步夯实,财政决算工作成绩显著。财政收支报表在财政收支月报、财政收支旬报、财政专户月报基础上新增库款月报表、专项统计表;预算执行分析从宏观经济形势、山西经济运行、财税政策效应、财政收支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全方位、系统性、多角度地反映全省预算执行情况。建立经济形势研判机制,财政收支分析质量不断提升;建立收入平稳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增长。规范决算会审流程,细化数据核对,通过账表核查、决算批复、决算公开等一系列工作,使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反映的信息更加科学完整,对促进预算编制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我省从2012年开始在省本级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通过尝试编制反映政府“家底”的资产负债表、反映政府运行成本的收入费用表、披露本级政府管理的公共自然资源、或有负债、报表主要项目明细信息,分析财政中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内容。实现发现问题、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锻炼队伍的预期目标。截至2015年,试编工作已在省、市、县三级实现全覆盖,现代财政财务报告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