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培养更多“蓝领”精英

18.05.2016  19:41

 

何强是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得益于校信工系“2+1”教学改革试点,2013年6月在北京易第优有限公司(兄弟连)通过为期6个月的培训,掌握了“基于PHP的后端开发”技术,培训结束后在奥美地亚子公司谷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实习期工资7000元,实习结束后成功留在北京就业。

从2011年开始,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开始基于数字媒体方向的教学改革试点,五年来共培养8个班级300余名学生进行了“2+1”试点,即前2学年在校学习、第3学年到合作办学单位进行培训学习并参加其组织的企业实践及顶岗实习,经过培训之后,300余名学生在培训机构就业老师的指导和推荐下找到了与培训方向专业相关的工作,实现了当年就业率100%,平均工资在2500元以上。

这是我省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中的一个镜头。

来自省人社厅的数字显示,“十二五”时期,我省培养了一大批“蓝领”精英。五年来,新增高技能人才364427人,其中:高级工331031人、高级技师33396人。截至2015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63.2万人(规划为26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73万人,占到了技能人才总量的27.8%(规划为7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7%);高级技师达到17.44万人,占到了技能人才总量的6.6%(规划为18.2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为7%)。

政策体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4月29日,省人社厅通报表彰了第四届享受政府津贴的50名高级技师,每人奖励2万元;通报表彰了100名三晋技术能手,每人奖励5000元。为获批2015年度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2所技工院校和获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3个单位进行了授牌,国家财政分别资助每家500万元和10万元;对获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5个单位和3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享受省财政资助的有8个)进行了授牌,省级财政资助每家100万元和5万元。

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适用型技术人才,“十二五”期间,我省不断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制定印发《山西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省人社厅、财政厅等七部门制定印发《山西省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实施意见》,报请省政府同意修改和完善《山西省高级技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实施办法》和《三晋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连续两次提高津贴和奖励标准,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高级技师津贴标准达到每人2万元、三晋技术能手奖励标准达到每人5千元。持续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省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开展高技能人才杰出代表评选表彰活动。

五年来,我省建成和启动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建成和启动建设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87个(享受财政补贴30个),享受财政补贴培训考评取证技师7044名、高级技师1909名;8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79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表彰,26名高级技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评选表彰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技师190名,三晋技术能手35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64427人,其中:高级工331031人、高级技师33396人。

职业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的不断健全,使培训能力不断加强。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省财政厅、人社厅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省人社厅、财政厅、教育厅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学年创业培训专项活动的通知》,省人社厅制定印发《山西省职业培训全覆盖计划实施方案》、《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山西省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山西省职业培训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等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系列政策文件,持续开展和实施职业培训全覆盖计划、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专项活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和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国家百家城市技能振兴活动、职业培训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等系列职业培训专项行动计划和活动。以适应城乡全体劳动者就业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为目标,以职业院校特别是技工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以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享受财政补贴的职业培训体系已基本形成。

十二五”时期全省共完成享受财政补贴的职业培训300.75万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4.54万人次,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45.70万人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46.09万人次,创业培训24.42万人次。

技工院校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及相配套的五个专项文件、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社厅《关于加强技师学院建设的意见》、省人社厅制定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全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技工院校学籍管理办法》、《关于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办法》、《山西省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技工院校教师讲课(说课)竞赛组织办法(试行)》、《技工院校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促进技工院校发展和加强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持续实施国家中职教育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中职教育示范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着实推进一体化课程教育改革,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招生工作。

在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促进下,各技工院校加快了深入改革创新步伐,办学能力不断提升。全省技工院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培养企业急需技能人才;坚持学制教育与中短期技能培训相结合,不断拓展办学渠道和培训领域,下大力气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全省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信工系进行“2+1”教学试点培养的学生全部“高薪”就业,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多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山西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更是一入校就被企业“预订”……

十二五”时期,全省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技师学院7所,新增高级技工学校4所,8所技工院校获批承建了国家中职教育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7所技工院校建成国家中职教育示范校,建成省级重点专业点18个,建成省级专业实训基地51个,5所技工院校列入国家一体化课程教育改革试点校,培养双师型教师951名。五年间,累计招收注册全日制学籍学生197257名,累计毕业全日制学籍学生184312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技工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稳定在11万人以上。

各市人社局全力推进职业能力建设各项工作,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大胆改革,涌现出许多新方法。太原市探索出一套有利于培训机构发展、有利于培训过程管理、有利于培训成果控制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评估办法,对所管理的39所民办职业学校和1所民办技工学校进行了评估及换证工作;大同市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运作,坚持严格标准的同时,采取积极灵活的工作方式,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得踏踏实实,有声有色;晋城组织相关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以及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开展企业用工和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开展了技能人才培养和用工需求服务,使职业培训工作从一开始就和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校培养和企业使用的无缝对接;晋中市建立了职业培训全流程公示制度。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定点机构认定、培训过程监管、培训补贴审核等重点环节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临汾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职工技能大赛,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职工在技术技能上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运城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的城市,市政府出台了《全市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并全力推进落实;吕梁市重点开展“吕梁山护工(护理)”培训,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吕梁山护工(护理)”品牌;忻州市在加强和完善职业培训信息化管理基础上,不断完善培训机构管理监督机制,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和社会效益;阳泉市积极做好职业资格清理工作,出台了《阳泉市职业技能鉴定监管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职业资格证书核发工作;朔州在全市范围内,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宣传活动,使培训政策不断深入人心,也极大地激发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失业人员参加培训的热情;长治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培训专项活动,为了提高普通高校创业意识培训和创办企业培训效果,还举办了“创业辅导大讲堂”、“创业扶持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健全和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全省范围内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为主要途径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十二五”时期,全省经考评鉴定共有147.6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初级工40.21万人,中级工70.96万人,高级工33.10万人,技师28725人,高级技师4671人。经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共产生“三晋技术能手”559人,技师511人,高级工752人。

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十三五’时期,全省将持续推进职业能力建设事业发展,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工匠精神”,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就业创业为重点,以做大做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以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为导向,努力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技能人才评价使用、技能人才竞赛选拔、技能人才表彰激励、职业能力建设法律法规、技能人才宣传引导等六大工作体系,为我省‘六大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省人社厅副厅长姚逊说。

据了解,为实现“十三五”时期职业能力建设事业发展“开门红”,今年全省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将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就业创业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为目标,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省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十三五”时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发展良好开局。2016年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组织各类职业培训62.6万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8万人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0.5万人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5.8万人次,创业培训7.5万人次。技能人才培养(技能鉴定)28万人次左右。

我们要在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省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力度基础上,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姚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省人社厅将尽快研究制定我省的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实施意见。此外我省将加大资金投入和各项补贴资金的整合力度,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比重。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办法,合理确定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突出重点职业(工种)和重点人群,避免“撒胡椒面”,增强培训的实效。

我省将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根据国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组织职业院校和企业积极探索试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培养模式。加快职业技能培训菜单开发,大力推行菜单式技能培训。积极引进和鼓励开发职业培训包,在政府补贴培训中开展职业培训包模式试点工作,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齐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