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当心“圈钱”骗局 看看哪些人最易“中招”

09.12.2015  09:14

  又临近年末了,“圈钱”“跑路”等非法集资事件又处高发期。除了去年底集 中 “跑路”的普通投资担保公司外,一些新兴的P2P网络金融平台也成为 “圈钱”“跑路” 的高发地。那么,如何能防范非法集资骗局,守住自己的血汗钱?记者整理了部分资料发现,市民如何既守住钱袋子又保值增值?还真得多学多看,擦亮双眼。

   哪些人容易“中招

  记者梳理一些投资理财案件发现,有几类人“中招”比较集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缺乏金融知识的老年人。记者发现,从去年底以来,我市出现了大量“跑路”的所谓投资担保公司,其受害者绝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省吃俭用有了些余钱,但绝大多数又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封闭,容易轻信他人,因此成为不法分子的首要作案对象。其次,爱贪小便宜的人也很容易上钩。一些理财投资公司门面装修得“高大上”,但理财服务却很“接地气”,常在超市门口摆摊设点,根据客户投资金额不同,赠送粮油、水壶、毛毯等“小恩小惠”,利用一些投资者爱贪小便宜的心理,诱其上钩。再次,“见高就追”,对风险认知不足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产品,一些投资者盲目追求高收益,对风险判断不足。

  实际上,投资者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投资的安全性,其次才是收益率。另外就是抱着侥幸心理的人。像前段时间炒的沸沸扬扬的“MMM金融互助社区”这样的骗局早已“臭名昭著”,一些投资人可能明白这是“庞氏骗局”,但仍抱着侥幸心理,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就可能“一夜暴富”,因此就拼命拉“垫背”的。

   防范还需多管齐下

  防范非法集资风险,虽然广大投资者应该事先擦亮眼睛,但也需要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多管齐下。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7月18日,央行就牵头对外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但直至如今行业细则却迟迟不配套,不法分子仍有机可乘。虽然P2P之类的网络借贷平台名义上归银监局监管,但具体的执行细则没有出台,作为监管部门目前也无从下手。而目前我国在金融领域还没有专门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11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意见到最终形成法律还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段空档期又成为不法分子行骗的好时机。实际上,随着大量金融产品跨界融合,金融机构混业经营逐渐超出分业监管范围,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挑战。监管必须与时俱进、完善协调机制,减少交叉空白领域才能最大限度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