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兴起“马拉松热”

14.09.2014  11:12

   新华社太原9月13日体育专电 题:中国城市兴起“马拉松热

   新华社记者孙亮全 王井怀

  “我是第一次来到山西,没想到太原这个内陆城市这么漂亮。”13日在太原举办的2014国际马拉松赛上,来自厄立特里亚的职业经理人尤纳坦说。

  尤纳坦所在的公司派出了3名职业选手参加本次马拉松赛。他说他曾带着队伍参加过世界上不计其数的比赛,而近年来中国各地兴起的“马拉松热”引起了他的注意。

  城市马拉松赛在中国正迅速发展。中国田径协会官网最近更新的2014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注册赛事日历显示,今年举办的注册马拉松赛事为50场。

  1981年,北京首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随后,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相继出现。近年城市马拉松赛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内陆城市、高原城市马拉松赛也纷纷开跑。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共举办了12场马拉松赛,2011年增长到了22场,2012年为33场,2013年达到了44场。

  9月6日刚刚举办了半程马拉松赛的吉林省和龙市更是被称为“中国首个承办高级别马拉松比赛的县级市”。

  业内人士指出,马拉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首先得益于城市的“营销”战略。

  实际上,马拉松对中国城市对外开放的“名片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取得了本次全程马拉松男子组亚军的肯尼亚选手马吕斯基库泰向记者表示,他去过不少城市跑马拉松,和那些城市相比,中国的城市很美丽,例如太原,不热不晒,很适合跑马拉松,市民也很热情。

  马拉松也改变了外地人对一个地区的印象。51岁的佘广顺来自兰州,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他说,来到太原之后改变了他对山西的印象,“原来感觉山西应该灰蒙蒙、雾蒙蒙,没想到是青山绿水,这么漂亮”。

  马拉松成为城市开放新名片之外,侧重市民参与、举办门槛低等是其快速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来自北京的常小铁在几天前报名参加时却被告知全程名额已满,最后只报上了迷你赛。

  将在11月举办的广汽丰田广州马拉松赛报名工作启动不到3天的时间内,报名申请人数就突破了3.5万。

  中国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也促进了赛事的发展。和爷爷奶奶参加迷你赛的7岁小姑娘杨紫涵,已经连续四年参加太原马拉松赛事,并且带动全家养成了跑步锻炼的习惯。

  但“井喷式”增长的城市马拉松赛,在集聚民众人气、展示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指责。比如,一些赛事中出现了意外伤亡事件和一些不文明行为等。此间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式马拉松”还需进一步提高整体运作、竞赛规范等专业性,同时还要避免快速发展带来的同质化等问题。(完)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