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华: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人口增长态势——缅怀马寅初先生其人其学的启示

12.06.2014  22:34

                引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历时百年的内忧外患的终结,人民终于可以休生养息了。与二战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经历了战后的婴儿热与人口快速增长的过程。马寅初先生敏锐地注意到当时人口过快增长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他50年前发表了著名的“新人口论”,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被誉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事件”之一。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马寅初先生的主张当时不仅未被采纳,他本人还因此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马老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学养见识、精神力量、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学术界,对中国现代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鉴于中国在人口控制问题上所走过的弯路,也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这一基本国情,长期以来,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以及这种过快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20世纪末以来,人们已广泛承认,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形势与建国初期相比,甚至与十年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引发了中国人口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激烈争论。而争论的焦点之一则是对中国目前及未来人口发展形势认识上的分歧。 

                将中国人口置于世界人口的大背景下,用全球的视角,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人口增长的轨迹,并展望21世纪上半叶的人口发展前景,或许对加深我们对中国人口增长态势的认识有所裨益。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人口增长态势 

                出生人数与增长人数 

                1950-1955年世界年均出生人口近1亿,虽然1950-2050年间,世界每年的出生人数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1985-2030年间年均出生人口规模已超过或将超过1.3亿人。 

                与出生人数变动情况略有不同,1950-2050年间世界年增长人数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字形曲线。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每年的出生人数呈现出波动的特点,1950-1995年间年均出生人数均超过了2000万,1995-2000年间年均出生人数下降至2000万以下,21世纪前半叶出生人数还将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年增长人数呈现出波动的特点,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时已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01年中国年增长人数已降至1000万以下,到2005年时将进一步下降至800万以下,预计在2033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且负增长的速度将逐年加快。 

                出生率与增长率 

                1950-2050年间全世界、法国、中国与印度的人口出生率基本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在1950-2000年间的某些年份出生率出现波动)。 

                1950-1970年间中国的出生率明显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此间中国的出生率在人口大国中并不是最高的。虽然1950-1955年间中国的出生率与印度基本相同,然而1955年后中国的出生率却明显低于印度同期的水平。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加速了中国出生率的下降。进入70年代后,中国的出生率开始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世界出生率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出生率与法国较为接近。 

                1950-2050年间全世界、法国、中国与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基本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950-1955与1960-1975年间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仅明显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在1965-1970年间甚至高于印度同期的水平。 

                由此可见,在建国后的大约20多年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个人口快速增长的过程。但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由于成功地推行了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加速了,到70年代中期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开始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世界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口的增长率与法国较为接近。至此,中国人口已进入到一个从低增长到负增长的时代。 

                总人口及其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1950-2050年间世界人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与世界人口变化不同的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生育率下降并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大约到2033年前后中国人口将停止增长,届时中国人口的峰值不会超过14.6亿,随后将呈现出加速下降的趋势。 

                1950-2050年间中国的人口增长并未与世界同步,在1950-1975年间的大部分年份里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世界同期的水平,致使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一直在22%左右徘徊,1961-1975年间一度还出现了逐年上升的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成功推行计划生育,使得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将下降至15.33%的水平。 

                结论与启示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口增长的性质与马寅初先生发表“新人口论”时相比已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建国初期中国所面对的是高出生率背景下的人口高增长,而今中国的人口增长是在生育率早已降至低于更替水平后的人口惯性增长。尽管目前中国人口仍在不断增长,但每年的增长量在不断地减少,2005年已降至800万人以下,并且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再说我国人口处于“高增长量”已难以自圆其说了 。

  有人喜欢用“低增长率与高增长量”来概括中国近二十年的人口发展状况,往往以中国每年的出生人数或增长人数相当于某个国家的人口总量为由,强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与继续推行现行生育政策的必要性。然而上述比喻并不是总能站住脚的。例如按照上述的逻辑,我们同样可以以中国每年的死亡人数相当于某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为由,要求废除现行的生育政策,转而推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由于人口增长或减少的数量与其背后的人口基数有关,因此,在分析人口增长时,其绝对量指标有时没有太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相对量指标。

  未来人口增长方式不仅取决于未来妇女的生育水平,更与今天留给后世的人口结构紧密相联。生育率变化必然导致人口增长方式的改变。低生育率与人口负增长相联。生育率越低意味着人口的惯性增长一旦停止下来,紧随其后的是人口的加速减少。因此,不仅人口增长有惯性,人口下降也有惯性,且这种惯性是在常识看不到的时候开始构筑的,一旦显现出来可能更不易控制。

  无数事实证明,人口的任何急剧变化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穷的后患。目前中国进入了最后20年左右人口上涨的尾声。同时,低生育率已经使人口下降的惯性逐渐形成,这种惯性在20年后必然显现出来。

  对付人口增长,政策措施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面对人口下降的惯性,行政命令则是无济于事的。生育政策与人口控制均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这就要求适当的时候推行适当的政策。这也意味着世界上不应该有一成不变的政策。 

                现行的生育政策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形势与20多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50年前马寅初先生首开人口研究反教条主义之先河,而今,如果人们还心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坚守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甚至连对生育政策调整进行公开的讨论的勇气都没有,是否又陷入另一种教条主义的陷阱呢? 

                人口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承载文明的载体。人口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兴衰紧密相连。古往今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在人口数量及占世界人口比例急剧减少的情况下走向强大的,但愿中国是一个例外。 

                当下的一个时髦概念是人口安全。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持续快速减少是否构成对中国人口安全的最大威胁呢? 
               
                马寅初先生当初发表“新人口论”时,中国与世界人口增长均很快。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上世纪那个人口高速增长的世界,中国也已经不是上世纪那个人口高速增长的中国,而且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呈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还按照上个世纪的世界人口发展趋势,还把眼光局限在国内来计划本世纪的中国人口发展,是不是显得严重不合时宜了呢? 

                马寅初先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之际缅怀马老,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以及“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等铮言仍在耳际萦绕,应激励我们这些后来者敢于说真话与做实事。 (作者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