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人 3条巷 43个垃圾桶 两名环卫工的“坚守”

27.11.2022  07:50

  11月25日上午7时50分,天气有些冷,但身穿橙色工作服、64岁的环卫工王新太,额头上已经微微发汗,他正忙碌着为师范巷的垃圾桶进行内外面清理和消杀,一旁是他的搭档,55岁的苏向明,他们共同负责师范巷、侯家巷和上官巷43个垃圾桶的卫生保洁、防疫消杀,以及垃圾分类管理。

  此次疫情防控形势趋紧以来,家住皇华馆的王新太,尽管住址和工作地点距离不到1公里,但由于分别在五一路东西两侧,属不同街办。受疫情防控影响,即便有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他也要比平时早出门约20分钟。“要让人家看证明,要说明情况,甚至还要协调,所以得打足提前量。”苏向明亦是如此。

  到达工作岗位后,忙碌一上午,中午可以回家休息,下午再返回。近期,受疫情防控影响,通行不畅,为不耽误工作,这对搭档有时候就不回家了,直接在巷子里背风向阳的地方休息一下,继续工作。

  居家防疫开始以来,垃圾量增长明显。师范巷的14个垃圾桶,常规时期能装满9个,现在14个放不下,还需应急处理,稍微压缩一下。“比平时增长了至少30%。”苏向明介绍。不让垃圾外溢,不让垃圾堆放,直到清运车将之清理,这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

  每天,他们还要将43个垃圾桶清理一遍。“不能认为是垃圾桶就不清理,要洗要擦。”王新太一边干活一边介绍。另外,他们还要负责清理周围的环境卫生,确保垃圾桶周围区域没有散落的垃圾。

  之后就是对垃圾桶的防疫消杀。记者注意到,两人对垃圾桶内首先进行消杀,然后是桶外,重点对桶盖把手进行消杀。王新太拿着喷壶过一遍,苏向明拿着布子擦一遍,两人合作默契,非常认真。最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这样的消杀他们每天要进行3次。43个垃圾桶,一个不落。

  此外,两人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指导和监督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几种不同颜色的箱子,代表不同垃圾的投放。因为长时间在3条巷子工作,二人与不少老住户很熟悉,有扔垃圾的居民过来,他们都会提示“别乱扔,注意分类投放。

  记者注意到,或许是长时间形成的默契,不少居民投放垃圾时,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已经另外装袋,直接交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工作量就减少了一些。

  看着眼前的一桶桶垃圾,王新太表示:“近段时间,垃圾的危险性也在增加,我们的工作被感染的风险比较大,我知道,但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尤其是人们居家期间,更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多干一点,也算是为疫情防控工作作一点贡献。

  一边聊,一边干,师范巷的14个垃圾桶的第一次清洁和消杀完毕,他们将转场侯家巷,二人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工具匆忙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