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远:新形势下做好会计管理工作的三点要求

26.05.2015  14:34

一、树立服务理念,深入推进职能转型。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关系到每个会计人员切身利益的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创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模式,让会计人员满意是会计管理部门实现转型、提高服务的重要体现。一要加强宣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除传统的面授和网教外,还有多种形式,比如参加会计类考试、参加会计类学历教育、参加会计知识竞赛、发表论文等都是完成继续教育的认可形式,要广而告之,保证会计人员的知情权,维护会计人员切身利益。二要加强培训机构管理。将培训机构的师资、地点以及收费标准等基本情况进行公告,提升工作透明度。加强对培训机构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三要创新培训模式。要利用信息化平台,拓宽学习形式。有条件的市,可以尝试财政安排预算、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协会社团为会计人员免费培训。

二、加强法治意识,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会计管理工作加以规范和确认,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今后,我省的会计管理工作就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规范运行,实现会计管理工作法治化运作,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维护好会计人员的最大利益。一是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法治化意识。要坚持在《会计法》、《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的条框下,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处理问题,每一项工作都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落实会计管理工作法治化措施。要讲规矩、讲流程,所有措施要“接地气”,因地制宜的执行好,不能搞“一刀切”,坚决防止小问题酿成大问题。三是保持会计管理工作法治化定力。要坚持法治化思维,做到警钟长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反对“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权力机制,为会计管理工作戴上“紧箍咒”、加上“保险杠”,确保工作的切实落实和长效运作。

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推进我省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仅要作为一项政府主动服务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途径,而且要作为一项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提升会计管理档次的重要手段来抓。我省的管理会计工作应该按照“政府引导、单位自愿、校企合作、分类指导、共同推进”的原则,以企业内在需求为导向,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手段,积极推进工作。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七个以”:一是以建立资源库为突破口。“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用4-5年的时间逐步构建我省管理会计资源库,包括政策法规库、典型案例库、理论方法库、行业标准库等,服务于单位管理、会计人员使用、高校教师研发和县市级财政部门指导地方管理会计工作。二是以内在需求为导向。实行管理会计改革,关键是企业法人或决策层的重视,通过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分析研究企业发展瓶颈,寻找工具和方法,切实加以解决。三是以推广应用成功案例为重点。用5年的时间调查摸底、研究开发、行业对比、推广应用,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引领示范。四是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建立3-5个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基地,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对各层次的人员进行培养,形成我省管理会计人才持续培养机制。五是以咨询服务为保障。利用3-4年时间,组建我省管理会计咨询专家队伍,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咨询保障。鼓励和指导会计中介机构针进行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满足市场对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的需要。六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逐步建立单位管理会计数据共享平台。利用省财政厅举办的“山西省会计电算化应用比赛”,引入管理会计信息化内容,促进各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应用。七是以助推转型升级为目的。通过管理创新驱动发展,达到决策预测科学、风险控制合理、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推进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