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06.02.2015  20:20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泛称“宫调”,俗称“大戏”,流行于上党盆地,即山西东南部地区的长治、晋城一带,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党梆子是太行文化的一支干流,她裹挟着上党盆地的人文积淀汇入黄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所有梆子声腔系列之中,因它包含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而独树一帜,在上党众多地方戏中首屈一指、独占鳌头。本剧种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以无数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和优秀剧目而独领风骚。

上党梆子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像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赵清海、申银洞、段二淼、郭金顺、吴婉芝、郝同生、郝聘之、马正瑞等,还有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艺术名角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郭孝明、张志明、崔嫦娟、陈素琴等,皆是响当当的上党戏领军人物。这些艺术名家所演的优秀剧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曾使上党梆子几度辉煌。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上党梆子排演的多部时装戏非常紧密地配合了祖国的大建设形势,上世纪60年代初,上党梆子还应邀到过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此后,人民作家赵树理编写的上党梆子《三关排宴》以及后来的张宝祥先生创作的《斩花堂》被先后拍摄成了戏曲影片在全国上映,并得到了全国戏曲观众的普遍好评。

上党梆子剧目丰富,前后累计达700部之多,光本剧种独有的剧目(截止新中国成立前)就有130余部。仔细考察,这130余部独有剧目,在明末剧种初始形成时,大部分反映的都是民俗风情。如《送寒衣》、《闹五更》、《土地堂》、《顶灯》、《打面缸》等。清代中期以后,反映历史战争的剧目则占据了绝大部分。如“杨家将戏”“岳家将戏”“三国戏”“列国戏”等。这些戏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不断地丰富和满足着地方观众对上党梆子剧目的欣赏需求。

优秀艺术人才的崛起,演出剧目的不断丰富,在一代又一代戏曲从业人的努力下,使得上党梆子日臻完美,也着实地推动了地方戏曲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让地方观众更加痴迷于上党梆子,热爱上党戏曲。

然而,尽管上党梆子如此优秀,又如此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但还是没有逃脱“戏曲滑坡”的厄运。同其他兄弟剧种一样,近年来同样遭受着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演出低迷、票房冷落,舞台下呈现出一片“灰白头”。古老的上党戏曲陷入了生存危机。

在不争的事实面前,面对上党戏曲现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上党戏从此亡也,也有更多的仁人志士奋力呐喊:地方戏需要振兴了,上党梆子需要改革和创新了。但如何振兴和创新,却是摆在戏剧从业者们面前的一大艰难课题。

究其原由,窃以为应当先从地方戏曲的本身做起。

其一,社会高速发展的快节奏与现代多元化的娱乐影响肯定是首要问题。同时也必须承认:影视、网络、歌舞等新型文化娱乐形式已经毫不客气地夺走了戏曲长期受宠的地位,再加之戏曲封闭保守和发展缓慢的不利因素,更使得自身陷入尴尬境地,演出剧目的粗劣、陈旧,演出质量的低下,不但导致青年观众丢失,也让老年观众拂袖而去。所以说,戏曲不进行艺术创新,剧目、演出不加改造是其致命的根源所在。

其二,上党梆子的“声腔改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地方戏音乐是剧种的根,没有剧种音乐就没有地方戏曲。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贵在创新,老腔老调自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但是,如果完全脱离了艺术传统就会不像上党梆子。有时候,一些音乐创作者为了所谓的声腔改革,不是去对传统的戏曲剧种做深入细致的研究,而是盲目从事,胡编乱改,致使上党梆子变得“南腔北调、非驴非马”。如此“改革”不仅丢掉了传统声腔中好的东西,也使得台下观众倒了“胃口”。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会将剧种声腔艺术引向邪路。

然而,科学创新的音乐改革却能给上党地方戏带来艺术新生。她的优点是不仅继承了传统声腔中的艺术精华,同时又将多种现代音乐元素糅进自己的剧种,并在古今结合、去芜存菁的创新思想引领下,使得上党梆子锦上添花。像《杀妻》和《两地家书》等剧的音乐唱腔改革就是成功的范例,它不但令专家内行们钦佩,也让广大观众赞叹不已。大家说:听了这样的腔调,才使我们得到了真正的艺术享受。

其三,创作的滞后也是导致上党戏“滑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上党地方戏曲创作队伍力量薄弱,人才匮乏。老创作人员相继退休,部分中年创作人才的流失和改行,已经造成了创作领域的严重危机。加之目前青年编剧基本属于空白的情况,无疑成为创作工作搞不上去的真正原因。剧团少新戏,观众没戏看,所以只好“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形成了戏剧文化市场运作的恶性循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受到影响。有时候,虽然也勉强创作出一些所谓“新剧目”,但经过舞台实践,终因艺术创新不够而中途夭折。而有时却完全是因为表演者缺乏创新意识而践踏了作品,使得舞台呈现难以吸引观众,遂将一出“新剧目”滩中搁浅。因此,排练不得不偃旗息鼓、草草收场。把投出去的人力、物力、财力白白地浪费掉,导致整个演出团体元气大伤。

  各种原因印证,一切艺术的发展和进步都必须进行创新,因为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也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但创新的前提是需要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指导方针。这个“”就是旧,旧的东西就需要改造、扬弃;这个“”就是创新,创新就是改革,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戏曲艺术尤其如此。曲润海先生在谈到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时说:“要想为当代群众喜闻乐见,则要有新内容新面貌的新作品,这就必须使戏曲现代化……现代化的内容大体包括:从内容到形式改革传统戏;紧跟时代潮流,创作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以新的历史观点创作历史戏;培养一代新的创作和表演的艺术人才;改革旧的行规制度,建立新的艺术生产机制……”他还提出,“戏剧家还是应该清醒地保持忧患意识,戏剧戏曲创作只要反映、表现人民的心声,就能引起共鸣。”这些论点我以为是中肯的,对上党梆子艺术的现代化、创新,是有指导意义的。

振兴上党梆子,创新地方戏曲已成了文化领域同仁们的当务之急。面对目前现状我们不要气馁,应该在查原因找问题的同时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只有经过创新的戏曲艺术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只有创新,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样,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也只有在艺术创新中才能得到升华,上党梆子也只有在艺术创新中才能焕发出美丽的青春。

            (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冯双明)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
新春送祝福 关怀暖人心
  万户喜迎春,三晋气象新。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