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创造100多项“世界之最”

26.01.2015  11:41

中电新闻网记者 冯义军 通讯员 唐东军
      201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迎来了开工20周年的纪念日。从开工到建设到运行,三峡工程走过了辉煌的20年。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指出,三峡工程等大批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三峡工程开工20周年之际,人们感慨万千:百年三峡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安澜梦、光明梦、通途梦、发展梦。

跨世纪的伟大工程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开工建设20年来,世界通过这个窗口,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三峡工程是中国对世界水利发展的新贡献。

1919年,当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最早提出在“三峡建坝”的理想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无法实现这个伟大梦想。1944年美国人萨凡奇也仅仅在纸上提出了计划。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奇迹般地将中山先生的梦想一步步地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三峡工程几乎是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走过了难忘的30年。1978年至1988年的10年间,三峡工程完成上马前的论证和决策准备工作;1988年至1998年的10年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并实现大江截流;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间,三峡枢纽、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作基本完成。

三峡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三峡大坝的建成,是中国不断繁荣富强的象征,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三峡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一同载入共和国精神史册。三峡工程作为我国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为华中、华东和南方等十余省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电力支持,有效缓解了这些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意义重要且深远。

三峡工程,留给中华民族的是福祉,留给国家的是力量,留给长江的是安澜,留给自然的是和谐,留给历史的是丰碑。”长江水利委员会是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单位,对三峡工程进行了长达60多年的勘察、规划、设计研究论证工作,回首往昔,长委负责人如是说。

综合效益充分显现

三峡工程是一个多任务、多功能的综合性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巴西伊泰普电站也是世界著名的水电工程,但伊泰普只有发电一个目标,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个功能,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要大得多,它是一项造福国家和人民的民生工程。

成为长江防洪的中流砥柱。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留给人们太多惨痛的记忆。

抑洪水而天下平,驱猛兽而百姓宁。”从大禹治水到秦朝李冰修都江堰治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采取各种措施与洪水斗智斗勇。三峡工程是中国综合治理长江和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关键工程。防洪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也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

2010年7月20日,三峡工程从容应对流量达每秒70000立方米的洪峰。经过调控,出库流量被削减至每秒40000立方米。这年汛期,三峡水库先后多次发挥拦洪作用,拦洪总量260多亿立方米,降低荆江河段水位约2至3米,防洪经济效益显著。

2012年7月24日,三峡工程迎来峰值达每秒71200立方米的建库以来最大洪峰(超过1998年洪峰),三峡枢纽充分发挥拦蓄削峰作用,将下泄流量严格控制在每秒43000立方米,近4成洪水被拦蓄在三峡水库内,下游防洪压力远远小于1998年。

三峡水库有效地调控长江上游洪水,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300多万亩田园、1500多万群众得到有效保护。

通航效益十分显著。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级数最多的内河船闸。从2003年试通航到2014年10月,三峡船闸累计通过货物突破7亿吨。三峡船闸投运以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启动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上游的航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长江中上游航道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河段的航道等级从三级升级为一级,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上游地区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相继建成了重庆主城寸滩、万州江南、涪陵黄旗为代表的一批5000吨级港口群,以及我国最大的内河水路、铁路、公路联运枢纽港———果园港。

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1950年至今,航空货运价格几乎翻了30倍,铁路货运的价格也翻了很多倍,但是水运的价格却基本持平,仍旧只有每公里几分钱左右。水运企业是如何生存的?“很重要的原因是随着通航条件的改善,船舶越来越向大型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航运效能的提高,抵消了因价格不变对航运企业利润的负影响,从而使其能够生存发展下去。”重庆市航运交易所董事长何升平说。

巨闸揽江卧,船行碧波间。今年1月1日至11月29日,三峡船闸通过船舶4.1万艘次、旅客50.7万人,过闸船舶实载货运量达到10025万吨,较2013年同期增长12%,继2011年后再次超过1亿吨。其中,10月、11月,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月货物通过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创历史新高。三峡船闸运行以来的   过闸货运量,是三峡工程蓄水前、葛洲坝船闸投运后22年 (1981年6月至2003年6月)过闸货运量2.1亿吨的约3.5倍。三峡船闸的运行,让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发电效益巨大。三峡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三峡电站的建设,有利于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能源优势。“不竭能源”造福社会百姓。“三峡电”流入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惠及湖北、河南、江苏、广东、重庆等九省二市。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7月10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到2014年11月2日,三峡电厂实现安全连续生产3000天,创下国内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集群连续安全运行天数新纪录。截至今年11月4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这是在圆满完成防洪度汛和175米试验性蓄水的基础上,三峡工程电力生产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火电相比,水电可谓“绿色电力”。80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相当于201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15%。三峡电站运行11年来,相当于累计为社会节约原煤消耗4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00多万吨,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三峡工程因此被世界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列为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

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唐跃中说,截至2014年上半年,三峡电厂已累计向上海输送电量1046.5亿千瓦时,这与上海市一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相当。三峡电作为上海区外来电的主要部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海地区用电紧张局面。三峡至上海输电工程将西南地区的清洁水电送到上海,有效减少了上海本地燃煤发电所带来的污染,减少了雾霾的发生率,解决上海能源消费平衡的问题。

综合效益达到预期。三峡工程在论证、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意见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三峡工程的运行方式和调度规程,以此确保工程尽可能充分地发挥综合效益。运行11年间,随着三峡工程逐渐由建设期过渡到运行期,以及分期蓄水特别是175米试验性蓄水的实施,三峡工程的运行环境越来越好,综合效益由初步发挥转为全面发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调度方式的不断科学优化,对长江认识的不断深化,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不仅达到了预期水平,很多方面还有扩展,如抗旱补水、生态效益等。

三峡水库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在长江流域和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1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遭遇数十年不遇的大面积干旱。

三峡水库实行应急抗旱调度方式,抗旱补水总量5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接近千万人的大型城市一年用水量,有效改善了中下游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和通航条件,为缓解特大旱情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11月26日至今年9月间,累计为下游补水180天,补水总量约244亿立方米。消落期间择机开展了生态调度和库尾减淤调度,取得了较好效果并积累了调度经验。

100多项“世界之最

三峡工程是我国水电技术发展的助推器。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和高效运行,推动了我国乃至世界水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水电基础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大坝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制造与安装工程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三峡工程创造了一百多项“世界之最”,对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峡电站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尺寸和容量大,水头变幅宽,设计和制造难度居世界之最。三峡集团通过组织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创造了条件。三峡集团机电工程局局长张成平说,1997年左岸电站机组的国产化率仅为50%,到2004年右岸电站机组招标时,国内企业已具备了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制造的核心能力。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制造业用7年时间实现了30年的跨越发展。如今,晚于三峡建设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基本完全国产化的77万和80万千瓦机组已经投入运行,并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100万千瓦国产化机组。

通过参与三峡工程建设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企业拥有了水轮机水力设计、定子绕组绝缘、发电机蒸发冷却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三峡三期工程中承担了右岸8台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任务。国内企业用7年时间,顺利完成了从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转变,这标志着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实现了30年的大跨越,国内水电制造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世界水电圈子里,三峡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国外,只要你说是从三峡来的,别人都高看一眼。”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马振波说。

三峡效应”不断显现。三峡,输出的不仅是电力,还包括品牌、技术和人才。三峡技术阔步走向世界。三峡集团在世界上水电丰富的东南亚老挝、马拉西亚,非洲几内亚、苏丹等国家承担了多个水电站的建设任务。除了工程建设以外,三峡集团电力生产也开始技术输出,其中马来西亚沐若电站的发电人员由长江电力输出。2014年,三峡集团分别与巴西、俄罗斯签订了河流开发协议,集团“走出去”战略正加快实施。

经过20年努力,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任务如期完成,巨大效益全面发挥。”今年7月,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聂卫国在三峡工作会议上指出。

来源:中电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