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酷暑难耐 疾控专家支招帮您安然度夏

28.07.2019  07:24

  炎炎盛夏,酷暑难耐,目前我市已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7月26日,市疾控中心发布警示,三伏天里,市民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疾控专家推荐了几种防暑防病的小知识,帮您安然度夏。

  太阳底下少待会儿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是引发中暑的常见诱因。 专家提醒市民,遇到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在室外参加体力劳动或较为剧烈的体育活动。外出时应戴好遮阳帽、太阳镜和太阳伞等,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随身携带必要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风油精等。平时要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在正午太阳直射时进行户外作业,户外作业时间不易太长,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如大汗淋漓、神志恍惚,要及时降温解暑。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

  吃东西时讲究点

  三伏天里,许多人喜欢晚上结伴出去吃夜宵、吃烧烤,平时在家里也不爱开火,即使自己做饭,往往也喜欢做冷食,或者在外购买熟食。疾控专家提醒有这样饮食习惯的人,请警惕肠道感染。

  专家提醒,夏季是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大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注意厨房卫生,生熟要分开,坚持“烧熟煮透”原则。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应让食物冷却后放入冰箱内保存。但冰箱不是保险箱,有些嗜冷菌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可以在冰箱内生长。所以,从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彻底加热或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专家还给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九字真经”: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一旦出现肠道传染病症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