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铁炮与九边“刚需”

25.01.2021  09:54

 

明代铁炮。

九边军马数据表。全媒体记者宿晓健摄

  明代边镇驻重兵把守,所需粮饷巨大。《晋商史料研究》中,学者黄鉴晖说到边镇与山西商人,“明王朝为解决边镇军士对粮食、马料、军服的需要,200多年间,采取了多种措施,或命近边省份向边纳粮,或直接运送粮食,或召商纳粮中盐,或拨付银两市易。”不管哪种措施,都与商人有一定联系。因为“被需要”,山西商人开始大展拳脚。

  晋商博物院,展示台上的六小一大明代铁炮,稳稳当当。时光倒流回500年前,这些铁家伙可是虎虎生威,布防在各个关隘,敌人来犯,炮口喷射起几公斤重的铅弹,让来犯之敌闻风丧胆。

  大的,在历史上是有名号的,称大将军炮。炮身以生铁铸造,长三尺有余,重1000公斤,前有照星,后有照门,装药0.5公斤以上,炮弹重1.5至2.5公斤,射程部分0.5公里之外,多数可达1公里。明代兵书《登坛必究》记载:大将军炮发射后,迅雷不及掩耳。炮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分别发射3.5公斤、1.5公斤和0.5公斤重的铅弹。若在战场上安置千架,人人能放射,所向无敌。

  明代初建,边防不稳。《明史》记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嘉靖二十一年,《皇明九边考》称其为“九边重镇”。

  九边,又称九镇,是明朝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山西位于长城脚下,地临塞北,是北部边防前哨阵地,在九边中拥有大同、太原两大边防重镇。

  大同镇,总兵驻大同府(今大同市),管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天镇县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村东山),全长330多公里。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总兵初驻偏头关(今偏关县),后移驻宁武所(今宁武县),管辖的长城西起河曲(今河曲县)的黄河岸边,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至太行山岭之真保镇长城,全长800多公里。因该镇在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南边),又称为内长城,而偏头、宁武、雁门三关,合称为内长城的“外三关”,在东边的蓟州镇与真保镇的居庸、紫荆、倒马三关,是内长城的“内三关”。

  九边重镇的设立,形成庞大的军事消费市场。

  晋商博物院展品《明代九边镇军马数据表》显示:九边镇驻扎86万军队,34万匹战马:辽东军官94693人,马77001匹;蓟州军官85546人,马21830匹;宣府军官151452人,马55274匹;大同军官135778人,马51654匹;山西(太原)军官135778人,马51654匹;延绥军官80196人,马45940匹;宁夏军官71693人,马22182匹;固原军官126919人,马32250匹;甘肃军官91571人,马29318匹。合计军官863135人,马342000匹。 九边“刚需”创造了机会,勤劳的晋商长途跋涉,不辞辛苦,最终登堂入室,成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