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

10.03.2016  09:34

  张春贤代表

  彭清华代表

  李纪恒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8日在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他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打赢这场硬仗。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 稳疆固边

  张春贤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脱贫攻坚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对宗教极端思想的免疫力

  新疆脱贫攻坚,不仅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增进“五个认同”;有利于各族群众融入现代文明,提高对宗教极端思想的免疫力;有利于争取人心、稳疆固边。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建档立卡搞扎实,落实好“五个一批”“六个精准”,逐户制定落实扶贫措施,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集中攻坚南疆,逐地州专题研究部署。

  坚持精准扶贫与稳疆固边紧密结合。120多万边民是稳疆固边重要力量,也是脱贫攻坚重点对象。要坚持“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边境扶贫路子,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边境贸易和特色经济,加快边民脱贫致富。守边群众不能易地搬迁,通过多种措施,确保边民不流失、守边不弱化。

  脱贫攻坚既要管好“肚子”,又要管好“脑子”。在新疆,“三股势力”与我们争夺群众的斗争异常激烈,要把群众思想工作和“五个认同”教育贯穿始终,使扶贫脱贫成为争取和凝聚人心的过程。把“去极端化”贯穿始终,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四管齐下”,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扶贫先扶志,要强化感恩教育,引导群众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新疆从2014年2月起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全疆20万名机关干部分批常年住村,实现了所有村、所有干部全覆盖,有效推动了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同时极大加强了基层组织,为稳疆固边奠定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记者 杨明方整理

  精准精细施策 决战决胜脱贫

  彭清华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按照“六个精准”要求,以精准之策、决胜之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广西全区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致贫原因复杂,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以精准之策、决胜之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搞好精准识别,确保扶持对象精准。我们用3个多月时间,组织25万名干部集中开展“史上最严”的新一轮精准识别工作,完成610多万人、5000个贫困村、6.85万个自然村(屯)、1.26万个移民搬迁村屯的建档立卡工作,摸清了底数。

  突出帮扶重点,确保项目安排精准。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就业技能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和公共服务保障等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项目。

  整合各方资源,确保资金使用精准。根据扶贫需求,打破条块分割局面,统一打包使用扶贫资金,集中投入并加强监管,真正让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坚持因地制宜,确保措施到户精准。根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致贫原因等差异,对不同村屯和贫困户实施差异化、精细化、“滴灌式”帮扶。

  明确帮扶责任,确保因村派人精准。按照区负总责、市抓协调、县为主体、乡镇落实、部门配合的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定点帮扶单位及责任人。全区选派5000余名第一书记实现对贫困村全覆盖,选派3万多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形成大扶贫格局。

  建立平台机制,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建立全区统一的扶贫大数据管理系统,明确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考核标准和脱贫摘帽办法,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勤劳致富,形成脱贫受益、摘帽光荣的正向激励机制。

  人民日报记者 刘华新 庞革平整理

  培育新动能 促进发展动力转换

  李纪恒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经济转型升级要经历化蛹为蝶的阵痛,要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引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近年来,云南经济增速放缓,看似有效需求不足,实则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需错配才是深层症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要从生产端入手、从供给侧发力,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积极修复传统动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壮士断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生物医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动能,增强供给有效性。要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在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投资与消费更好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释放云南省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蕴含的广阔空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多做宏观引导、少行微观干预,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做好创新转化为产业活动的“加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推动云南经济逐步走上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经济转型升级要经历化蛹为蝶的阵痛,要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用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守住民生底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拖不得、等不起,要坚决果断、雷厉风行,在心无旁骛、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人民日报记者 张 帆 杨文明整理

责任编辑: 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