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发布指导意见推进卫星遥感综合应用

05.07.2017  17:54

      中国气象报记者卢健报道 6月27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气象部门将建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形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规范标准的卫星遥感应用业务,数据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增强,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经形成多星在轨、组网观测、统筹运行、互为备份的业务格局,中国气象局具备接收处理国内外几十颗遥感卫星数据的能力。然而,对其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尚在体制机制、业务能力、应用水平等方面存在短板,难以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保障需求。

  根据该意见,中国气象局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主要目标为:观测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初步建成,业务产品质量控制率达到100%;数据获取和共享效率进一步提高,极轨气象卫星全球获取时效提高至两小时以内,实现基本遥感产品和数据的准实时共享;卫星遥感对气象核心业务的贡献大幅跃升,数值预报模式同化资料中卫星资料的占比达到90%以上,中国区域卫星气候数据集精度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形成支撑气象保障国家战略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关领域得到广泛深入应用等。

  意见提出,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完善卫星遥感应用业务布局,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选取基础较好、特色明显、应用能力较强的省份建设特色遥感中心,打造样板,搞好示范。

  意见要求,要进一步夯实业务基础,完善卫星遥感监测业务流程和标准规范,不断增强数据获取、产品供给和共享服务能力,加强遥感产品质量控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保障需求,中国气象局将强化“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中的同化应用,建立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基本气候变量数据集;开发卫星生态遥感应用综合业务平台,面向部门和行业用户提供多终端遥感应用服务模式和定制化产品共享服务;建立风云卫星国际用户减灾应急保障机制与服务平台,提供高精度的卫星资料;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全球气象监测信息,支持天地一体化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

  同时,中国气象局将完善法律法规框架下的数据产品开放共享机制,鼓励全社会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充分挖掘应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