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重拳治理干部不作为 39家问题较多单位“一把手”被约谈
近日,腐败“重灾区”山西在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正风肃纪联合督察行动,对政法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通报显示,截至10月中旬,共有1人行政记过并被免职,1人行政记大过,33人被行政警告,28人被辞退,33人被诫勉谈话,94人作书面检查,39家问题较多单位的“一把手”被约谈。
一些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明显减少,一些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得到集中整治,一些干部开“特权车”、行“特权路”、办“特权事”的问题得到初步整顿。
今年,山西省委政法委会同省政法各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对全省政法队伍开展纪律作风联合督察工作的暂行办法》,并筛选专业人员组建了省、市两级联合督察组,在全省政法系统建立纪律作风监督一体化机制。在1个月时间里,两级联合督察组集中深入11个市50个县(市、区)81个基层政法单位,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形式,专项整治政法队伍在内务管理、服务质量、警容警貌、公车使用等方面的“四风”问题187个,涉及50个单位142人。
督察发现,一些政法系统服务窗口对待群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服务形象较差;有的干警工作时间打游戏、玩电脑、看电视,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较多;有的办案单位特权思想严重、霸道作风突出。
在不久前刚刚经历了“官场地震”的山西省,一些官员向记者反映,现在的反腐“高压”态势和监督使得部分干部出现“无为”思想,“混”字当头,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明哲保身,不敢担当。
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表示,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同样危害巨大,坚持铁拳“反腐”的同时也必须出重拳治“无为”,力戒干部“混”字当头。
山西省在整治干部不作为问题上一直不余遗力。2010年,山西在全身范围内开展了查处上班时间“玩乐享受”干部的行动,据山西省纪委统计,全省共查处上班时间迟到早退、玩电脑游戏、吃拿卡要、参与赌博的典型案件367起。
2011年山西掀起“查岗风暴”,山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工作秩序进行明察暗访。2012年,山西再向官员“吃拿卡要”顽疾宣战,重点整治各级决策、审批、执法单位在服务市场主体中的“卡、拖、要、乱”行为,特别是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
2013年以来,山西省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00多起,处理党员干部1200多人,其中厅级干部4人,县处级干部16人。
专家表示,重拳治“无为”的同时,必须依靠制度保驾护航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出现不作为和乱作为都是由于目前的制度界限不明显和权力边界不明显。”蔡霞表示,针对干部的“乱作为”,应该明确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权力边界,明确哪些可以做,具体程序是什么。针对干部的“不作为”,应该在新的考核机制上下功夫,制定更加侧重民生改善、社会矛盾化解等方面的考核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也认为,庸官懒政的治理要依靠制度体系的建设,在行政程序方面,法律明确规定集中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要提供“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用这些制度保证公务人员不至于推诿、拖延。加大对决策失误、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问责,同时把奖励制度、政绩考核和评价体系联系在一起。
“只有通过这样的制度体系构建,才能促使公务人员积极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这其中虽然还涉及公务人员的素质、精神等因素,但主要还是靠制度来抓。”马怀德说。(记者胡靖国 孙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