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让体育精神强壮山西筋骨
1/4世纪前,国内第一本体育文化专业刊物在山西诞生;1/4世纪后,2015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在太原召开。翻开略显发黄的《体育文化月刊》创刊号,“发刊词”中写道:顽强地向人的体能极限不断冲刺的竞技体育与众多观赏者之间,有着哪些观赏之外的社会意义?情感倾向浓烈的观众与狂热的闹事球迷身上,蕴藏着哪些关于人的群体性文化成分?激烈的赛场竞争和安详的健康运动,是如何在同一条藤蔓上硕果繁枝?
这是“发刊词”的叩问,也是今天应该深思的问题。
竞技体育勠力坚守形象高地
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逆势出击,载誉而归,最终靠的还是意志力、荣誉感等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竞技体育因此有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纵览山西历史,俯瞰三晋大地,体育足迹、文化脉络无远弗届,始终如草蛇灰线般贯穿着。
1953年,阳高县许家窑文化遗址出土2000多个石球,其为距今10万年旧石器时代文物,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用脚踢石球、两球相碰为胜的游戏;沁县烂柯山上,发现北魏时期的“二人对弈”石像,看来象棋早在1500多年前已盛行三晋;至于太谷形意拳、忻定原摔跤、洪洞通背拳等散落民间的竞技瑰宝,则是先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岁月流转,那支活跃在太行山深处,能赢比赛善打胜仗的八路军一二○师战斗篮球队,仍令人记忆犹新。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后奥运效应”使中国竞技体育进入激烈竞争期和快速提升期。面对复杂局面,山西体育人逆势奋发,始终坚守着对山西而言弥足珍贵的形象高地——
2012年,董栋完成划时代壮举,力夺伦敦奥运会蹦床金牌,实现山西奥运史上28年单项金牌“零”的突破;2013年第12届全运会,山西以10金8银6铜,位列全国38个代表团第15名;2014年第17届亚运会,获5金4银6铜,书写我省亚运参赛史最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原因有多方面,但文化力量占比极大。2000多年前,身为跤手的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说:“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在激烈的竞技场,当原始的肉体本钱透支殆尽,能支撑选手的只有意志力、荣誉感等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
早在9年前,履新未久的省体育局掌门人苏亚君就意识到,擘画体育事业蓝图,离不开文化护持。这位长于吟诗作赋的体育当家人,每每以诗作见证山西体育的经典时刻,于笔走龙蛇间为体育平添文化亮色和浪漫气息。在他看来,随着社会进步,竞技将更贴近人性和社会,更能表现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力量与价值、存在与尊严。而山西人厚重隐忍、笃实坚韧的性格特质,恰恰契合了竞技文化的精髓真义。在此意义上,趋于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可以与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相互融合,为日渐开放的山西人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和价值承载,为兴晋富民提供强有力支撑。
基于此判断,山西体育决策层高度重视体育的人文价值,重视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大视野下完成竞技体育顶层设计,在充分把握省情的基础上,对山西体育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发展国家奥运优势项目,巩固提高我省传统强势项目,大力扶持群众喜闻乐见项目。” 事实证明,山西体育人思路正确,方法可行,在成绩大幅提升的同时,竞技体育的战略布局已然完成,结构性矛盾得到缓解,一些影响力较大、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已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群众体育农民说了算玩得嗨
全民健身风起云涌,体育人口急剧攀升,与广大农民的奉献密不可分。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乡镇健身广场两个“全覆盖”,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物阜民熙,赛事繁荣;贫困消弥,健康事盛。16万平方公里的三晋大地上,成长着一个美丽、快乐的数字:体育人口。
遍布城乡的健身设施带来的健康红利,深刻而慷慨地惠及全省3600万人。夜幕下,晨曦中,公园里,广场上,原来多是年长者舞刀弄棒、轻歌曼舞,现在不管白昼还是暗夜,艳阳天还是风雨日,田埂上或是山野里,到处都是运动健身者。老年人轻举轻放,收束有度;中年人暴走疾行,铿锵有力;青年人探险、骑行,激烈拼争;少年儿童追逐嬉戏,往来驰骋。
在这个已无人为作信使而苦练长跑的年代,马拉松热却席卷山西。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也搭上顺风车,开始在山西的长跑爱好者中热销。当年足不出户的《体育文化月刊》撰稿人施云峰,不仅自己成为马拉松资深跑家,更以策划当地爱好者一个月内连续每天一个半程马拉松接力跑,在家乡吕梁掀起长跑之风。
面对群众体育风起云涌,我们不得不正视全民健身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包括休闲、健身运动在内的体育活动更易在城市开展,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由于观念习俗、经济条件及场地器材等制约,群众体育开展� 瘸鞘谐僦汀I轿髋┮等丝谡既∽苋丝�68.35%,群众体育搞得好不好,农民说了算!
省体育局党组经过调研分析,作出将群众体育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战略决策,把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作为重要抓手。山西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以行政村为单位,以篮球场、健身广场等为主要设施并配置相应体育健身器材的健身场地。它投资小、见效快,被群众称赞为“惠民工程”“幸福工程”。全省119个县(市、区)的1196个乡镇、28200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工作量大面广,任务艰巨。
经过6年努力,截至2012年,国家和省两级共投入引导资金4亿多元,实现了全省行政村体育场地“全覆盖”,匹配全民健身路径器材1.4万条、篮球架1.9万副、乒乓球台1.2万张,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提前实现201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目标。事迹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评为年度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此外,全省还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5.3万人,对2549个自然村进行扶持,使实际拥有健身场地村落达至30749个。2014年,全省1196个乡镇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全省展开,春舞、夏泳、秋赛、冬跑四个板块多元联动,后先相继,营造出浓郁健身氛围。
体育产业锦绣前程渐现端倪
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即意味着体育休闲产业具备了坚实基础。我省人均GDP2013年已逼近这一关口,且参与健身活动人数呈井喷之势。体育产业发展躬逢其盛!
去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体育产业迎来春天。不久前,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让体育产业成为三晋大地的热词。然而,“体育事业”到“体育产业”,远不是关键词置换那么简单。
上世纪80年代,山西开风气之先,专业队与企业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企业形象同步提升;“三桥冷冻”借中国女排问鼎世界东风,连续承办多届全国排球锦标赛而名利双收;农民经营旱冰场、孟家兄弟办武校、企业兴建游泳馆等,引来如潮好评;起步于90年代的澳瑞特健身器材至今仍是全国名牌;八一足球队甲A元年在山西设定联赛主场,门票销售和广告招商都表现不俗。
作为公认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在西方国家不仅产值可观,而且在GDP中占比超过2%。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它仍以数倍于GDP增幅的速度增长。数据表明,2012年我省体育产业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28.40%。这一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信心,更是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以山西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短期内取得大跃进未必现实,但考虑到文化底蕴、市场潜力和政策利好,以及阶段性发展滞后积蓄的巨大潜能,新一轮体育产业将大有可为。
山西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荟萃。近年,户外骑行、自驾出游等方式不断兴起,攀岩、登山等体育新业态逐渐得到群众认同,这对开展体育服务业非常有利,也是加大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山西经济转型的良机。
职业体育是真正的“精英体育”,具有极高的竞争性、观赏性和市场性。随着汾酒男篮、兴瑞女篮为代表的职业俱乐部摧城拔寨、缔造“王朝”,球迷的参与度和忠诚度不断增长,在稳定的票房收入基础上,深度开发外围产业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政策、资金和创意同步跟进,有希望在职业化体育市场上立下新功。
以山西体育中心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体育场馆的建成,不仅结束了我省没有现代化体育场馆的历史,也使山西初步具备了举办大型国际单项赛事和全国性综合运动会的条件。以此为依托,我省成功申办了2019年全国青运会。这为我省发展体育会展经济提供了良机,既可以释放体育赛事的助力效应,激发赛事为经济社会带来多元推动力,为社会民生带来深层影响力,又可以强力推动山西人参与体育运动,引领体育产业更新升级。
体育产业在山西,尽管起步阶段受制于经济上、观念上的双重困扰,步履蹒跚,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告诉人们,山西体育人从来就不缺少逆境中奋争,希冀中重生的勇气和智慧!
借助本次“两博会”,踏上通途的山西体育必将全面融入经济转型发展的潮流,为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