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驻村第一书记
省委部署到村任第一书记的干部,信心满满地奔赴三晋大地。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对当前形势下农村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脱贫都将产生较大影响。第一书记身处发展稳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做好驻村工作,就要把所在村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所在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以党员标准和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围绕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牢记责任任务、勇于奉献、敢于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努力做一个称职的第一书记。
明确第一书记责任。省委要求,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工作,要着力从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等五个方面入手,紧紧依靠所在村的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切实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第一书记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果,进一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第一书记要严以律己、服从管理、从严要求,尽快转变角色,迅速投入到所在村的各项工作中去,掌握基本情况,摸准摸清实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依靠所在村的“两委”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搞清所在村的发展优势,认真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执行管理规定,建好工作台账,记好民情日记,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待得住、干得好;认真学习有关到村任第一书记文件精神,尤其要把责任任务搞清,逐项逐条理清、记准,确保工作有条不紊。
表现党员优秀品质。大公无私、团结性、组织性、纪律性、战斗性是党员具有的特性,也是第一书记须身体力行的。为此,要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发展和治理农村的实干精神,以广大群众利益为重,先人后己,克己奉公,履行好党员的义务,担负起第一书记的责任;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在学习中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检验宗旨意识和牺牲精神;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独、慎微,始终保持两袖清风;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坚持原则、公私分明,不以义气犯原则,不因私情乱公事,始终保持一身正气;要严守纪律规定,自觉把自己置于纪律的约束、组织的管理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干伤害群众的事,不干歪门邪道的事,不干违法乱纪的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
做出好干部的样子。“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清正廉洁。”这是党在新时期为好干部确立的标准。党章对党的干部的总要求提出了6项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是成长为党的好干部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一书记要对照好干部标准和党章要求,认真向实践学习,不断在推进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中检验自己的责任担当和工作本领。第一书记既要具有好干部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组织协调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所需要的水平和能力。一要有民主作风,当好班长就要善于带头听取村民的各种意见,善于调动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二要有政策水平,能够敏锐识别是非和对错,能够用党的政策法规统一思想,能够实施正确的集中,不断提高把关定向的能力;三要有协调能力,在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中,要防止出现过度民主或民主不够的问题,防止出现议而不决或决而不行的问题,防止执行不利或不执行的问题,防止出现集体负责而实为无人负责的问题;四要有表率作用,要带头执行支部决议,带头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带头同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落实“谋事要实”要求。第一书记要多学习、多调研、多思考,肯谋事、敢谋事、善谋事,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遇矛盾有办法、遇困难易化解,才能得到群众支持、受到群众欢迎;要从群众利益着手,用“实心”谋事,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不贪图显绩,真正把群众的事谋成办好;要对重点村、难点村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了解,从多方面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提出治理的好点子、定出发展的好策略。第一书记要坚持党的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就要养成听取群众不同意见的习惯。陈云同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箴言,概括出了充满唯物辩证法的领导原则和工作方法,值得第一书记们认真学习、理解和运用。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处理问题,才是最靠得住的。陈云同志多年的经验之谈,对第一书记们落实“谋事要实”要求和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都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第一书记们走出高楼、远离都市,对农村情况的掌握程度,往往决定着干事谋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第一书记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既要及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改革方向、投资动向,主动对接,吃透上情;也要经常和群众面对面交谈,掌握群众意愿,摸准问题症结;还要把上级精神同本村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落实好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核心问题,走出一条符合本村特点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