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要听得进各种声音

09.09.2014  18:03

话语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也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基本体现。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人大代表要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要能听得进人民群众的各种声音。

人大代表听得进人民群众的各种声音,首先要能听得进批评的声音。近期下乡村调研,同人民群众交流人大代表工作,有的说有的人当了人大代表就听不进批评的声音了。提点意见,脸就红,身子就跳。我听到这种声音,顿时觉得不是滋味,人民群众选出的人大代表,非但不能主动去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还听不进一点批评的声音。这种听不进批评的声音,也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如不加改正,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就损害了人大代表的形象,也损害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形象。

其次,人大代表要能听得进牢骚的声音。人大有些工作没做好,人大代表有些事情没做好,有的人大代表做了一些坏事、丑事,人民群众有意见,发牢骚,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牢骚时甚至有骂人的话、不满的话、反对的话、失去信心的话。人大代表一是要耐心去听;二是要从牢骚话中反思人大工作、反思作为人大代表的言行表现。不要听了牢骚话,自己也跟着牢骚。要看到人民群众的牢骚话中虽然反映的问题不全面有偏执,甚至是误解误会、或者不正确,但确有反映问题真实性的一面,有的问题正是需要人大工作、人大监督去解决的问题,正是人大代表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真正存在的问题要严肃认真地加以克服、解决,没有的问题应作为“提醒提防”来看待,从牢骚话中听出工作的新思路,听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听出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再次,人大代表要能听得进警示的声音。当了人大代表,得到人民群众尊重、信任,理应把这种尊重、信任作为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代言的动力和担当。人民群众对一些人大代表的言行表现不端,出自“面子”,往往提出一些“警示”之言。“警示”之言,带有旁敲侧击之意,或拐弯抹角,或指桑说槐,这种话一方面反映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关心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一些人大代表虽然生活工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但也没有了地气。不能听警示之言,听不进警示之言,最终会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

千言万语一句话,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有话说,有话想说,是好事,说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接着地气。要是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没有话说,有话不想说,或者有话不敢说,说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话说不到一个点上,事也就干不到一个点上,代表和群众距离远了。人大代表能听得进各种声音,是人大代表素质的必备,也是人民群众的心向要求。人大代表是一种代表人民履责的职务,这种职务就是替人民说话,为百姓建言,对人民负责。这种职务就要求人大代表听得进批评的声音,听得进牢骚的声音,听得进警示的声音,一句话,要听得进人民群众的各种声音。不要被奉承话、假话、空话迷了眼、乱了心,不要在“听话”中走失自己。

(安徽省萧县人大常委会 张广友)

责任编辑: 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