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九日新政草率还是坦率
3月5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发布通告,从4月1日零时起对进山车辆实行管控。4月9日深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又突然发布公告,宣布10日零时起取消之前的进山车辆管控措施。
阅读提示
这几天,五台山很不平静。先是4月1日起对进山车辆进行管控引起争论,紧接着4月2日因“旅游环境杂乱、服务管理缺失”被国家旅游局警告。可以说,五台山声誉遭到接连冲击,社会反响强烈,陷入空前危机之中。
01 新政
3月5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为了让来山游客广为周知,早早就对外发布《关于进山车辆实行管控的通告》。核心内容就是,从4月1日起,自驾车游客不再长驱直入,须换乘景区的观光车游览。发布之初,倒也风平浪静。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当新规正式施行后,竟是当地专家和民众率先发声,表示不满。一位曾在五台山工作多年的退休老干部自制示意图投书数家媒体,力陈其弊,认为不必禁止外地车辆入山。山上生活的居民们也反映强烈,认为新规定施行后,出入不便,收入下降。再加上来山游客的投诉和媒体采访发现“黑车”拉客的新问题。一时间,五台山对进山车辆进行管控这一措施先天不足和后天疏忽,被连篇累牍展现在世人面前,甚至连五台山实行这一举措的初衷和目的也被另作解读。
其实,只要查阅下一些相关资料,就发现对景区车辆实行管控,是国内一些知名景区早已采取了的措施,五台山并非首家。用五台山自己的话说,之所以也采取管控措施,一是为了满足世遗组织对景区空气质量的要求,二是为了解决核心景区交通秩序的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五台山景区还专门到外地学习考察,历时半年后才依法做出在4月1日对进山车辆施行管控的决定。
为何出现刚一推出新规,就在当地遭到普遍排斥的情况。有分析认为,这看似“突发病”,细究还是五台山多年来大搞建设留下的后遗症与推行新规交织在一起的“并发症”,忽视下情,矛盾叠加,导致问题被放大凸显。
这场争论最终在4月9日尘埃落定。当天深夜,一则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名义发布的公告宣布,从4月10日零时起取消对进山车辆实行管控。一项历时半年酝酿推出的“新政”只存活了9天就寿终正寝了。一位当初坚定支持对进山车辆进行管控的人士失望地说:“这,简直就是典型的朝令夕改,太草率了。”
02 警告
4月2日,国家旅游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将本已不太平静的五台山再次推向又一个风口。会上,国家旅游局对五台山等9家5A级景区警告。警告就意味着,若在限期内完不成整改,那么头顶上5A级景区的帽子就会被摘掉。
众所周知,五台山是我省旅游业的龙头,作为佛教名山之首而驰名中外,是享誉国际的世界品牌、世界文化景观。五台山丢不起,也容不得失去5A级景区这个桂冠。
4月10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刘炳龙坦陈,近年来,新闻媒体屡屡曝光五台山旅游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上级部门明察暗访也往往会发现诸多违法违规行为,从高速路口拦车截客,到进山入口逃票倒客,从旅游沿线高香大蜡,到寺庙景点围追兜售,从宾招单位低星高挂,到导游人员诱导消费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屡禁不止、时有反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五台山上的这些老病顽疾,一直在“一乱就管、一管就好、一好就松、一松就乱”的怪圈里轮回。说到底,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行不通,要根除疾患得形成长效机制。
鉴于此,忻州市市长郑连生面对参加旅游环境专项整治大会的千名僧众,重申了明确后的景区政府班子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面对7大类42项问题的繁重整改任务,忻州市监察局局长率领由市组织、纪检、检察、法院、公安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入驻五台山督阵。
要动员全山力量投入到旅游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中,首先就得团结全山力量。在种这背景下,取消对进山车辆实行管控,就成了积极回应民众诉求的重要一步。这也就有了常住人口不到2万人的五台山要召集千名僧众参加动员大会这一举动,而会上一句语气平淡的“要做功臣,不做罪人”,竟引起村民带头热烈鼓掌。
03 反思
现在回头看五台山上这些天发生的事,留给我们的启示颇多。
之一:仅有“于法有据”是不够的。五台山对进山车辆实行管控,的确可以从《山西省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条例》和《五台山——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规则》中找到相关条例和法规做依据。
有分析指出,当前,全国正在推进法治建设,依法行政成为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和最严格的规范要求。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成为各级行政机关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而制定政策就要统筹考虑政策的合理性、规范性、完整性、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是否进行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否进行过多套方案的比较抉择,是否进行过专家的科学论证,是否进行过多层次的座谈听证,是否进行过专业的风险评估等,这些都是出台一项政策规定应该有的过程。显然,五台山只从本本上找一找,再到外地看一看,最后出现“水土不服”也就不难理解了。
之二:“现实需要”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今自驾车游客与日俱增,每逢节假日五台山主景区内经常出现交通堵塞,出现车辆在草坪上和道路上乱停乱放现象。这是实情。
最严重的一次是去年5月19日的中国旅游日,景区内以其仅能容纳停1万辆左右的车位和4万人次左右的游客接待量,当日却迎来了3万多辆车和12万多人次的游客,结果是上万多各种车辆塞满了主景区的公路,甚至草坪和每个角落,尤其是主要通道南线,从高速路五台山出口到主景区的近20公里的公路上也塞满了车辆,致使交通瘫痪长达10个多小时,当时就是有火险等重大突发性事件,其应急通道也根本无法开通,主景区内的草坪、花木更是受到车、人的肆意践踏,致使昔日整洁的主景区内垃圾遍地、面目全非。
然而,解决景区承载能力不足、交通压力巨大的问题,仅靠“一禁了之”显然是不够的。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事中应急措施不力,事后不考虑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备、旅游线路是否完善合理,就让交警部门出台规定。自然,这种“限客令”就不得人心,谤议沸腾了。
之三:闻过则改,善莫大焉。五台山风景区政府能坦率承认不足,立行立改果断取消了施行仅9天的新规。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