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融业成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2013年实现增加值736.3亿

21.08.2014  16:30

    从2004年至2013年,我省各项存款年均增速达到18.8%,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在这10年间,金融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是记者20日从山西省统计局发布的山西金融业报告中获得的消息。

  2013年,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9.8%,而在金融危机的2009年,更是达到57%。如今,我省银行营业网点已经达到6462个,从业人员119142人。2004年至2013年,山西地区生产总值从3571.4亿元增长到12602.2亿元,10年的年均增速11.7%。山西省统计局分析认为,山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与十年来山西金融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2013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36.3亿元,同比增长11.2%,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金融业占全部GDP增加值的比重为5.8%。

  2013年底,山西省银行机构资产总额达到31969亿元,同比增长10.6%,较2004年的6247.9亿元增长了4.1倍,年均增速为20.1%;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373.7亿元,资产利润率1.2%。

  目前,山西省已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地方金融机构共同存在的多元发展金融服务体系,共有营业网点6462个,从业人员119142人。从资产比例来看,2013年底,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占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的39.8%;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占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7.4%;股份制银行资产总额占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4.1%。

  从利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税后利润175.66亿元,占银行业税后利润的47%,资产利润率为1.38%,股份制银行税后利润93.5亿元,占银行业税后利润的25%,资产利润率为2.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最高,为2.6%,占银行业税后利润的1.2%。

  2013年12月末,山西人民币存款余额26105.4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3339.37亿元,比2004年增加9997.1亿元,年均增长17%。

  分行业看,2013年底,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807.22亿元,占本外币各项贷款总额的5.37%。山西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行业贷款余额共计7242.9亿元,占本外币各项贷款的48.19%。

  另外,金融业对我省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2013全年,金融业对我省服务业的贡献率为27.4%。

  近年来,山西个人贷款尤其是住房消费贷款增长较快。2013年底,个人贷款余额799亿元,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549.9亿元,占个人贷款的69%,信用卡贷款56.7亿元,占个人贷款的7%。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西民间资本有万亿元左右,地下民间借贷行为非常活跃。2013年,山西民间各借贷监测点发生借贷7.3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4.7%,同比降低了5个基点。

  2013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36.3亿元,同比增长11.2%,对GDP的贡献率为19.8%,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金融业占全部GDP增加值的比重为5.8%。

  2013年12月末,山西人民币存款余额26105.4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3339.37亿元,比2004年增加9997.1亿元,年均增长17%。(记者 苏景岳)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