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圆1.252万贫困孩子求学梦
十年寒窗,运城市垣曲县英言乡无恨村的任亚飞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大连海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然而脸上的笑容却难掩眼中的焦虑和忧愁,数千元的学费让他的心蒙上一层阴霾。“教育扶贫一次性救助的5000元,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家的困难,但对于我的上学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11月26日,上大学已一年有余的任亚飞,说到教育扶贫,颇为感慨。
从2009年起,山西省启动实施了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等开发式扶贫模式的重要补充,主要是对贫困地区在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本科学生,根据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择优扶持;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学生进行扶持;对贫困地区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子女进行重点帮扶,使他们完成高中阶段的学历教育。资助标准是全日制一本和二本的贫困大学生,给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资助;中专、中职生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的资助,连续资助2年;贫困高中生给予每人每年800元的资助,连续资助3年。从2009年至今,省财政累计安排资金3500万元,受助学生达1.252万人。目前,今年扶持的1000名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拟资助的5905名贫困中职生和贫困生已经完成资格审查,预计12月中旬资助资金可全部落实到位。
2400多元对于一个贫困家庭而言,就像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座大山。得知自己在教育扶贫的资助下可以免除学费时,大同市灵丘县武灵镇东关村的张欢如释重负。山西省贸易学校计算机专业09级的张欢,从小家境贫寒,每年开学的学费几乎都是东借西凑的,曾一度有了放弃学业的想法。张欢告诉记者:“我能在校园里继续读书,要感谢教育扶贫!要感谢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山西省扶贫办主任刘昆明表示,事实证明,单纯的送钱、送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唯有解决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才能将一代传一代的贫困帽子彻底甩掉。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继续把教育扶贫列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增加投入、完善机制、扩大覆盖面,对考入全日制一、二本公办高等院校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逐步做到保入学、全覆盖,力争使在校的受助贫困生规模超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