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绿树间春水入眼来 骑行老友滨河自行车道体验记
“自行车道滨河路,汾河两岸丛中塑,平平坦坦无烟雾,红红绿绿招人顾……”太原市骑游协会75岁的张福清,哼着自己填词的《叨叨令》,慢悠悠骑行在滨河自行车道上。
5月1日,太原市滨河自行车道正式建成投入运营。太原市骑游协会约200余人,由5个起点出发,与张福清一起感受穿行在汾河岸边的幸福感。
通了,车友大聚会
盼望着,盼望着,2021年5月1日到了,滨河自行车道正式亮相。这条自行车道,自2020年8月开工建设,就成为骑友心中关注的焦点,并时时关注着工程进展的点点滴滴,就像惦记着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
涌动于大街小巷的自行车潮,是太原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庞大的城市道路系统中,马路越来越宽,高架桥越来越多……如今,又多了一条滨河自行车专用道。
“对自行车骑友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喜讯!”太原市骑游协会80多岁的老骑手方正中表示,“一直盼着今天,你看,大伙儿都来了。”
晋阳桥下汾河晚渡景区,车友们相约8时40分一起出发。有心急者,不到7时已经到达。“不如我们先骑一圈吧,一会儿再回来。”言毕,三五人向北绝尘而去。
与晋阳桥相对应的,柴村桥桥东、桥西,摄乐桥桥东、桥西,设有4个出发点,由北向南骑行。“别骑太快,时速不要超过15公里/小时。”骑友们相互提醒一番注意事项,各自上路。
“不知道为啥,那些关于自行车的回忆扑面而来。”把车停在自行车驿站,车友王军望着川流不息的骑行大军,有点感叹逝去的青春。30年前,他蹬了20公里自行车,为女同学买了一件生日礼物。
美啦,骑行身如风
骑友们说,开车太急,走路太缓,只有骑车才能从容留住一路的风景。“汽游协会日常活动很多,以前大多在滨河东西路的绿化道一侧骑行。”张福清是太原市骑游协会骨干,参与并组织过助力二青会、红色旅游等许多活动。往日里行车,骑友们多与机动车和电动车相互干扰。“尤其是电动车,基本和自行车在一个车道。”张福清说,“电动车速度快,也喜欢鸣笛、超车。”
有了滨河自行车道,骑友们纷纷表示,这下美了,“骑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张福清玩笑道,“至少不会与机动车‘亲嘴’了,因为它们进不来么。”除了安全得到保障,整条滨河自行车道均围绕汾河景区设置,进一步丰富了骑行感受。“完全就是逛公园,有树,有水,有风,还有我。”张福清说。
张福清爱骑车,骑过京杭线,骑过川藏线,也曾经在韩国首尔市沿着河边骑行。“首尔那个自行车道,不如咱太原的。”张福清表示,“我们的路面材料很好,骑起来感觉很舒服。”
昨日,张福清从南内环桥驶入滨河自行车道,抵达晋阳桥后,他又折返回南内环桥,全程30余公里。兴致正浓时,老张为元曲《叨叨令》重新填词:“老汉骑也么哥,老妪骑也么哥,双轮骑友平安赴……”
谨记,防护是第一
“虽说是专用的自行车道,也一定要注意安全。”骑游协会老将黄婧宁如是说。昨日骑行途中,75岁的黄婧宁发现,汾河景区之中有不少“落单”的新朋友,想要加入骑行队伍。只是,有些人租不到车辆,有些人骑行方式不够安全。
“沿着滨河车道,我看到了好多共享单车租赁点。”黄婧宁说,“可能是大家热情太高了,车子供不应求。”在她看来这并不是问题,相信后续景区会提供更多车辆,满足人们的骑行需求。
黄婧宁向新手朋友们建议,骑行时最好配齐防护装备。“比如说护目镜,景区里自然生态很好,小飞虫也不少,要防止它们飞到眼睛里。”她说。
头盔、手套也是必需品,黄婧宁坦言:“骑行中有概率出现磕碰,必要的护具对我们来说,可以避免很多伤病。”她同时建议,如果有意进行长期骑行锻炼,还需要选择一款车身轻便且坚固的车辆。
滨河自行车道,全程75公里,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这么好的自行车道,不来骑,你就亏了。”黄婧宁打趣道,“怎么着也得10公里起步,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