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惠宁在吕梁临县调研时强调:抓住脱贫攻坚机遇 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1月11日,省委书记骆惠宁深入吕梁市临县调研产业扶贫,看望慰问贫困户。他强调,要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夯实领导责任,落实精准方略,大力转变作风,着力解决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创新方式,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功能性农业。
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骆惠宁把临县作为自己的联系县,去年吕梁调研第一站就选在临县,倡导并带头落实责任制“双签”。去年四季度以来,临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把扶贫攻坚放在战略位置来抓,层层落实责任,扶贫工作步伐明显加快。
没有提前安排、不打招呼,骆惠宁轻车简从,驱车径直来到三交镇武家沟村,进村入户,访贫问贫。他随机走进一户贫困户,83岁的高玉兰老人耳朵有些失聪,坐在炕上,骆惠宁向村干部了解贫困识别、帮扶措施、低保医保等情况,摸摸炕,感受暖不暖;提起炉盖,看灶火旺不旺;打开橱柜,看米面油多不多……他说,要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用好养老和医疗保险,同时要倡导子女孝敬老人,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在武文玉老人家,骆惠宁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拿起帮扶手册一页一页、一栏一栏仔细看、详细问,并送上慰问金,在他耳边大声说,“快过年了,老人家买些年货、过好年。”
产业扶贫是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有效措施。在朝阳农牧公司,骆惠宁听取牧草种植、舍饲养牛、牧光结合等扶贫产业项目介绍,了解贫困户小额贷款入股、股金收益分红模式,询问光伏发电运营和收益分配。他指出,以龙头企业带动,建立新型合作组织,把贫困户组织起来种饲草、搞养殖,发展配套加工,参与光伏设施清洗维护等劳务,是产业扶贫的有效做法,可以推广。在丰林现代农业公司,骆惠宁走进蔬菜、食用菌大棚,了解作物栽培、技术服务、带动贫困户增收等情况,在大棚外,他与来自贫困户的摘菇工亲切交谈,大家告诉书记,“家门口打工收入不错,按时上下班,我们和工人一样啦”,骆惠宁风趣地说,发展现代农业,你们也是产业工人啊。乔伟顺五年前来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办起合作社,发展食用菌和蔬菜种植等扶贫产业,带动4个村92户贫困户脱贫。骆惠宁对他的出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第一书记”们向他学习。
调研中,骆惠宁听取了临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肯定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进步。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总结梳理2016年脱贫攻坚,谋划好2017年工作。要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落实精准扶贫方略,加快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年度攻坚任务。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产业转型、发展功能性农业、推进农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变生态环境。要夯实领导责任,继续转变作风,坚持在一线解决问题。反对形式主义,不搞“面子工程”,让更多接地气、有特色的产业和项目遍地开花、涌现在村头田边。
调研期间,骆惠宁专程看望了“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战士们。他认真观看刘胡兰事迹等,在民兵宿舍与“胡兰班”的战士们围坐一起,了解学习教育、参建训练等情况,听取大家的感受体会。他说,1月12日是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日。我们今天来到刘胡兰烈士的故乡看望大家,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骆惠宁高度评价“胡兰班”不断提高军事素质和战斗精神,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应急维稳和参战支前演练任务取得的出色成绩,勉励她们继续学习弘扬“胡兰精神”,在服务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再立新功,以青春行动赋予“胡兰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增光添彩。
罗清宇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