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入“快车道” 破解执行困局
作者:罗书臻
当前,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如何把握机遇和条件,驶入信息化的“快车道”,始终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指挥办公室正式挂牌,执行指挥系统也正式开通,标志着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信息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根据周强院长“要把信息化作为加强执行工作的‘牛鼻子’牢牢抓住”的指示精神,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创新措施,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为破解执行难问题闯出了一条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路。
网络查控:足不出户查遍全国
近日,一笔执行款项被划拨到了福州鼓楼法院的执行款暂存专户上,在该院通过全国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发出网络划拨指令后,仅仅14分钟,被执行人许某远在兴业银行北京甘家口支行的存款就被划扣成功。
这笔款项的划扣,意义非同凡响,因为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网络查控系统试运行后,网络划拨异地存款的全国“第一击”。
这样方便快捷的网络划扣在今后将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指挥系统成立后,各级法院执行人员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就可以实现对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财产的查控。
记者详细了解了这一查控过程:执行人员在案件系统发起查控债务人财产的请求,请求自动发送到最高人民法院数据库汇总,由最高法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向执行联动单位转送请求。执行联动单位在信息库中协助完成查询、查封、冻结、扣划等事项后,再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将查控结果数据及文档反馈给最高人民法院,直至自动反馈给各发起查控请求的执行法院和承办人。
据了解,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还将同公安部、证监会、工商总局、交通部、农业部等部委建立网络专线信息对接,尽可能将查控范围扩大至各个银行,增加对被执行人的证券、股权、房产、土地、车辆、船舶、矿权等财产查控功能,以及出入境和入住酒店等信息查询,最终在我国织就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查控的恢恢天网。
信用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
今年10月,一名被执行人来到海南海口中院,缴纳了408万的债务款。
原来,他女儿马上要在北京举行婚礼,但因其被纳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无法购买飞机票,他不得不“主动”履行了执行义务。
像他这样感受到“执行黑名单”强大威慑力的被执行人不在少数。今年11月,北京朝阳法院的一名失信被执行人,也主动到法院履行了义务,原因是其在签订一个几十亿标的的合同前,合作方在百度上搜索查询该公司情况时,偶然发现其是进入最高法院“黑名单”的失信被执行人,拒绝与其签约。
据了解,截至今年1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70123人,其中自然人666629名,法人及其他组织103494个,限制购买飞机票897761人次,限制购买列车软卧49308人次。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合作,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其征信系统。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二十余家金融机构共享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使列入“黑名单”的被执行人在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受到限制。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网,在证券行政许可等环节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限制或者约束。与国家发改委所属中国中小企业学会、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联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由他们对失信被执行人在各自领域进行信用惩戒。
执行公开:把执行过程“晒”在阳光下
深圳市罗湖区法院、柳州市鱼峰区法院是全国推行执行公开的典型,推行执行公开几年来,这两个法院的当事人投诉率基本为零,执行干警违法违纪案件为零。
“以前,执行过程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是大家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罗湖法院执行公开网将案件信息都放在了网上,通过登录该网站可以方便地查询到代理案件的办理情况,真正体现了公开、公正和高效。”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郭璇玲说。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公开平台可以让当事人、社会公众及时、全面掌握案件执行情况,真正把执行过程“晒”在阳光下。
据了解,执行公开平台包括全国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与查询平台、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以及中国裁判文书网,这四个平台的信息来源都是最高法院执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执行指挥系统是执行公开的数据基础,公开平台从指挥系统提取被执行人主体和案件流程等信息,并向社会公开。
通过执行公开平台,社会公众可以随时查阅全国任何一件执行案件的基本信息,执行程序的所有进程都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能有效防止、杜绝可能出现的不公开、不透明以及暗箱操作等情况,切实建立当事人与执行干警之间的隔离带,保护执行队伍不受侵蚀,确保执行工作的公正与公平。
规范管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系统是基础,管理是保障。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指挥系统汇总了全国法院所有已结和在办的执行案件信息,上级法院和领导可以随时查看辖区法院或所属执行人员的执行工作情况。通过执行指挥系统推行“管案、管事、管人”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落实上级法院对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的执行新体制,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执行效率,规范执行行为。
通过执行指挥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案件节点控制,对主要执行环节纳入排期管理,强化流程监督;通过执行指挥系统对下级法院行使管理职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案件的干扰,实现对执行人员和执行案件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效防范和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
除了加强管理之外,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还注意紧紧抓住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一系列的专项活动,争取立竿见影地予以解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一是“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从今年年中到明年年中,对涉民生、申诉信访、金融等类执行积案进行集中清理;二是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从今年11月份到2015年3月份,在全国开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涉执行犯罪的专项活动。
长短结合,重拳出击,凭借信息化建设的东风,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动解决“执行难”,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迫使其自觉履行义务,为改善执行难的社会风气,并最终彻底解决执行难打下坚实的制度和社会基础。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侯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