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辉煌人生和思想力量的生动展现

09.05.2018  22:36

 

        已知马克思最早的照片

        马克思一家热情接待公社流亡者(铜版画)

 

马克思画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重庆出版集团  

   【读书者说】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画传》普及本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走进马克思生平事业,感悟马克思的辉煌人生、精神境界和思想力量的精品力作。

  《马克思画传》立意深刻、构思恢宏,展现了马克思辉煌一生的历史画卷。《画传》从时代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凸显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风雨历程。《画传》以丰富的画面和生动的文字,成功展示了马克思人生境界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就是矢志不移地为劳苦大众解放而献身、百折不回地为揭示科学真理而求索、坚韧沉毅地为战胜人生逆境而奋斗,以及乐观自信地为丰富生命内涵而努力。马克思人生轨迹与时代发展紧密相系,人格魅力与思想力量交相辉映。

  《马克思画传》以“画”为主体,辅之以凝练的文字叙述,从历史事件回溯、文本资料再现、经典论著概述和艺术作品呈现等多视角及其汇合上,全面体现了马克思思想中永存的理论光辉、深邃的科学真谛和不歇的精神力量。《画传》第三章“为创立新世界观和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用20多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再现了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改造正义者同盟、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及撰写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过程。以“画”出“论”、“画”“论”结合,《画传》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意蕴和思想力量作了精辟概述,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础;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它们的界限。《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画传》完全达到了编者的初衷,即“重点展现马克思的光辉业绩和杰出贡献,同时也着力展示他的高尚品质和博大胸怀,尽可能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马克思的伟大一生”。

  《马克思画传》总体上是按照历史过程叙事的,但又不限于此,对马克思革命生涯和科学研究经历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过程,重于专题叙述,凸显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重大叙事的比重和色彩。第六章以“划时代巨著《资本论》的创作”为标题,对马克思《资本论》创作的整体过程作了专题叙述,不仅生动展示了马克思矢志不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历程,而且还深刻展现了马克思为使《资本论》成为革命性和科学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完美结合的“艺术的整体”所作出的艰辛探索。《画传》对历史叙事和专题叙述上的精心安排,是对马克思生平事业深入体悟和全面理解的结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的结果。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马克思画传》辟出专门部分,展示马克思对中国社会革命关注的珍贵画幅。19世纪50年代初,当中国还完全无人知晓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已经关注着遥远东方的中国。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可以读到他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本质的深刻揭示,对处在急剧变动中的中国社会的深切关注,对中国革命的高度赞赏和对中华文明的由衷赞赏。

  19世纪末,中国人初识马克思。经历鸦片战争失败的切肤之痛,求进步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那时,只要是西方新道理书就看。在这一历史境遇中,马克思和马克思思想来到中国。1899年,作为“百工领袖”的马克思,宣扬“安民新学”的“主于资本者”(即《资本论》)的思想家,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报章中。1907年,世界社出版的《近世界六十名人》画册,刊登了马克思1875年拍摄于伦敦的肖像,这是传入中国的第一幅马克思肖像。这幅肖像后来见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封面。1918年,正值马克思100周年诞辰。这一年,毛泽东第一次北京之行,读到了马克思的书,开始理解马克思。毛泽东不久之后就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毛泽东的一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一生,是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相伴的一生,更是将马克思的伟大思想扎根于中国大地,说出适合革命和建设实际的“中国话”的过程。《画传》结合马克思著作和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作了概要展示。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界碑,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面对当代世界,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画传》向我们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必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同行,必将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中再现其理论魅力和思想力量!

   (作者:顾海良,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原文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5/09/nw.D110000gmrb_20180509_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