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24.04.2015  17:06

  原标题:韩庆祥: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两次在集体学习时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是强调领导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教授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的主讲专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现实问题有长期研究和深刻体会。在他看来,改革开放以来物化力量的不断增强和西方价值观的渗透,给我们造成了困境,不少人出现了精神懈怠。他认为,今天是一个需要哲学、需要哲学思维的时代,我们要超越物化生存而追求精神、思想和文化,就特别需要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此,韩庆祥教授将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现实问题的心血之作投书光明理论,授权光明网首发,以飨网友。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 韩庆祥

  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11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好提高我们分析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两次集体学习共同强调的核心思想,就是领导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一、思想的力量

  力量转移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思想的力量。 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其它力量发挥着作用,但行政权力的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可称之为“权力主导”和“权力驱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行政权力的力量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物质或资本的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增强,可称之为“ 物质主导”和“资本驱动。”改革开放之初,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使我国必须尽快解决物质财富的积累问题。正因如此,不少地方主要通过“物”的路径来拉动经济增长,如消耗自然资源,开办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性企业,注重物质资本投资等。历史来看,这种路径功不可没,它既为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升级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积累”和“物质基础”,又较快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这种路径使我们面临不少困局,即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由此,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以增长促发展”走向“在转变中谋发展”。这里的转变,核心是转向“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意味着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由物质资本逐渐向自主创新能力转移。尽管这种力量转移刚刚开始,但这种转移是必然发生的。在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中,有一种力量十分重要,也应引起我们重视,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创新的关键在思想。从哲学上讲,自主创新能力的力量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实践和思想。思想的力量包含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我们讲的自主创新,应包括思想观念创新和思维方式创新,它是实践创新的前提。

  时代呼唤思想的力量。 当今,有些西方政要鼓吹这样论调,认为中国只会出口电视机,不会出口思想家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境下,西方一些国家向中国积极输送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及其思想观念也对我国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这既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在思想领域掌握着话语权,也反映出我们还不够注重思想的力量。其实,当今我国正处在需要精神、思想和文化的时代,需要运用思想、理论引领社会实践发展的时代,需要思想家的时代,需要运用思想来治国理政的时代。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离不开理论思维。同理,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要站在世界的高峰,一刻也离不开思想的力量。今天,我们真正到了该提升民族理论思维水平并唱响中国思想的时候了。

  第一,我们党是一个注重理论武装、思想指导、思想建党的党。一个注重理论武装、思想指导、思想建党的党,需要用理论、思想指导治国理政。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成功与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有关,而在实践上出现的某种失误,则与理论、思想的偏差有关。

  第二,今天,我们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原因。我们不少人的生存方式是“物化生存”,结果出现了精神懈怠。这些人多在物象世界层面看问题,很少从观念世界层面看问题。实际上,物象世界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观念世界有关。当今,我国对物质世界的问题解决得相对较好,但有些人却出现了精神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精神懈怠有五大表现,即缺乏理想信念,缺乏自信,缺乏共识,缺乏凝聚力,缺乏斗志。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所有危险之首。如果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些人的精神懈怠了,这个党、国家、民族和人民是难以真正强大的,实现中国梦不仅是一种空想,而且终究要败下阵来。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中央大力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解决人的精神懈怠问题。看来,当我们从体制上仍然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从思想观念入手解决问题反而会有效。因此,我们也要善于从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具体到领导干部身上,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经验思维,而要注重运用理论思维来分析问题,用理论、思想指导工作,并将此看作是项基本功。

  第三,今天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深水区,要涉险滩、啃硬骨头。要迎接各种严峻的挑战、考验,战胜各种困难、风险,破解各种危险,必须具备理论思维,具有思想准备。今天,既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取得最大历史成就时期,也是面临挑战最严峻时期。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具有新的历史特点:力量较量日趋激烈,和平与冲突交织,但冲突明显增多,抢占世界发展制高点的紧迫感在增强;变化迅速所导致的不确定因素会增加,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更加严峻,集中突发的矛盾会增多;结构调整成为常态,传统与现代博弈,但阵痛更加增强,我们时刻面对严峻考验;社会复杂多元,成长与烦恼同在,但烦恼更加突出,从两难和烦恼中寻求成长成为不懈追求;民众参与和民众诉求增大并存,但民众诉求增强相对突出,共安全成为突出问题;我们要集中资源和力量攻坚克难,这既有成功也有危机,成功与危机共存,但危机更加凸显增大,我们遇到很多决定命运的根本性问题,这要求我们绝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历史和实践表明,只有具备理论思维和思想准备,我们才能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才能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进而取得成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

  第四,当今中国社会需要从“情绪”走向“理性”,需要用正确思想引导我们的行为。当今我国社会的情绪化倾向较为严重,无论表达个人诉求,还是对待个人利益,一些人往往采取非理性或情绪化的方式。这会引起社会的某种不和谐、不稳定。我们必须引导人们善于运用理性的方式来表达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强化思想的力量,用正确思想引领我们的行为走向理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原文链接: http://theory.gmw.cn/2015-04/23/content_15460402.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