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食药监局:别再盲目“痴恋”粉条
火锅、麻辣烫是老少皆宜的美食,食客在享受此类美味时要来上一些“粉条”,但粉条能否吃得放心呢?8日,在山西省食药监局公布的信息上,多批次粉条样品不合格,这已是粉条类产品连续两期登不合格食品榜。爱吃粉条的吃货们是不是“揪心”了?
本期公布87批次监督抽检结果,涉及水果及其制品20批次、酒类3批次、食用油3批次、饮料5批次,粮食及粮食制品56批次,共5大类。
从公告中看到,10批次的粉条主要来源于山西省外生产企业,主要在火锅店、羊汤馆等地销售,不合格指标中有8批次为铝的残留量超标,还有2批次为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
山西省食药监部门提醒,含铝食品添加剂是合法的,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少量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另外,在3月30日山西省食药监局公布的第6期食品安全抽检公告中,就有19批次粉条不合格,主要原因也为铝的残留量超标。
虽然连续两期多批次粉条上“黑榜”,但也有不少餐饮机构销售的粉条可放心食用。在第7期食品监督抽检产品合格信息上,山西王大娘酸菜渔村餐饮有限公司、太原市小店区培明秦妈火锅店、太原市小店区串串叔叔快餐店等餐饮机构被抽检的火锅细粉、火锅川粉、粉条等均合格。
山西省食药监局还称,针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按照有关规定,通报相关省市,并责成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问题产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并对相关企业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完)(王亮)
链接: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7期)
本期公布87批次监督抽检结果,涉及水果及其制品20批次、酒类3批次、食用油3批次、饮料5批次,粮食及粮食制品56批次,共5大类。其中:不合格样品11批次,合格样品76批次。
不合格样品涉及的标称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为:
粉条10批次,主要来源于省外生产企业,分别是:
山西水悦芸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采购的标称为成都柏峰食品有限公司黄龙分公司生产的紫薯粉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为274mg/kg,标准值为不超过200mg/kg,超标0.37倍;
太原市红太阳小火锅城二部 采购的标称为卢龙县祖麟粉丝厂生产的粉条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为463mg/kg,标准值为不超过200mg/kg,超标1.3倍;
太原市小店区剑峰何永宏辣妹子火锅店 采购的标称为卢龙县金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为312mg/kg,标准值为不超过200mg/kg,超标0.56倍;
太原市迎泽区文小卫羊汤馆 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文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粉丝)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为566mg/kg,标准值为不超过200mg/kg,超标1.83倍;
山西金同心豆捞餐饮有限公司 采购的标称为晋中市榆次区鑫磊粉条加工店生产的粉条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为323mg/kg,标准值为不超过200mg/kg,超标0.6倍;
太原熹昌兴餐饮有限公司 采购的标称为秦皇岛市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为432mg/kg,标准值为不超过200mg/kg,超标1.16倍;
太原市杏花岭区梦回山城火锅店 采购的标称为秦皇岛市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为360mg/kg,标准值为不超过200mg/kg,超标0.8倍;
太原市迎泽区袁老四火锅店 采购的标称为秦皇岛市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中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检出值为490mg/kg,标准值为不超过200mg/kg,超标1.45倍;
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美都汇购物广场 销售的标称为莆田市荔城区来康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竹粉丝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值为0.15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太原市小店区陈波楚香缘川香涮锅坊 采购的标称为昌黎县明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条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值为0.04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玉米粉1批次,为 古交市鑫家园超市有限公司大川店 销售的标称为山西晋荞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石磨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超标,检出值为2198μg/kg,标准值为不超过1000μg/kg,超标1.19倍。
合格样品76批次,分别是:
1.饮料5批次,检验项目为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等31项指标。
2.粮食及粮食制品45批次,检验项目为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等共21项指标。
3.酒类3批次,检验项目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理化指标等共8项指标。
4.食用油3批次,检验项目为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和理化指标等共11项指标。
5.水果及其制品20批次,检验项目为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等共17项指标。
针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我局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通报相关省市,并责成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问题产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并对相关企业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消费者如果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食品,可拔打12331投诉举报。
备注:
1.铝残留量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
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2.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进入人体内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二氧化硫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可能有:个别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后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还有可能是为增加香辛料的保质期,防止霉变生虫,违规对其进行二氧化硫熏蒸或添加。
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谷物霉变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污染粮食和动物饲料最为广泛的天然毒素之一,在潮湿的环境下,被霉菌污染的大麦、小麦、玉米、燕麦中可能会产生较多的DON。人吃了被DON严重污染的谷类食品后可引起呕吐、腹泻、头疼、头晕等中毒症状,保持谷物和食品的干燥是避免这一问题的关键。石磨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不合格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原料把关不严、生产加工中存储条件不当造成产品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