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条措施”施行 全省取消下放涉企行政权力262项
相关链接:
山西省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
山西省减轻企业负担推出60条新举措
大力简政放权 规范权力运行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近年来,简政放权成为山西各类政府文件、改方案的关键词。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 《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简称“60条措施”)亦是如此,其中涉企行政权力方面主要还是简政放权、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省经信委负责人介绍,“60条措施”在涉企行政权力方面分为取消、下放、改为属地管理的省本级涉企行政权力事项三个部分,共262项。其中:取消29项,下放14项,改为属地管理219项,将有效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高效运行。
取消的事项方面,涉及省经信委、住建厅、煤炭厅等部门,内容包括企业法律顾问注册、物业服务企业入晋备案、节能评估报告预审等。下放的事项方面,涉及省商务厅、煤炭厅、工商局等部门,内容包括软件出口登记、煤层配采审批、知名商品的认定等。
改为属地管理的事项,一般属于由省市县共同行使的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权力,按照行政执法重心下沉的原则,可以由市县就近监管、属地监管,但省级仍需承担直接监管事项、重大事项、跨区域事项、举报事项的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
其实,简政放权、创优环境,山西一直在努力。去年我省全面清理省级审批事项,承接国务院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9项、下放行政审批项目59项,省级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项目60项。特别是大力实施煤焦公路销售体制改革,全部取消对相关企业的21项行政授权,全部取消煤焦公路运销9种票据,全部撤销遍布全省的1487个各类煤焦公路检查站点,煤炭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今年,在“60条措施”的基础上,我省还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再取消、调整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记者 张毅)
省人社厅多措并举助企业发展
省政府出台的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60条措施”,其中由省人社厅牵头负责的11条,包括涉企收费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多措并举,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加强社会保险和就业公共服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涉企收费主要指社会保险费,这方面的主要举措可以概括为 “五缓、三补、两降”。“五缓”指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以缓缴一年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缓缴部分不征收滞纳金。“三补”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特别说明的是,从今年起至2020年底,省人社厅为全力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还将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实施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发放稳定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为上年度企业及其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两降”指降低失业、生育两项保险费率,这项工作预计政策效应充分发挥可为企业减轻负担100亿元以上。
政策支持方面,一是继续实施小微企业“六补一缓”政策,通过就业补助、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措施,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二是通过财政补助、社保补贴、创业实训补贴等政策,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三是使用就业专项资金给予全省29家人才培养评价试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后部分困难企业“4050”职工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实现精准帮扶。(记者 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