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13项医疗服务在社区不花钱就能享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免费体检,还会为居民定制专门的健康档案,怀孕后还能有5次的免费产检等等,这些服务你知道吗?近年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扩展、完善,到目前为止,太原市共有13项内容被纳入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有的虽然已经运行很长时间,但还是不为太多人所熟知,造成了社区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现状
孕妇可在社区免费产检 多数人不知情
“一些基础的产检项目我们这里也可以做,而且是免费的。”7月13日,在太原市庙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怀孕7个多月的省城市民刘女士无意中听到工作人员在给一个准妈妈做介绍。“社区也可以做产检,而且是免费的?”刘女士心里嘀咕着:“这么好的事儿,我咋不知道呢?”
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刘女士主动和工作人员攀谈起来。“没想到,从怀孕建册一直到生产完,前后可以享受7次免费的体检。”工作人员说着,拿出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做起了详细的介绍。原来,7次免费的体检,具体的时间以及包含的免费项目在《孕产妇保健手册》里都有很直观的体现。“以前,就知道体检的时候需要带着这个册子,但从来没有仔细看过,也不知道这些项目在社区就可以做,而且还是免费的。”刘女士说。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刘女士特意享受了一次社区提供的免费产检,量血压、宫高、腹围,监测宝宝胎心,没有拥挤的人群,也没有嘈杂的环境,前后不到半个小时,所有的项目就都做完了。“再有两个多月就要生宝宝了,要是早知道这些基础检查项目社区也可以做,就不用每次早早起床,挺着大肚子到大医院排队了。”刘女士不禁感慨:“就为了量个宫高、腹围、血压、胎心,我得提前好几天预约,今年正赶上生育高峰,做产检的人本身就多,经常还预约不上,即便是预约上了,还得早早地就到医院排队,经常是排上一两个小时才能轮上自己,浪费时间不说,还受罪。”
记者随机采访了省城近50位市民,其中也有十多名和刘女士一样的准妈妈,但知道在社区就可以做免费产检的,只有少数几个,而真正在怀孕以后去免费享受这样待遇的,却几乎没有。
○原因
对社区环境不信任 更愿意去大医院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保健指导科承担着全市各级卫生服务机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在内的所有卫生服务机构,真正能够享受到免费体检的人群不到所有孕产妇的30%。“按照政策的规定,不管你是户籍人口还是非户籍人口,只要居住够6个月以上的,都可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享受这项福利。”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保健指导科工作人员侯晓婷告诉记者,目前,就太原市各级卫生服务机构而言,除了极个别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条件比较差,会因为设备、人员等配备不足等原因,不具备开展相关检查项目的条件外,像大一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内的产检项目基本上都能做。“在哪儿生孩子就去哪儿做检查,这是大多数产妇的想法。”侯晓婷分析认为,孕产妇享受免费体检人群少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环境的不信任。“建册的时候,我们就要求工作人员给孕产妇做相应的宣传,严格来说,也不是大家就不知道有这些免费的项目,而是和这里相比,大家更愿意去大医院。”对此,庙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梁蓉也深有同感,她表示,迎泽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上都是依托某个医院而配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就以庙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它所依托的是太原市迎泽区中心医院,简单来说,就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设备等都是医院的,基本的一些项目也没什么问题。
相关宣传不到位 民众知晓率低
给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所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这也是目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我们给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需要对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随访和跟踪,但很多人都不理解也不配合。”梁蓉说,为让辖区范围内的每一个居民都能享受上政府提供的这些服务,去年9月底到11月,她就曾带着她的团队,利用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敲门建档、随访,但效果很不理想。“要么是敲不开门,要么就是不需要我们的服务,有的居民甚至认为医务人员是骗子,是推销药品的。”梁蓉说。
每年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进行一次体检,这也是太原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一项内容。按照太原市的考核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的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率要达到辖区老年人口的70%,免费体检是最主要的指标。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社区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分析原因,大家一致认为是宣传不到位,民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普遍不高所导致的。“针对老年人的体检,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心电图、肝功、肾功、B超等8项内容,对于老年人来说,确实也比较实用,又是免费的,大家也愿意做,关键就是知晓率太低。”迎泽区校尉营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张玲仙说,为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免费的社区医疗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只有通过不断开展大型体检、健康讲座、免费义诊等活动才能逐渐提高居民认知度。
○解答
社区免费医疗服务热点问题
问:妇女怀孕后可以享受到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答:妇女怀孕后,从孕期全程到产后42天都可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孕早期(12周前产前检查)健康管理、孕中期(孕16—20周、21—24周)健康管理、孕晚期(孕28—36周、37—40周)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健康管理服务。
问:哪些人能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指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包括65岁。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都能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每年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了解老年人基本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与吸烟、饮酒、饮食、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以及既往所患疾病,目前慢性疾病常见症状与治疗情况等;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量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以及皮肤、浅表淋巴结与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B超)。
问: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可以享受到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服务和每年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对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可以免费享受到4次空腹血糖检测。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享受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答: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服务时,需有家属或原来进行治疗的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档案,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补充表;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在患者病情许可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转氨酶、血糖、心电图等。
○延伸
省卫生计生委将启动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
居民在社区首诊比例到2020年将明显提高
7月13日,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感受度和满意度,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启动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争取到2020年时,辖区居民普遍与全科(责任)医生团队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居民首诊在社区的比例、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社区门急诊人次占比均要有明显提高。
按照计划,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将从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保障条件四方面着手,并通过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推进院社医联体建设、推进签约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工作等措施,实现“到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服务功能得到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升”“2016年至2018年,省、市、区(市)三级每年创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示范机构”的目标。
在这期间,全省将重点加强城市新区建设及旧城改造区、流动人口密集区以及县级政府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设置,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制定全省全科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今年6月底前完成现有符合条件人员的“全科医生专业”变更注册工作;积极鼓励并引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其中医联体内医师无需办理多点执业手续;加强社区卫生在岗人员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每5年累计参加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加强签约医生团队建设,将二级以上医院医师纳入签约医生团队,提高团队整体素质;以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为切入点,探索制定差异化签约服务包;探索建立由医保基金、居民自付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共担的签约服务补偿机制;支持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