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夯实8项举措坚决打赢文化扶贫攻坚战
山东省文化厅把抓好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将扶贫工作贯穿融入到公共文化、非遗保护、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各个方面,坚决打赢文化扶贫攻坚战。
一是公共文化倾斜扶贫 。汇聚资源力量向贫困村倾斜,重点面向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实施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全覆盖攻坚工程,实现村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村村建起文体小广场、村村组建秧歌队(或群众业余文化团队),群众文化活动实现经常化,村里文化氛围明显改观。坚持高标准建设,每个贫困村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文体小广场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配套阅报栏、电子阅报屏、公益广告牌、健身路径、灯光、有源音箱等设施设备。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戏台舞台。2016年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60%,2017年达到80%,2018年实现全覆盖。2016年,通过政府采购,实现便携式移动音响全覆盖。
二是非遗传承助力扶贫 。自2013年起,连续3年组织开展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活动,2015年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新收徒5100多人,有效解决了一批贫困人口谋生问题。下一步,将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先将省定贫困村中有一定技能人员纳入培训,传授技艺,支持其自主创业、脱贫致富。在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评定、非遗专项资金扶持等方面向省定贫困村倾斜,积极组织省定贫困村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三是文化产业推动扶贫 。近年来,省文化厅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和产业基地,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达到92118个,年营业收入811.07亿元,利税92.5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32万余人。下一步,将充分挖掘和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继续壮大传统工艺,通过实施“互联网+”行动,发展“非遗衍生品电商”,推动传统工艺创新发展、提档升级,拉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开展“一乡一品”评选认定活动,创意开发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培育壮大农村文化产业。搭建文化产业园区、企业与贫困村沟通对接平台,鼓励文化企业为贫困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四是文化惠民聚焦扶贫 。办好文化惠民实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2016年冬春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期间,全省专业文艺院团各类演出3000余场,规模较大群众文化活动3148项,美术展览(美术下乡惠民)活动67场,非遗展演展示活动390场。下一步,将扎实推进文化下乡,重点面向偏远地区、贫困地区“送文化”,向贫困人群、弱势群体提供优惠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全省108个国有文艺院团及庄户剧团、民营剧团,开展“千团大战、送戏入村”,确保实现每个贫困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在省定贫困村中培育扶持一批庄户剧团,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留下一支“永不走”的文化工作队。
五是文化人才支撑扶贫 。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庄户剧团5600余支,群众文化队伍30余万人,业余文艺骨干45万余人,群众文化辅导团队20万人,成为助力乡村文化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队伍。下一步,省文化厅将每年选派200名文化工作者赴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77个县(市、区)基层一线服务,接受来自基层的40名优秀文化专业人才到省直文化单位挂职研修。在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推荐、评先树优中向基层一线文化工作者倾斜,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热情。完善贫困村专兼职文化队伍,每村配备一名文化协管员,成立一支秧歌队或群众业余文化团队,定期开展培训。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每个贫困村每年开展活动12次以上。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文化志愿者进村服务。组织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贫困村文化活动进行指导支持,确保文化活动开展经常化。
六是乡村儒学精神扶贫 。近年来,省文化厅深入实施乡村儒学推进计划,鼓励儒学研究专家、大学教授走出书斋,走向农村开设讲堂,以儒家道德教化群众,一批“背着干粮替孔子打工”的专家学者,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目前,全省建成乡村儒学讲堂6100多个,开展活动2.6万余场次,参与群众320万余人次。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滋养作用,在贫困村建设一批乡村儒学讲堂,弘扬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以扶志促扶贫,激发内生动力,为脱贫致富集聚精神力量。
七是艺术创作激励扶贫 。充分利用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法等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扶贫政策,颂扬扶贫工作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展现贫困村的新发展、新变化。
八是市场监管服务扶贫 。开展“净化贫困村文化市场”专项行动,切实加强贫困地区文化市场尤其是演出市场监管,强化日常巡查、交叉执法检查、网格化管理、集中整治等措施,大力净化文化市场,为扶贫工作创造良好文化环境。(来源: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