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解读

26.09.2016  14:03

9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了《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及举措。《规划》坚持问题导向,聚集解决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青少年体育发展诉求和需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推动发展,提出具有标志性的工程、举措和政策,通过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动力、优化发展结构加快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解读这份规划,可以看到青少年体育“十三五”的蓝图绘本脉络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思想理念展露在字里行间,是今后五年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行动依据和基本遵循。《规划》编制的总线可以归纳为“四个充分体现”:即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发展体育事业的新要求——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新期待;充分体现凝聚方方面面的共识和智慧;充分体现国家体育总局对青少年体育未来使命的把握和担当。

关于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要求

在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谋篇布局中,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贯穿始终,是“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规划》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在坚持创新驱动,正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少年体育发展新特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增强青少年体育发展动力;坚持协调发展作为青少年体育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的内在要求,重点解决城乡、区域青少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不均衡问题,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逐步提高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和共享程度;坚持青少年体育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更加注重安全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坚持以开放凝聚多方共识,建立协同机制,促进深度融合,形成多方共建的强大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实现共建共享作为青少年体育最大的优势;坚持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发展青少年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发展青少年体育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建立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主线,通过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引入市场机制等举措,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厚植青少年体育发展优势,努力构建高水平创新型青少年体育新格局,推动青少年体育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

规划》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下,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及需要,按照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青少年体育战略定位和要求,提出青少年体育“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与改革目标。发展目标体现“高水平”和突出问题导向的“三个更加”,一是青少年体育活动更加广泛,这主要反映在扩大参与规模和覆盖范围等方面。二是青少年训练基础更加坚实,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文化教育、科技创新、训练竞赛、条件保障等方面全面夯实青少年训练基础;三是青少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城乡、区域更加协调,努力实现均等化、广覆盖,人人享有。改革目标青少年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形成更加明晰和完善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强调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各自的职责及关系更加清楚。通过发展和改革使“青少年体育在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巩固、作用更加明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做出积极贡献”。“奋斗目标”之下《规划》还提出了体现高水平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比如,青少年体育素养普遍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服务水平普遍提高,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文化教育及训练竞赛体系较为完备,运动项目布局及结构更加优化。青少年运动员在训规模稳中有升,科训结合更加紧密,科学选材水平进一步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面实现“两纳入”,文化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等。

关于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规划》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建立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主线,提出了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青少年锻炼、青少年训练和政策制度三个方面十一项任务。

规划》首次将“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作为一项主要任务。主要是针对青少年体育意识不够,健身缺乏主动性提出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现代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仅是身体参与,更要懂得体育、了解体育、喜欢体育,养成终生参与体育的习惯,成为自己生活的组成,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

规划》提出要“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因为普遍增强青少年体质是通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实现的。为了更加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体育总局制定“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国家重大工程统筹实施。该计划作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以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普遍增强青少年体质为目标任务,以活动、场地、组织建设为重点,统筹校内外资源,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市场等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为实现该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各级体育部门应当以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作为发展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全面完成、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和积极改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等任务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规划》全面部署了青少年训练工作。为了实现“青少年训练基础更加坚实”,“在奥运争光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巩固、作用更加明显”和“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积极贡献”的目标。需要全面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一是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完善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体育总局将加快制定实施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是体育总局为“十三五”期间全面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意见》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为目标任务,以积极推进社会化、加强体育职业教育、引导发展转型、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品牌带动战略为重点任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投入机制、加强法治建设等举措,全面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效益水平,力争到2020年取得明显进展,结构、规模更加合理优化,各级各类体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人才,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重要贡献。通过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完善青少年训练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及地方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改革青少年竞赛制度,健全县、市、省、国家四级竞赛体系,完善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和灵活的赛制。

二是“落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加强奥运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围绕2020年和2024年奥运会任务,以选拔组建国家青年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开展单项基地创建和组织训练营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优化奥运项目青少年训练布局,加强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鼓励支持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奥运项目规划部署和国家奥运项目青少年训练布局,明确重点项目,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及优势的奥运项目,增加对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经费投入。

三是“积极推进科训结合和科学选材”。通过完善科训结合和科学选材工作的政策措施和评价标准,积极创新科训结合推进机制,引导科技资源向青少年训练配置,加快科技成果向训练实践转化。加强教练员队伍科学素养培养工作,完善教练员水平评价标准,引导教练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科学水平。积极推进科学选材工作,完善选材方法,制定各年龄层次运动员选材标准,完善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各项目后备人才库,提高选材成功率。

四是“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通过健全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确保适龄青少年接受完整的系统的文化教育。切实落实教育部门向公办体育运动学校选派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优秀文化课教师制度。积极推进公办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教学改革,保证学习时数,提高文化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落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体育运动学校享受教育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体育、教育部门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国家和省两级运动员文化教育专项督导制度,继续将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检查纳入全民健身督导序列,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制度,加大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力度。倡导省市建立青少年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制度。完善运动员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制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首次就业率。

规划》提出了“促进青少年体育协调发展”的任务。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青少年体育协调发展,关键就是要精准施策,齐心协力补好短板,实现均衡发展和整体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规划》强调要在协调发展中拓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后劲,并提出了四个方面任务。一是健全促进青少年体育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部署、积极推动城乡、区域青少年体育公共资源及服务要素的协调均衡配置。二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彩票公益金等对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青少年体育支持力度,实施精准扶持,分类施策,提高扶持实效。三是重点支持包括建设和改善青少年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西部地区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基层青少年训练条件和支持青少年训练竞赛等。四是继续实施西部地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训计划。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定点、对口扶持。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评价标准和办法,强化协调发展。落实促进协调发展的任务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握好优势与劣势的关系。各地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关键是要把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把劣势降到最低限度,扬长避短、错位发展。二是把握好领跑与赶跑的关系。条件较好、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要发挥好领跑者作用,为区域及国家青少年体育发展多作贡献,而受条件限制的地方可从实际出发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但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方面要努力追赶缩小差距。三是把握好表层与深层的关系。协调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表层到深层的历史过程。“十三五”时期将工作着力点要放在提高发展质量上。

规划》提出要“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强化规划引领,做细顶层设计,健全推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和配套措施,建立符合青少年实际的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积极探索和创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按照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原则,明确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基本内容、保障水平以及各级政府的责任,在具体制定政策时,明确公益性,重点支持开展公益性体育活动,公共场地设施建设与开放、公益体育组织网络建设、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业余训练基础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以避免政府大包大揽,使有限的公共体育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各地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制定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标准,逐步形成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标准指标体系。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建立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监测评价机制和评估制度。采取精确扶持措施,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开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和服务均等化试点和经验推广工作。

关于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要把《规划》绘就的蓝图变成现实,必须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为此,《规划》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对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的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规划》提出的“加强组织领导”的措施主要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制度和体育部门统一认识三个方面强调要做好工作。当前政府主导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作用在一些地方发挥不够,为此,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切实履行在依法规范、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职责,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推进机制。重点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和议事日程,积极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与国家及相关部委和地方现有相关政策、措施相对接,形成规范、高效的部门联动落实工作机制,发挥综合治理作用。加强部门协同重点要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各级体育部门应统一认识,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作统筹和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各级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导作用,简政放权,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渠道,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积极性,积极培育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新型业态,丰富服务内涵,增强发展活力。

规划》提出“加大资金投入”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当前存在着青少年体育投入不足、不稳定的现象,明确提出要“建立稳定的青少年体育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和增长机制”,尤其是各级体育部门应当将青少年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障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同时要推动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彩票公益金等对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青少年体育支持力度,实施精准扶持,分类施策,提高扶持实效。明确提出要精准施策,齐心协力补好短板。探索建立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发展资金筹集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发展青少年体育。积极推动财税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和完善。

《规划》强调要“加强队伍建设”。在“十二五”已有基础上,继续实施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培训计划,加强各类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青少年体育人才评价标准和从业资格认证工作,实现全员培训;完善培训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更多高水平、有资质的体育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和承接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加强基层青少年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指导人员、传统体育学校师资、青少年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才的培训;加强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推进培训与实践需求的紧密衔接;以提高依法行政、开拓创新、协调配合和业务水平等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青少年体育公务员人才队伍;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具有现代管理理念、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强经营能力的青少年体育各类组织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学术品德好、专业素质高、服务能力强、团队结构优的青少年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制订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使用政策措施;加强中西部地区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规划》强化“促进科技创新”的举措,针对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及科训结合不够的问题,提出要“完善支持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及科训结合的政策措施”不仅是青少年训练也提出要结合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筛选适合青少年强身健体的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应用示范,开发推广青少年健身方案、运动处方和“体育健身活动指南”。

《规划》通过“完善政策法治”的举措推进青少年体育法制化进程。加强青少年体育法制化建设,促进各级体育部门青少年体育事权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青少年体育工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各级体育部门青少年体育事权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各级体育部门事权制度。强化各级体育部门统筹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职责、执行职责及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事务的政策、机制和制度化渠道,依法引导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专业服务功能。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普遍增强法制意识;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国家指导标准体系。

《规划》采取“加强信息化建设”举措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体育的推动作用,重点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管理和服务系统,改善青少年体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提高应用水平。加强互联网青少年体育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及时性。施行《全国青少年业余训练运动员信息管理办法(暂行)》,健全全国青少年业余训练运动员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实施青少年体育大数据战略,整合全国青少年体育相关数据,建立内容全面、真实可靠的青少年体育基础数据库和青少年体育公共信息交汇平台,为政府及体育部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信息服务,提高青少年体育数据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程度。

关于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的组织实施

《规划》编制和实施要有效衔接,《规划》不是要挂在墙上,而是要落到地上。确保“十三五”青少年体育发展蓝图变成现实最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做好《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有效衔接。

《规划》强调要“精心组织实施”。以往存在着国家《规划》与地方实施衔接不够,主要是未能从法规制度上确立国家《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执行缺乏约束力,同时责任和能力不对等,明确《规划》由体育总局和地方各级体育部门组织实施。体育总局加强宏观调控,重点做好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各省级体育部门依照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形成各地规划实施方案与国家规划衔接配套的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体系,在主线、原则和改革及重大工程等方面遵循应《规划》的要求,促进全国发展一盘棋,同时,在地方具体发展内容方面要立足实际、体现差异,给各地充分施展的空间,实现整体升级和局部发展的协调统一。

《规划》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各级体育部门应当把明确职责分工作为实施规划和实现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建立权责明确、职责清晰的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规范、管理和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强化年度对《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不断改进和加强落实工作。各地要根据实际建立评估检查制度,组织开展本级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检查工作,通过评估发现问题,优化和改进规划实施方案,完善政策措施,促进规划目标任务实现。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