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渐入佳境  

05.05.2016  17:36

   整合新平台 拓展新渠道 构筑新体系

    以焦为基、产业链触及煤焦油加工、甲醇、液氨、粗苯加氢等精细化工的潞宝集团,近日获得了长治银行3笔共1.35亿元的贷款。据悉,今年前3个月,长治银行已为当地大中型企业发放贷款56笔,贷款金额5.8亿多元。

  这是长治市以金融创新为抓手,整合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方式,积极构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金融与实体经济对接,强力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和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展现的新态势。截至3月底,全市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81亿元,新增存贷比达到75.5%。

  近年来,长治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优势企业、优势项目、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突出矛盾和困难,融资困难成为重要的制约瓶颈。今年以来,长治市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融资便利、发展资本市场为要求,进一步推进资本要素改革,不断强化金融创新。着力于优势企业的快速成长,他们不断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积极推进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加快村镇银行建设,大力发展各类股权基金和众筹引导基金,搭建了新的融资平台。全市地方金融机构改制步伐大大加快,各类基金相继发展,融资渠道更为便捷。特别是由市民营企业家出资的长治宏金基金,资金总额已超过20亿元。

  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是长治市破解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各类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多渠道发展各类金融产品,积极促进企业在更大范围融资。目前,全市已有110多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4家企业进行了债券融资。由市财政出资的财鑫、农源、中小企业担保等重点担保公司的资本金不断扩充,针对小微企业专门设立的“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资金池已达2亿元,而新组建的“担保联盟”则通过行业抱团经营,进一步整合全市担保资源,在降低担保风险的同时放大了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服务功能。

  以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为要求,长治市积极构筑以金融商务区、政银企联席会、长治民间融资综合服务平台、股权登记托管平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为内容的“一区一会三平台”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有200余家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项目涉及农业产业化及特色化农产品加工、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轻工建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多个新产业。(记者杨天闻通讯员王一平)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