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县创新模式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5.11.2015  12:18

为推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长治县不断创新融资模式,积极搭建中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今年1至10月份发放助保金贷款3440万元。至此,“助保贷”已累计为全县15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940万元,有效解决了他们的融资难问题,实现了政企银三方共赢。 

        位于长治县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的鸿源汇贸易有限公司是长治地区伊利、双汇食品的总代理商,公司今年由于新建库房、扩建办公场所,在商品供货方面的资金出现了困难。“遇到问题以后,就跟朋友借钱,当然利息比较高。也去找过银行,但条条款款很多,银行不可能痛痛快快地放贷给你……”做了近三十年贸易生意的鸿源汇公司总经理郑海珠对贷款难深有感触,他说,对银行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固定资产雄厚的大企业,对于鸿源汇这样的小企业,由于担保抵押无法落实,银行往往不贷或者少贷。 

        企业缺少资金难以维系,银行为求稳发展有苦难言,政府来担风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该县金融办了解到鸿源汇公司的经营状况后,主动找到郑海珠,建议他加入“助保贷”。“建行这个‘助保贷’很合算,利息省了将近一半,而且手续办理得很快,一个月时间贷款就申请下来了……”公司的资金问题得以解决,郑海珠喜不自禁。 

        据悉,“助保贷”是由地方政府机构和建行共同筛选企业组成  “小微企业池”,由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和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  “助保金池”作为风险缓释方式的信贷业务。这种融资模式具有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特点,能灵活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2013年,长治县政府与建行长治县支行签订了  《助保贷业务合作协议》,县政府注入1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按照放大10倍的额度,以此撬动建行1亿元助保贷信贷规模。2014年,长治县争取到省政府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奖励资金300万元,全部充实到政府风险补偿金当中,至此,长治县政府风险补偿金已达到1300万元,可撬动建行1.3亿元助保贷信贷规模,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因保证和抵押不足而面临的融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