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里滞留近两个月 这个漂亮聋哑女孩的家在哪儿
见到陌生人,女孩就低头躲避
如果您认识她或她的家人,请拨打热线0351—4286666,或者祁县民政局电话0354—5222809,5222596提供线索
寻找那些困境中的援助,寻找那些丢失了的物件,寻找那些失散了的亲人和宠物,寻找那些遗忘但又重新回想起来的情感以及记忆……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一篇名为“帮帮这个漂亮的聋哑女孩,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的帖子被关注转发,截至12月1日,阅读量达14067。12月1日,记者联系祁县民政局救助站时,得知女孩家人还是未能找到。
A 女孩缺乏安全感特别害怕被人带走
12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该救助站时,女孩正在一个房间里看电视,她扎着马尾辫,留着齐刘海,上身穿着黑色羽绒服,下身穿着牛仔裤,还有一双黑色运动鞋,干干净净的,一看就是个正值青春期的花季少女,脸上带着稚嫩。
救助站工作人员高文婷将女孩叫回她住的房间,看到记者,女孩先是走到自己的床边坐下,坐了没5秒钟,又站起来,走到高文婷跟前,一把挽住高文婷的胳膊,将头埋在其背后,不看任何人,也不让别人看她。“她胆子小,警惕性高,我经常看她,所以她认得我。”看到女孩这样,高文婷解释,女孩不会说话,甚至怕见到陌生人,只有来过几次,她面熟的人才会亲近。
高文婷向记者介绍情况,女孩一直埋着头,紧紧抓着高文婷的胳膊,任凭大家怎么比划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工作人员比划想帮她找父母,女孩使劲摇了摇头,表示拒绝,又躲到高文婷背后。正说着,女孩忽然哭了起来,将高文婷的胳膊拽得更紧。这时,几个陪护人员赶忙上前安慰,并将女孩领到另一个房间坐下。
隔着墙,记者依旧能听到女孩的哭声。
女孩刚来救助站时,除了身上穿的一身衣服以及两三元零钱外,没有任何其他随身物品和有效证件。“她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是高文婷送的,其他一些衣服是其他工作人员给的。”救助站的站长檀建业指着女孩床上的几件衣服说。
这些天,救助站一直在想办法寻找女孩的家人。高文婷说,女孩特别害怕被人带走,尤其是看到陌生人,就会心神不定、恐慌,极度缺乏安全感。
B 滞留救助站近两个月成了唯一的“长住户”
截至12月1日,女孩在救助站已经住了50天。
按照正常程序,被救助者送到站里后,24小时内需要将被救助者的信息传到救助站的网上。女孩的信息被上传到网上后,第二天,山东就有人发来信息,说疑似当地有一家人寻找孩子,并且发来了寻亲人的照片。随后,民政局又向当地公安局申请对女孩进行DNA数据采集。
通过山东那边传来的照片,工作人员看着神态和外貌与女孩相似,就满怀希望等待山东方面的好消息。约10天后,祁县民政局收到对方的核实情况,遗憾的是,对方寻找的女孩不是救助站的这个女孩。
这个寻找消息无果后,民政局将之前发在微信、微博上的信息再次转发,希望通过更多的途径将女孩的信息扩散出去。
11月26日,民政局工作人员请来一位手语老师,希望能向女孩了解一些信息,但面对手语老师,女孩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又摇了摇头,就再也不配合了。根据手语老师的交流,大家分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女孩没有学过手语,另一种是女孩拒绝配合交流。“这样毫无线索地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祁县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卢树刚说,他在民政局从事救助工作近十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卢树刚着急地说,来救助站的,一般最多一星期就能和家人联系上,可这个女孩无法和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就连最基本的身份信息也没有,所以寻找家人困难重重。
救助站里有好几个观察室,除了女孩住了一间、一位姓范的女士住了一间外,其他的房间都是空着的。“范女士是站里的陪护人员,她特别有爱心,希望自己能帮帮这个女孩,所以总看着女孩。”高文婷介绍,目前,救助站里只有女孩一位被救助者。
C 寻亲消息发布了很久仍没打听到消息
女孩的身份是个谜,对救助站来说,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女孩找到家人。这50天来,民政局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微博及在当地媒体刊发寻亲公告,但目前暂时还没有女孩家人的消息。
11月18日,祁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蒋杰通过微信公众号做了一期“帮帮这个漂亮的聋哑女孩,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篇寻亲消息的点击量目前是14072,从微信后台显示,点击过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等地。
微博上,还有人核实这个寻亲消息的真假。遗憾的是,这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女孩的情况,但目前还没有一条有用的信息。虽然帮助女孩寻亲之路困难重重,但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不到最后一刻,他们不会放弃。因为前两年,救助站也遇到一个长时间寻亲的事情,那次也是找了将近两个月后,终于有人认出被救助者,转告家人过来接走了。
现在,民政局工作人员还在四处打听女孩家人的情况,读者朋友们,如果您认识这个女孩,或者认识女孩的家人,麻烦打个电话,希望通过你我的寻找,更快地帮女孩联系到家人,帮助这个家庭尽早团聚起来。
寻亲启事
女,聋哑人,年约16岁。2015年10月11日,祁县城镇派出所在昭馀广场发现这名聋哑女孩,送至祁县民政局救助站。祁县民政局先后通过微信、微博等刊发寻亲公告为其寻亲,至今未能为其找到亲人,一直滞留在救助站。因为她不说话,也不写字,沟通困难,无法提供有用的信息。如今已近两个月了,虽然女孩衣食无忧,但是她的家人一定牵肠挂肚,日夜难安。
如果您认识她或她的家人,请拨打山西晚报热线0351—4286666,或者祁县民政局电话0354—5222809,5222596提供线索。
○延伸采访
这个勤快、爱干净的女孩她的家究竟在哪儿?
“她不像乞讨流浪人员,穿着也比较干净,中长款的毛衣,破洞牛仔裤,运动鞋,头发前面还染了颜色。”救助站工作人员高文婷清楚地记得女孩第一天到救助站时的情景,她说,单从外在形象看,女孩没什么异常。女孩刚来救助站时,对任何人都非常排斥,碰都不让碰。
相处一段时间后,高文婷来的次数多了,女孩慢慢放松了警惕,而且有些黏她。看到高文婷来,她就会扑上去抱住,心情好时还会跟她撒娇,高文婷要离开时,女孩又表现出不舍和无奈。
每天在救助站里,女孩的一日三餐有了保障,由于女孩还是未成年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也都有护工24小时陪同。现在,每天陪她的护工是60多岁的范女士,可能跟老人愿意掏心窝子,女孩好几次跟老人比划自己的情况。
或许是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加上跟救助站的人越来越熟,每当范女士打扫家时,女孩也抢着帮忙干活。“女孩爱干净,勤快,脑子也好使着呢。”范女士说,每天早上7点,女孩就起床,起来洗漱好后自己打饭,吃完就自己洗了碗,站里有洗衣机,但女孩的衣服都是自己手洗。
除了帮范女士干活外,看到站里其他工作人员干活,女孩也都主动上前帮助。时间久了,有一次女孩跟范女士比划自己的想法,她想留在救助站打工,她想挣钱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范女士试着比划让女孩做她的闺女,女孩笑着摇了摇头。
除了跟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偶尔比划说说自己的身世,遇到有被救助者离开救助站时,女孩也会流露出一丝丝伤感。之前,一位中年妇女因跟家人闹意见被民警暂时送到救助站,两天后妇女的家人来救助站接其回家,看到妇女被接走,虽然女孩不会说话,但人们却能看出来她也迫切想出去找家人。
勤快、聪明、爱干净的女孩,她的家究竟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