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名酒节一瓶酒竟然卖到20万元 酒源在山西

02.12.2015  13:41

    11月27日到29日,首届武汉国际名酒节暨第4届湖北“放心酒”展览交易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稻花香、黄鹤楼、枝江、白云边、劲牌等楚酒巨头首次集体亮相。

    据媒体报道,在此次大会的老酒展区,各种经典老酒勾起酒友的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汉汾酒”当年仅卖2元一瓶,现在价格飙升到20万元。

    “汉汾酒”什么来头,竟然能在40多年的时间内升值10万倍?

    据中国白酒祖庭博物馆学术研究成果《中国白酒祖庭》,汉汾酒就是武汉人采用汾酒酿造技术结合本地水和原材料酿造的湖北名酒,后来还在国家评酒会上获得国家名酒称号,与汾酒、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并列。

    汉汾由来如何?听我慢慢道来。

    《中国白酒祖庭》以汾酒在明清时期在全国各地的传播路线凝练出了“天下晋商天下汾酒”的学术观点,概括传播路线为“一轴两面,东传西渐”,用实证的新方法和新视角,客观恢复了和证明了以汾酒为代表的山西白酒在中国白酒大家庭中的主流、主干和祖庭地位。

    其中“一轴”指的就是晋商的万里茶路,随着晋商的脚步,汾酒在这条茶路上也散发着美酒的芳香。

    汉口是清代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茶叶加工中心,正是当年晋商“万里茶路”的交易中心,因此到这里的晋商很多,汾酒在这里的发展也最旺,被称为汉汾酒。据《武昌府志》载:“康熙元年,以高粱为料,作药酿酒,时人亦称汉汾酒”。《湖北通志》亦特别提出“汉汾”已问世,“近通行者惟汾酒、南酒。汾酒以高粱为质,仿山西制法,用大曲酿之。南酒亦以高粱或大麦为料,其酿则专用小曲,故酒皆清辣。而汾酒味较醇厚,价亦倍昂。

    为什么称为“汉汾”?当时汉口的酒坊被称为“槽坊”,大多数集中在汉正街的南边,临近汉水,因此用汾酒技术酿出的酒就被称为“汉汾酒”。因为汾酒槽坊众多,汉正街又被称为槽坊街。而酿酒槽坊分为两大帮派,一为本帮,一为北直帮。北直帮主要由山西人和在汾阳杏花村学习过汾酒酿造技术的河北人组成,著名槽坊有李大有、老天成、聚兴益、益成等十多家。

    汉汾酒以醇正的清香享有盛名,验酒时以凉水勾兑看酒花,分为“七三”、“八三”等成色,所谓“七三”就是原酒70斤,兑水30斤,含酒度50度;“八三”就是原酒80斤,兑水30斤,含酒度60度。

    说起来,汾酒在武汉开枝散叶,打下偌大天地,晋商之外,跟两个河北人有很大关系。

    第一个叫李大有,是河北束鹿人。清乾隆年间,李大有到山西学会了汾酒酿造技艺,然后到汉口做酿酒生意,酒坊名就叫“李大有”,他用汉水酿出的清香汾酒质量优良,风味独特,酒名就叫“汉汾酒”。

    另一个人叫刘峰青,也是河北束鹿人。清朝末年,刘峰青买下山西汾阳的一家槽坊牌号“老天成”,然后搬至汉口,酿酒仍用汾酒酿造技术,牌号还叫“老天成”。“老天成”生意很好,先后在汉口经营了七个槽坊,主要就是生产汉汾酒。1952年,“老天成”等几家糟坊联合组建成武汉酒厂,沿用传统工艺继续生产汉汾酒,1962年在汉汾酒基础上投产特制汉汾酒。1984年特制汉汾酒改为黄鹤楼酒。1992年武汉酒厂易名黄鹤楼酒厂。黄鹤楼酒在第四届和第五届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名酒,与汾酒齐名。

    汉汾已成为武汉的一张名片,直到解放前,武汉三镇还有顺口溜说“天成大有聚兴益,汾酒碧绿五加皮”。

    中国白酒祖庭博物馆收藏的众多武汉老酒标见证了这段历史。

    当然,汾酒在湖北的传播远远不止武汉,而是遍及全省,仅看酒的名称就很直观,比如沙市汾酒、枣阳汾酒、石花汾酒、九宫汾酒、荆州汾酒、红星汾酒,等等。

    此外,汉汾酒的工艺还传到湖南湘潭,酿出的酒被称为“湘潭汾酒”或“湘汾酒”。(徐俊斌/文)

热点新闻

>> 太原新建10余所综合公园 市民10分钟就能见公园

>> 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有望12月开工 设22座地下车站

   >>山西首家豪华IMAX VIP影厅 巨幅银幕六层楼高

>>太原布局7条地铁线路 2号线设21站经过4个区

   >>   山西打造本土版“华尔街” 总投资2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