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树刚部长: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是文艺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讲话旗帜鲜明、鞭辟入里地阐明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
一、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首先要深刻理解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丰富、多元,对于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要求也更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抒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通过更好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要深深懂得文艺更需要人民。人民的实践、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人民。一部文艺作品要做到有崇高之美、信仰之美,有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文艺工作者坚持贯彻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创作态度和艺术宗旨。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上,感受百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坚实脚步,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导向问题是根本问题,关乎事业成败,关乎阵地得失,关乎人心向背。做好文艺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创作什么、反映什么、提供什么的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当前,全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积极实施精品创作计划,认真谋划未来5年的艺术创作,集中优势资源,向重点题材、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倾斜,重点扶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少儿题材、现实题材创作。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深入生活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文艺界的优秀传统,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与深入生活紧密相连。文化部今年将组织直属艺术单位150批次艺术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风创作、结对帮扶、慰问演出等活动。各地也纷纷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广西、河南、湖南等省区已经出台政策措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文艺工作者真正下得去,使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身贴身、心贴心。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迫切需要一大批现实题材的作品来反映、记录、描绘,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直面社会生活,关注民生民情,讲好中国故事,表现新的领域、新的人物,实现现实题材创作的新突破,文艺才有生命力,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扛鼎之作,才能攀登艺术“高峰”。
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写人民、演人民、演给人民看是文艺工作的职责所在。2015年,文化部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评奖机制,压缩60%以上的奖项,扭转以评奖为“指挥棒”的不良倾向,建立获奖作品跟踪考核机制,推动获奖作品“走下去”,到基层为人民多演出、常演出。同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牢牢把握文艺批评的导向和标准,对各种不良艺术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
三、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广大艺术工作者应该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弘扬爱国主义,传递真善美,在文艺创作中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讲好中国故事,聚焦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为当代中国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鲜明主题。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沉下来、伸下去,把中国元素内化为中国精神,将价值观念融汇在艺术语言、艺术情感、艺术形象之中,以艺术性和感染力体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涵。
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爱国主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旋律。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有世界眼光,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各地文艺院团及文艺工作者推出了180余部主题艺术作品和系列主题美术展览,一批重点作品将集中亮相。
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戏曲、民族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意境深远、形神兼备、空灵写意的东方神韵。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文化部将实施系列扶持项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共享文艺发展成果
文艺作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商品属性。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又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正确认识文艺作品的“两个属性”,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是文艺工作的目标,但是社会效益应该放在首位,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需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履行好政府的法定职责。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支持艺术院团开展公益性演出,将边远贫困地区群众和为少年儿童、农民工等群体免费看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组织好“三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文艺作品凝结着创作人员、演职人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舞台艺术演出具有不可复制性,其价值内化于观众独特的观赏体验之中,应该通过票面价格加以体现。在发挥演出市场实现经济效益、传播优秀作品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广北京、天津等地政府补贴票价、发放文化惠民卡等措施,鼓励和引导艺术院团降低票价,让人民群众共享文艺发展成果,促进舞台艺术良性循环。
五、牢记人民重托,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优秀的艺术人才是文艺工作最宝贵的财富。必须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突出主业,带好队伍,集中精力抓创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任,切实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用事业留人,搭建平台,打造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广阔的空间;用感情留人,创造团结、和谐、干事业的氛围;用适当待遇留人,解决好艺术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增强艺术事业的吸引力。
建设一支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文艺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立业先立德、为艺先为人。“德才兼备、德艺双馨”是文艺人才的首要条件。公众人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艺术界不少知名的演职员,是既有名气又有魅力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都会受到格外瞩目。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牢记人民重托、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思想修养,强化人格修为,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德修身,磨砺品行,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文艺事业的繁荣,需要造就一批有影响的艺术领军人物。他们对内应成为引领社会风尚、产生积极影响的文艺旗帜,对外应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交流使者。我们要鼓励优秀艺术人才不断涌现,确保艺术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文化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艺术人才千人培训计划”,在“十三五”时期,培养创作表演、理论评论、传播经营、组织管理等领域的千名中青年人才。采取“名师收徒传艺”等办法,打破院团限制,各行当名家大师带徒传艺培养拔尖人才。关注民营艺术团体和新的文艺群体,在展演展示、项目评审、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向他们敞开大门,一视同仁,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雒树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