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考古专家解读山西“柿色彩”

14.06.2020  07:27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岩,做客“考古云讲堂”,带领公众走进兴县西磁瓷窑址,认识极具山西特色的北宋“柿色彩”。

  西磁窑沟瓷窑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魏家滩镇岚漪河南岸“磁窑沟”山谷中,201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磁窑沟瓷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200平方米,发现窑炉、作坊、灰坑、澄泥池等遗迹18个。出土遗物以日用粗白瓷为主,器形有碗、盆、盏、盘、罐、执壶、盒、盖等。瓷器产品素面居多,装饰多施画在盆类内壁、内底,或在执壶、瓶罐类器物口部、肩部点绘。

  从出土残片看,彩料有浅橙黄色、橙色、红褐色、深褐色、黑褐色等,从正烧的产品观察,装饰的正常呈色应是比较鲜艳浓厚的柿黄色或柿红色,与其他窑口的白釉褐彩或白釉赭彩相比,很容易区分。装饰手法以软笔点顿、勾绘为主,笔法粗犷,线条流畅,题材以抽象花卉纹为主,风格洒脱奔放,色彩明亮鲜艳,富有浓郁的民间气息。

  釉下“柿色彩”瓷器极具地方特色,是此次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这是介休窑、交城窑调查之外,第一处经考古发掘证实明确烧造此类产品的窑场,为探究同类柿色彩器物及北方地区其他窑场白釉褐彩类产品的装饰工艺技法传播、互动和年代提供了实物资料。兴县西磁窑沟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填补了吕梁地区陶瓷考古的空白,为此类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釉下“柿色彩”瓷器证实了又一个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