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总规:通州与廊坊北三县将统一规划
摘要:
正在编制中的北京“新版”总体规划,将头一回由“增量”规划转为“减量”规划,并突出“区域协同”,通州与廊坊北三县也将统一规划、统一管控。
近日,北京市“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的最后一场特意选择在通州召开,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对正在编制中的北京市总规和城市副中心规划亮点进行详细解读。记者在会上获悉,正在编制中的北京“新版”总体规划,将头一回由“增量”规划转为“减量”规划,并突出“区域协同”,通州与廊坊北三县也将统一规划、统一管控。
■ 减量提质
平原区开发强度
力争降到 40% 以下
王飞介绍,北京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强调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倒逼城市功能调整、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任何超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事情都不能干。”
在这一版总体规划编制中,市规划委曾组织开展过全市城乡规划民意调查,覆盖16区发放有效问卷近万份,人口、旧城保护、基础设施都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调查结果显示,80%受访居民认为应该控制人口的比例,要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一半以上的受访市民希望加强旧城保护,认为旧城发展方向是风貌保护、古都旅游和政治文化中心;52%的居民认为工作地与居住地距离较远,上班需换乘三次及以上的比例较高,希望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等。
为了解决大城市病,本市已确定了多个硬指标,从而实现“减量提质”:2020年及远景常住人口2300万的控制目标;平原区的开发强度到2020年控制在45%以下,远期力争下降到40%以下;在用地结构上,也将压缩生产空间规模,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 旧城保护
分段恢复前三门护城河等水系
记者梳理发现,对于老百姓最关注的旧城保护等热点话题,“新版”总规也将有所回应。“旧城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魂’和‘根’,未来本市要延续并深化旧城整体保护格局。”王飞透露,本市将重点保护、恢复重要历史水系,分段恢复前三门护城河、鱼藻池、金水河(南海-金水桥段)、玉河中下段等历史水系;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恢复具有老北京味的传统街巷胡同和棋盘式路网骨架,保护核心区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保持旧城内青灰色民居烘托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群的传统色调;同时将加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深入挖掘并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 区域协同
通州与北三县将 “ 规划一张图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新版总体规划的另一亮点是“区域协同”。王飞解释,北京周边的跨界城市组团作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点地区,受首都的辐射带动影响,这些地区发展需求强烈,必须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共管共治,统筹协调建设实施的时序,促进规划合作非常重要。
“我们积极与河北廊坊、保定、天津武清等北京周边市县开展规划对接,建立机制,努力实现‘规划一张图’。”王飞说。
报告会上王飞披露了两个跨界城市组团发展的重点,其中之一便是备受关注的通州与东部地区、特别是廊坊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未来,通州与北三县将加强跨界地区统一管控,统一规划,将实现“规划一张图”,共同开展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严控城市发展规模,加强生态廊道管控,并在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东部地区和北三县之间建设大尺度绿色空间,防止连片发展,从而保证地区的生态安全与合理开发。
在交通方面,重点是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跨界互联互通,强化交通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配置。副中心位于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在北京市域内的交汇点,特别是副中心与首都机场和新机场的交通连接,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一是加强与区域的快速连接,重点推进京唐城际等规划建设,实现与津冀互联互通。二是加强与东部地区顺义、平谷、大兴、亦庄新城的交通可达性,特别是两个机场的交通联系。三是加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和一批道路的提级改造,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实现半小时到达。
另一个重点发展的地区则是北京新机场地区。目前,本市已经搭建了规划协调与服务平台,促进了大兴区与廊坊、固安、永清等地的沟通协调,全面推动了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合作区规划的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