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已成爱国主义教育生动课堂”

31.08.2015  17:16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曾在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地区对日军汽车运输队进行伏击战斗,重创日军交通运输队。

  8月5日下午,我们从太原驱车沿高速向大同方向进发,两个多小时后来到著名的雁门关。得知我们的采访目的后,工作人员很爽快地将我们带进近年修建的雁门关抗日战争纪念馆。

  走进这间不大的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将我们带回到78年前的那次伏击战。

  1937年10月18日,日军50余辆满载兵员、弹药的运输车,由北向南驶入伏击区。早已埋伏在这里的八路军120师第716团,立即以密集火力进行袭击。10月21日早晨,第716团再次设伏日军于黑石头沟地区。这两次伏击战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

  “除了这两次伏击战外,八路军还成功袭击了日军在阳明堡的飞机场。”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这句话,提醒我们认真阅读位于纪念馆另一侧的相关资料。

  1937年10月19日深夜,八路军129师769团第3营两个连秘密接近日军阳明堡机场,其中1个连袭击日军警卫部队,另1个连猛烈袭击日军机群,机群顿时爆炸起火。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毁伤日机20余架,歼灭日军警卫部队100余人。

  离开纪念馆返回的路上,记者遇到一位家住附近雁门关村的老人。说起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老人神色凝重地说:“听父辈讲,日军当年进村后,就开始强迫村民拆房子,木头用来烧火取暖,砖头用来修炮楼,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得知我们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老人欣喜地对我们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赶上国家教育政策好,两个儿子都上了大学,毕业后都在外地工作,女儿现在跟我在景区做生意,一年收入10多万元不成问题。”

  出了雁门关,天色已晚,晚上我们入住繁峙县城。

  8月6日一大早,在繁峙县教育局局长张占誉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位于灵丘县境内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转过几道弯,爬过几道坡,我们来到繁峙县与灵丘县交界处的平型关村。看起来不起眼的平型关遗址竟淹没在村里一角。史料记载,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史称平型关。

  灵丘县西门外的一座赵武灵王盘马弯弓雕像,提醒人们这个地区曾经是赵武灵王“辟地千里”、汉武帝刘彻北击匈奴、曹操驻兵屯田、北宋杨家将抗辽守边之地。然而,这些历史的记忆都不及78年前的平型关大捷。

  离开平型关村,越过平型岭,穿过一条林荫小道,眼前豁然开朗,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里。馆前的广场上,灵丘县科教局副局长孙卫东早已在等候我们。

  走在通往纪念馆的台阶上,孙卫东对记者说:“这些台阶共有115级,喻意八路军第115师在乔沟伏击战中一战成名。”

  “天降神兵平型关,一一五师英雄汉。大战日寇斗志旺,坂垣师团丧胆寒。”这是199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60周年时,原八路军115师的一名山西籍老战士,在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后写下的诗句。

  在纪念馆内,讲解员充满感情的讲解仿佛将我们带回到78年前的那场彪炳史册的战斗中。最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在纪念馆内观看半景画馆。占地400平方米的半景画馆是在半景油画和地面布景基础上,加上6台电脑和6台投影组成的。通过声、光、电模拟等多种科技和艺术手段结合,再现了当年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乔沟伏击战的真实场面。

  从纪念馆出来,孙卫东领我们来到半山腰一处平台。从平台上俯瞰山底下,当年日军行进的那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长满了草,显得有些荒凉。

  与平台隔一条马路的不远处就是著名的老爷庙战斗遗址。站在修整后的老爷庙门前,孙卫东指着前方不远处的坡地说:“这里就是乔沟伏击战中,敌我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战斗所在地。经过3个多小时的血战,老爷庙高地终被八路军牢牢控制,该地区敌人全部被歼。”

  如今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已成为灵丘、繁峙县最知名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孙卫东说:“每年清明节和平型关大捷纪念日,我们都要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大型教育活动。可以说,平型关大捷已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白崖台乡中心学校离纪念馆不到1公里,校长李献民告诉我们:“因为离得近,我们学校几乎每年都多次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开展教育活动,唱革命歌曲、诗朗诵,开展祭扫英烈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抗战记忆】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4日午夜,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冒雨在地势险要的平型关乔沟一侧设伏。25日早晨7时许,从灵丘城开来的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部队进入伏击区域,115师各团同时向日军发动猛烈攻击。此次战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平型关大捷压制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