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居士,正在破坏佛教!
11.11.2014 02:35
本文来源: 佛教在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好!这几天给大家交流一些佛法上的内容。第一天,我们讲一些常识。明天开始,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选用清朝的一位大师,慈云灌顶大师的一个注解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那我们今天讲一些开示,这个开示的内容,是我前几天在天台山佛学院,给那边居士们讲的一个内容,拿到这里来再讲一讲,对师父们、居士们其实都有一定的帮助。前段时间,我们那边打法华七。所以我也是从法华七中间,请假出来的,然后到这边来。那这个内容是讲什么呢?是说《居士怎样学佛》。这个内容,我分为三点,第一点叫「居士学佛必须要恭敬僧人」,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居士学佛必须要对法、对法宝尊重」。第三点,「居士学佛必须要谦虚」。说白了,我们出家僧众学习其实也是一样的,不能离开这三点。那我暂时就按这三点进行分析。
居士学佛须知恭敬僧,这个我顺便讲一下我自己的经历。第一点经历,我们这里是属于台州,台州有一个地方叫做温岭,你们这一次短期出家,也有温岭的居士在这边。我顺便讲一下,我第一次去温岭的时候。温岭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相当糟糕的印象。那一次走了之后,转变了我脑海里的一个想法。我一定要讲经,一定要尽量的去讲经。为什么?因为居士太瞧不起出家人了。当时给我留下这么一个印像。我第一次去温岭的时候,是跟居士一起去。其中有一个居士,可能大家对他印像比较好。在当地呢,就是说在温岭的居士中稍有一点点名声。我假设这个居士姓张,其实他不姓张的,假设他姓张。我跟他一起到了温岭的寺院,那些居士们不是来见师父,是来见这个居士的。其中一个将近有五十多岁的老居士,见到我的时候,他喊我,“你是不是张老师?你是不是张老师啊?”我说:“我一个出家人,你不会看吗?我怎么会是张老师呢?”那一剎那我就体会到,什么叫出家人的脸面被扫光了。真的,我就体会到那个。他们那些居士们,见到那个老师,见到那个居士的时候很恭敬。见到我呢,根本就没有什么恭敬了。所以在后面,我给他们讲批斗的话,我说:“你们这些人学佛,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学佛。”包括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聊天,我也说到,我说:“你们温岭这些居士啊,我对你们印象太糟糕了。”
当居士对僧不尊重的时候,其实他就失去了做居士的价值,说句实在话。这个是温岭的事情。后面我到路桥,就我们这边的路桥区。我到路桥素菜馆去吃饭的时候,我第一次踏进素菜馆的时候,我见到了一个场面,以至于我现在对这个素菜馆印象都很差。我到了素菜馆的时候,素菜馆里面呢,几个女的,她们可能是合伙的。见到我的时候像见到空气一样,不打招呼,跟我身边的居士打招呼。点菜的时候,不问我要点什么菜,而是问居士们你们要点什么菜,当我是空气。当僧是空气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们学佛都不是真学佛,已经偏离了一个方向。这个是路桥素菜馆之行。
后面呢,去一个地方的时候,也出现了这个场景,那个具体的细节我就不说了,就是说居士他送东西过来的时候,他不会递给师父,而是给我身边的居士,这个是我碰到的这几个场景。从这几个场景当中可以看出啊!在末法时期,僧的那份尊严越来越少啦!大家记不记得在佛经里面,大家念经,念《阿弥陀经》,你们做《三时系念》的时候,《三时系念》不是分为三回嘛?最后一回呢,其实是比较殊胜的,因为它是在晚上,鬼神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益。在做三时系念的时候,必定要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当中,大家有没有印象?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谁在那里 听 经?先排阿罗汉,后排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这些大菩萨们,后面排释提桓因等。释提桓因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玉皇大帝。分为三类 听 众。第一类是罗汉,第二类是大菩萨们,第三类是天神,还有那个人众。那这三会当中,按照功德来说,菩萨比罗汉功德来得殊胜,应该是菩萨排在前面。但是佛经恰恰不这样排,而偏把罗汉排前面,不把菩萨排前面。为什么呢?因为罗汉现了出家相,他头发剃掉,身着袈裟,现出出家僧相。菩萨们呢?有些时候现僧相,有些时候他不现僧相,现居士相。像观音菩萨不是现白衣之相?你看像文殊普贤,我们现在的寺庙的塑像,好像都把他们塑成在家相,留有头发。唯独地藏王菩萨是出家相。那就说明,居士这个像现出来了,就不能够排在出家人的前面。居士是护法的,不是弘法的。弘法只能偶而弘一弘,但不是主要弘法职责,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居士,我们平常怎么说?护法居士,不说弘法居士。弘法是谁弘的呢?是僧人弘法的。在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里面,他讲到了一桩事情,我们依然举一部经,《佛说阿弥陀经》「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祇树给孤独园,给孤独是谁啊?是当时印度的一位长者,相当于宰相级别的,一个很有德行的一个长者,他名字叫给孤独。给孤独其实是他的一个称谓,别人送给他的称谓。这位给孤独长者,初次见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证到了圣位,叫预流。就是说,证到了初果,后面他证到了三果阿罗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他对佛法是相当精通的,因为他已经是预了圣人之流了。三果圣人,那是不得了的殊胜啊!那是智慧相当的强大,对佛法是相当精通的。那这样一位圣人,他碰到一些出家师父的时候。那些师父们刚出家,没有证得圣位,从功德上远远不及他。也就是那些师父们连个初果也都没有,只是个凡夫僧,他不太懂佛法。我们所说的给孤独长者,他通佛法呀!他是预了圣人之流,所以他就能够教他们佛法。那他怎么去教这些出家人呢?他跟出家人教的时候那个仪式,佛在世的那个仪式,跟现在这个仪式完全不一样。所以我看《灵峰宗论》的时候,我可以看到当年佛在世时,那种正法兴旺的场景。但是现在我们这个正法相当凋谢了,现在是属于末法啦!正法时期没了,像法时期也没了,现在是属于末法时期了。所以当年那种兴旺的场景,我们几乎可以说再也见不到了。正法不能重现了。释迦牟尼佛的法运直走下坡,不会向前走,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下坡路。当年佛在世的时候,给孤独长者要教那些不懂佛法,或者佛法不是很清楚的出家僧人,他要先顶礼三拜。然后大家再一起坐下,位置是齐平的。他教那个出家人,说这个佛法怎么的、怎么的、怎么的。结束了之后,这位给孤独长者从位子上站起来,再顶礼这个僧人三拜,然后恭敬而退。并且声明:“我不是来教僧人的,我无资格教僧人,我只是跟僧人交流佛法。”三果的圣人尚且如此的谦虚。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好多居士是坐在台上。光盘当中某某老师、某某老师,东北的那些女的、男的们都坐在台上,底下坐着出家人,他们在家人在那里讲课。哦!盛气凌人的在那边讲,显示出他们好像有多么高的水平啊!这个事情在几百年前,在祖师的书里就已经给批评了。不单单祖师批评,释迦牟尼佛也给予了批评。大家如果有机会看一本书,叫做《法苑珠林》。《法苑珠林》这本书挺厚的,在法灭篇,就佛法灭掉的那一篇,第98。我写一下哦!要不然大家觉得这没有依据。《法苑珠林》卷98:「又大五浊经云。佛涅槃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教。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大家这个文一看就明了。在《法苑珠林》里面,祖师引用了《大五浊经》,释迦牟尼如来所讲的话。说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之后,我们这个世间当有五乱,其中三乱专门是讲居士的。所以现在才看出我们居士,学的哪门子佛啊?在我的心中,我觉得是很痛心的。佛当年批评的居士们乱七八糟的现象,现在随处可见。我所到之处,几乎一片是这个场景,只有偶而个别的才是好的。所以这叫做学佛吗?这是在破坏佛教。
所以佛就讲啦!谁在灭我佛法呢?我的弟子们,既有出家的弟子,也有居士,互相破坏佛教,最后把释迦牟尼佛的整个教法给毁掉了。你看,依第一乱相,「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出家人跟居士学佛法,世间第一种乱。那有出家人跟居士学佛法的?说我是某某居士老师带出来的。大错特错,佛说是第一乱相。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乱相现在很多啦?第二种乱相,「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我从好多讲经的光盘当中,看到居士升座讲经,底下坐着比丘比丘尼师父们。这太多啦!就像有个居士叫做南怀瑾,既讲道家,又讲儒家,又讲佛教,名之为佛教徒呢?但是又爱讲一些外道的东西。但是他在讲的时候,底下比丘比丘尼也是坐了不少啊!这是第二乱相。南怀瑾他在讲课的时候,相当有意思。他批评出家人,怎么的批评?说“出家人走路,像卡拉ok里面跳舞的人。”就公然这样批评的。傲慢习气,自以为是。当时有一个出家的比丘,去见南怀瑾。那个出家比丘感冒了,南怀瑾跟他讲:“你既然感冒了,我这里有感冒药你拿去吃吧!”那个师父他说:“我不用吃了,我问题不大。”他却说:“你不能不吃,长者赐,不可辞。”什么意思呢?我一个长者赐给你的东西,你怎么能够不要呢?南怀瑾他觉得他是出家僧人的长辈,一个孙子竟然在太公面前都可以自称自己是长辈了,逆天而行,天岂能放过他?我们说句实在话。就像南怀瑾岂能有好报?哦!这个就已经违反了佛的戒律和制度啦!等于说是在藐视三宝,目无尊长。这个说法,是第二种乱相。第三种乱相,比丘说法不行承教,白衣说法以为无上,是之三乱。这随处所见。出家人讲佛法,大家不怎么接受、不怎么相信。某某居士讲的就很相信啦!觉得他讲得很对,师父们劝他,好心好意一片慈悲之心劝他,他都不 听 。某某居士劝他,他就觉得他很有道理。这是世间第三乱相。白衣说法以为无上,觉得白衣说的东西都是很对呀!哦!这个就已经错了。第四种乱相我没有写出来,第五种也没写。第四呢?是什么?跟我们居士不是很搭尬。就是说,以世间法为上,以佛法为下。喜欢搞世间法,如有些人搞儒家的学问觉得很有意思,学习佛法反而觉得没有意思。这个是第四种。第五种呢?说出家僧人,家里藏有老婆孩子。然后喜欢斗争,斗来斗去,这个是第五种乱相。后面两种与我们居士没有多大的搭尬,所以我就不写了。但是前面三种,居士学佛一定要记住。哦!一定要记住。
居士学佛法应该跟谁学啊?跟师父们学,不要跟某某居士学,不能说我的老师是某某居士,这话最好别讲。在《法苑珠林》里面,祖师们讲了这么一段话。祖师怎么说呢?他说:一个居士连老婆孩子都放不下,连一个家庭都放不下,你没有好好去研习佛法,你有什么资格去教别人佛法呢?《法苑珠林》里面祖师就这样批评了。那在《仁王般若经》里面,《仁王般若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在〈如来品〉第八中讲了,「比丘地立白衣高座,」中间还有其它一段话,后面说了一句,「当知尔时正法将灭不久。」所以呢?居士坐,出家人站,这个不是好兆头。比丘地立,白衣高座,这个不是一桩好事。讲到这里,给大家再讲一下,可能有些居士受到了这些观点的影响,说佛经里面有一部经叫《维摩诘经》,很多居士讲经,爱讲这部经。讲这部经的原因是什么?以标榜维摩诘菩萨的殊胜。维摩诘菩萨其实是个居士,维摩诘当年在印度讲经的时候,讲着讲着的时候啊,有两个出家人就站出来,顶礼了维摩诘居士。然后呢,后代的居士就说了,维摩诘居士讲经的时候,你看有出家人去顶礼。我们为什么不能讲经呢?我们也能讲经,维摩诘他都能讲经,我们也能够讲。所以出家人见了我们,顶礼的话也是对的。为什么呢?维摩诘菩萨讲经的时候也有人顶礼,那为什么我讲经的时候你就不能顶礼?他就忘掉了维摩诘他是金粟佛再来。上面一个西下面一个木字,金栗。那维摩诘当年讲经的时候,两个比丘去顶礼。这个事情是对还是错呢?纵然是佛再来,他现了居士相,比丘去顶礼,照样遭到了祖师们的严厉批评。这是不允许的!当年唐三藏取经的玄奘大师,底下有个徒弟,名字叫做窥基大师,他就曾经批评了,他说:「新学无知礼维摩足。」什么意思?这两个比丘无知,刚刚学佛,法不懂,竟然去顶礼维摩诘居士,怎么能够顶礼呢!祖师就批评了。那在明旷法师所删补的《天台菩萨戒疏》,这个大藏经里面都有的,我是从藏经里面检索过来的。他说啦,「若净名经中,时二比丘礼维摩诘足,乃是闻法致敬。不得妄引他文,言佛制礼俗。」在维摩诘经当中,两个出家人顶礼维摩诘,这个是 听 到佛法之后,相当高兴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所以才去顶礼。但是你不能够随便的引用这段话,就说佛允许出家人去顶礼居士,这是不允许的。当然明旷法师用词宛转了。后面的祖师就不这样说了,后面的祖师批评就更严厉。后面我要引用的是哪个祖师呢?是智圆大师。在《维摩诘经略疏垂裕记》第6卷,智圆大师他就说了:「屈其法服」法服是什么?我们身上都不是披着袈裟吗?袈裟乃是法服,乃千佛清净幢相,那是无比尊贵的,怎么能够把那个法服委屈下来呢?去顶礼一个白衣?白衣是什么?白衣就是居士。怎么可以顶礼他呢?「谓彼道亚净名。谓我希风新学。污辱缁伍。违犯律仪。真法灭之相也。」什么意思呢?说出家人,穿着这身僧服去顶礼居士,说:“你们居士所讲的法,就仅次于维摩诘菩萨所讲的法,我要向《维摩诘经》里面的两个出家人学习,来顶礼你们居士。”这种做法是污辱了僧团,污辱了出家人,是违反了佛的戒律,是法灭之相。
讲到这里,顺便给大家再提一下「法灭之相」。杭州那边有一个寺院,某某居士在讲弟子规,在那个寺院里面讲弟子规。一个好好的寺院,一个居士去讲弟子规。出现了一个什么场景呢?一群出家人在地上跪下来顶礼这个居士,说:“我们都没做好,也没孝敬我们父母亲。你看我们都出家了!我们弟子规都没学好呀!”完了,搞这种事情。结果呢?有一位老法师在讲经的时候,公然赞叹这桩事情,说:“顶礼得好啊! ”他说顶礼得对。你看,真乃法灭之相。「自谓思齐圣踪。谬以千里。」他认为“我做的是对的,我是跟着圣人学,跟着佛经学。”那里知道错得一踏胡涂,错了一千里呀!慈恩大师讲,慈恩大师是谁啊?就是玄奘大师的徒弟窥基大师。窥基大师其实是大乘菩萨,大家应该知道是大乘菩萨的示现,不得了。他这个人所到之处,满山都是护法神。比我们南山宗的道宣律祖殊胜得多了,说句实在话。从迹门上讲,殊胜得多。他说:「新学无知礼维摩足。」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就是说这出家人无知,去顶礼居士。「岂慈恩不晓。忘犯荷法之意耶。盖垂儆于末世薄夫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窥基大师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是一下子忘了戒律, 听 经 听 得忘了戒律,啪跶一下跪了下去顶礼了,他忘了。纵然你忘了,也要判你罪,不能够说你没罪,照样的批评他。为什么要这样批评呢?因为要垂儆于末世薄夫。哦!这个是祖师所说的,垂儆于末世薄夫,就是希望要让以后末法时期的出家人,知道僧德高尚。太虚大师有一句话叫做「僧德清高,佛法兴旺。」好像是这么一句话。当出家人能够显示出自己是清高的时候,佛法就兴旺。你看六祖慧能大师,武则天皇帝三请,慧能大师都把她推了,不去见她。这是何等的清高?我们净土宗的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写了一篇文叫做《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人怎么能够对你皇帝卑微屈躬呢?怎么能够跪你皇帝呢?那是不可能的。人王虽贵,法王更贵。怎么能够在你前面屈躬卑言?过去的祖师们具有这种高风量节。但是我们当然不一定要学当年祖师们所有的行为,因为现在时代变了。但是我们要不卑不亢。
居士们一定要知道,对师父们一定要恭敬!那当前有好多居士也在讲经,就像前几天有个居士跟我讲,他说:师父呀!你们师父们怎么都不讲经啊?居士们怎么都爱讲经啊?我 听 了这句话,我感觉惭愧。是啊!我们怎么不讲经?让居士们去讲经啊?那居士们讲经好不好呀?在正法时期,居士讲经几乎是看不到的。大家不信去查藏经里,居士讲经好像一个都看不到。像法时期,也几乎是凤毛麟角。到了末法时期,这桩事情慢慢显露出来了。在民国时期,有好多居士也参预讲经。民国时期有些居士学问确实是很好,像江味农啊!范古农啊!确实学问是很好。他们的书我也看过,真的写得挺好,无论是从见地来说,还是他们素质来说,真的有一定的水平的,不是在瞎吹。不像现在的人瞎吹,他们有一定的水平的。临终都往生净土的,并且还有瑞相。那当时有一些居士去讲经,天台宗的谛闲大师,在北京讲《圆觉经》的时候,他就讲到,大家有机会去查谛闲老法师的全集。谛闲大师的全集我看过一部份,没有全部看完。在全集里面,一共有五本,第一本里面有《圆觉经讲义》是在北京讲的。当年讲这个《圆觉经》的时候,谁过来 听 经?关羽过来 听 经。真的,关羽过来 听 经,颇有意思啊!大家可以去查查资料。在《圆觉经讲义》快要结束的时候,倒数几行,大家去查,藏经楼里面可能就有这个书。或者你直接从电脑上查。谛闲大师怎么讲呢?他说:“居士讲经不能升高座,只能平坐。”我现在是处于高座了,各位师父还有居士们是处于低座的。等于说我在上,你们在下。如果说居士这样做,不如法!谛闲大师就批评了,你怎么能够坐得那么高呢?你只能跟居士们平起平坐,只能是这样讲。居士们坐多少高,你就坐多少高,你一点都不能高起,不能是高座。民国时期,江味农居士他在《金刚经讲义》,大家有没有 听 说过这本书?《金刚经讲义》,很有名的,江味农的《金刚经讲义》。在《金刚经讲义》快要结束的时候,也是倒数几行左右,江味农他讲,“居士讲经,绝对不能称自己是法师,那是不能称的。”他说“你必需要对僧恭敬,僧走路走在前面,你不能赶在他的前面走,那是不允许的。”你看我们南山宗的近代大师弘一律师,他在他的全集里就提到,包括在他的传记里都有提到。你看弘一律师他怎么说呢?他说“我如果见到前面有年龄比我大的出家人,受戒比我早的出家人,我不敢超过他的前面向前走。”这个是大师的谦卑之处。弘一律师,何等人物啊?他尚且如此谦虚。你看当时有居士,他跟弘一律师说,他说:“现在出家人怎么差、怎么差…。”弘一律师劝了他一下,结果两个人一起下山走路的时候。正好弘一律师碰到了一个出家人,他赶紧去顶礼。那这个顶礼是做给谁看的啊?做给居士看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制八敬法,本来按律里规定,广化律师他这样讲,他说比丘到比丘尼道场,应该先讲八敬法。但是我呢?戒律学得实在是太差了,大家都是专修学戒律的,我就不讲啦!为什么佛制八敬法呢?你看百岁比丘尼,就是说受戒受完了,安居安了一百年的比丘尼,见到了刚刚受完戒,才安了一夏,初夏比丘,她尚且行接足礼。那个接足礼,一顶礼下去的时候,居士们都看到了,“唉唷!老比丘尼师父们,都那么尊重年轻比丘,那 我们做居士怎能不尊重年轻比丘呢?”所以这个过程,让别人都生起那份恭敬之心。
现在这个时代啊!八敬法行得越来越少啦!但是说句欣慰的话,我在你们这里还看到了八敬法的存在。真的,还是看到了八敬法的存在。就是说比丘尼师父们也好,式叉摩那尼师父们也好,沙弥尼师父们,对比丘还都是尊重的。当然有一些时候,一些男众的出家人过来,你们也不一定能分得清楚,他究竟是比丘还是沙弥?那刚开始的时候,你不可能去顶礼呀!你问个讯就好了,那如果知道他是比丘,你行八敬法就可以。所以比丘尼尚且行八敬法,更何况是居士呢?所以居士见到比丘比丘尼顶礼的话,理所当然。当年在印度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每户人家的儿子出家了,他的父母亲见到出家的儿子都顶礼。但是当年莲池大师,在全集里给这个事情批评了。为什么?其实莲池大师这个观点呢?从正确的角度讲,他是不正确的。但是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呢?他故意这样说的。印光大师就说了,包括蕅益大师也这样说了。为什么莲池大师要这么说呢?因为当时中国人认为父母为大,儿子出家了,父母怎么能够去跪呢?但是当时玄奘大师到印度的时候,见到了印度那边的父母亲确实给出家的儿子顶礼,这实际上理所当然。蕅益大师在一些经论的注解中,他说,如果出家人坐在台上,居士来顶礼,他分毫不动,平平稳稳的接受对方的顶礼。他说这是对的,没有必要我们站起来。包括倓虚大师在《影尘回忆录》里面也提到了这个事情。当然,莲池大师的观点有点不一样,莲池大师是一个很谦卑的一个人。他觉得我们坐在台上不好,我们应该要退避掉,或者说礼佛一拜、或者说不顶礼、不顶礼。这个两种说法都能过得去。但不得不说,居士对师父们一定要恭敬。
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了佛教的一桩事情,就是居士不敬僧。昨天我上山的时候,有一些居士从山上下来,从我们兴福寺下去,跟我打招呼的居士挺少的。好多居士也开着念佛机,一看就知道是个居士,肯定归依了,但是他们似乎忘掉了自己曾经是三宝的弟子,忘掉了什么是三宝。当他们见到僧的时候,犹若见到空气一样,丝毫没有打一声招呼。我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感觉,“我们没做好啊!我们没有把佛法传给那些居士,以致于他们这些居士,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宝。”皈依的时候,皈依佛、皈依法、后面是皈依僧!既然皈依僧,天下一切僧皆是你的师父,只不过给你受皈依的师父与你特别有缘份,你依着他学佛法罢了。这个原话出自那里呢?出自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第一本。《灵峰宗论》不是分为上下两本吗!弘化社排的时候,排的是上下两本。所以凡是居士见到任何一个师父都要恭敬,至少问讯也行呀!你怎么能够当他是空气呢?那就太过份了吧!你不看僧面看佛面嘛!古人有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出家人他做得不好,你瞧不起这个出家人,但是佛是至高无上的,你应该给佛面子呀?所以对僧恭敬不得不提,这是第一块。
第二块,居士对法,还有对法宝要恭敬。为什么不先说对法恭敬,而说对僧恭敬呢?如果没有这个僧,法何能存在?纵然有法,谁来教你?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佛法赖僧传故。」这句话很有份量,佛法靠僧传。不是靠居士传。如果僧没了,佛法也就没了,因为没人传法。佛法当年都是谁传下来的啊?释迦牟尼佛讲经讲了之后,谁去结集的啊?阿难尊者结集。阿难尊者,难道不是僧吗?印度那边的高僧们,写了那些论,天亲菩萨、马鸣菩萨、龙树菩萨,难到都不是僧吗?中国人怎么能够看到经书呢?不是当年像鸠摩罗什大师、实叉难陀大师、玄奘大师这些译经的高僧们,何能有经呢?所以没有僧就没有法,这个从古到今永远不变!从源头上去溯,佛尚且说,你们来供养我,不用单独供养,你供僧就好,我也在僧数。这个律里面确实有这个说法。所以当僧消失掉了,那佛法如何去承载呢?所以我先讲僧,后讲法。这个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记住一点,佛法是谁教的?是我们出家人教的。从源头上,你们要感恩的是感恩出家人,不是说“唉呀!我念《妙法莲华经》很好很好,《妙法莲华经》我感恩你。”你感恩《妙法莲华经》是对的,但是你知不知道是谁翻译的?还不是僧翻译的。是谁结集的?还不是僧结集的。是谁说的?是佛说的,佛现了僧相说的。你更要从源头上去感恩。那居士学佛,对经书一定要恭敬。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印光大师文钞》里常讲。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法有没有什么秘诀?印光大师说,“佛法没有秘诀,如果一定要说有秘诀,那就是恭敬。”那怎样恭敬经书呢?在戒律当中,梵网经菩萨戒里,它提到说装经书的盒子要怎么的、、、、、、那就说明对经书的恭敬是很注重的呀!印光大师对经书的恭敬很注重,他说,“洗手后才能看书,没有洗手不要看书。手还脏兮兮的,譬如你上完厕所,手都没洗就直接翻书,那是不允许的。”印光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这个在传记当中,大家都可以去查的。我讲法不会乱讲,你们可以去查相关资料,去翻印光大师的传记。在传记当中提到,印光大师有一次接待了几个居士,有一个居士不懂规矩,印光大师送给他几本书,他把书啪啦一下放在椅子上,就是屁股坐的那个椅子上。印光大师一看,脸色就变的不高兴,他说:“你怎能把《金刚经》放在椅子上呢?放得那么低座,屁股坐的那个地方,你怎么能够放呢?”印光大师当时就给批评了。印光大师,你看他是一个相当正气的一个人,他从来不会给别人随便的留有情面。在《印光大师文钞》里,他是基本上不会随便赞叹人的。经得他赞叹的人就那么几个。他赞叹的人是很少的。说白了的话,就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这两个人,一句都没有赞叹过。大家可能 听 了有点惊讶!但真的都没赞叹过。《文钞》里面,虚云老和尚名字只提到一次,还是写一篇序跋的时候,到涌泉寺那边写放生池序跋的时候,他说那个寺庙是虚云和尚所建,除此之外,没有一句在评价。这个是印光大师的那份真诚。他在《文钞》里面评价比较高的是谁呢?谛闲大师。除了谛闲大师之外,对静权大师、圆瑛大师也给了一个肯定的评价。但是,赞叹得最多的莫过于谛闲大师。他说:“要 听 经,找谛闲大师去,别人我不熟悉,我不了解,不是说他们不好。”你看,大师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一个人,多么实在的一个人。我们也不是说别人不好,我们也不了解啊!只是《文钞》这么说,我就这么说。我们休息十分钟。
法师说,让我介绍一下自己。那个我叫本幻,本来的本,梦幻泡影的幻,来自天台山佛学院。天台山佛学院学习天台宗的,然后我自己学习净土。最好乐的是净土。特别末法时期,更要修净土。你看百丈大师都说,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禅宗祖师,都这么说。在佛学院,我在那边待了七年,修完了研究生课程,已经都全部结束了。现在在天台山佛学院教书讲课。
我们还是接着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刚才我说的是印光大师的话。印光大师说了好多哦!比如说,看书之前要洗手,那个经书放桌子上,你桌子要擦一擦。这些东西大师都提到了。那在佛经里面,有没有讲到?佛经里面有这么一部经,叫做《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部经说到「不敬佛经,持着弊箧、衣服不净之中,或着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无有坐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后面还有一段话,谈到果报。说对佛经不尊重,把它扔到那个脏兮兮的箩筐一样的地方。一句话,就是放在箱子里或背包里等等,但那个背包很肮脏。藏经书的那个东西脏兮兮,你就把经书放进去了,这个是不如法的。「衣服不敬之处」,说放衣服的地方、放衣服的箱子,当然这个衣服里面可能有内裤,什么东西的。你把那个经书夸喳一下就摆在里面去,拿内裤压经书之上,那肯定是不对的。对不?你想想就知道。衣服不净之处怎么能放呢?「或着妻子床上不净之处。」老婆老公两夫妻睡觉的床上,那叫不净之处。为什么?男女行淫的地方,那肯定是不净的。这样子不净处,你怎么能放经书?经书不能扔在床上,哦!这个是不好扔的。「或持挂壁」把经书放在袋子里面,墙壁上敲个钉,然后一挂。我过去刚学佛做居士的时候,我觉得这样挂着也挺好的,好像也比较干净一些。后面看到佛经,经上说这样也是不行的。为什么呢?「无有座席恭敬之心。」我们人都要坐个位子,佛也要坐个位子,经书咋能没有位子?那给经供起来,所以要找个地方把经供起来。要有座席恭敬之心,不能与世间的书没有差别。与世间凡书无异,那是不行的。这个是讲恭敬。
如果说我们大家都这么如法的做,那就很好啊!《地藏经》里面讲,佛经所在之处,天龙八部拥护,土地山神大家都要来护佑。像《楞严经》、《法华经》等等佛经,供在那里都有很大的殊胜的利益。但在现实当中,大家好像这个利益没得到,看不到呀!为啥?恭敬心不够,归根结底恭敬心不够。印光大师他说,“古时候开悟的人多,现在开悟的人少,原因在那里?还是在恭敬心不够。”他认为跟这个有极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尽量在这方面注意一下。虽然说现在这个时代,做起来是很难。大家都说自己不容易,但是你们说不容易,我也感觉不容易啊!但是又不能不做呀!既然佛这么说,我们就尽量去做。虽然不能做得像当年祖师那样,大家有没有去看《高僧传》,看《印光大师文钞》,看祖师里面是怎么说呢?古时候有人读佛经,他怎么读呢?他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叫做读经室、抄经室。这个房间盖房子的时候,请那些吃素的人来盖。工匠如果吃肉的话,你盖我这个房间的时候不能吃肉,你要吃素。房间那个砖头、那个泥巴全部在那个干净的泥土里面找过来的,没有那个不净的东西,然后开始建造这个房子。房子建好了之后,熏檀香,到里面熏香。那人怎么进去读呢?要斋戒沐浴。读经的那个人要先洗澡,洗好澡后换一件干净的衣服,然后拿檀香进行熏他的衣服。手绝对都洗,牙齿肯定都是用杨枝给嚼过的。古时候没有牙膏牙刷,那是用嚼杨枝的方式嚼过,反正是弄干净了。说个简单的笑话,在那个水浒传里面,说那个潘金莲,她很爱装点自己,她那个嘴巴她拿放有香料的水进去漱口,所以她一讲话,她的嘴巴发出香气啊!那学佛的人肯定是要这样的,让他的牙齿这些都能散发出清净之香,你这样读经的话,殊胜。就这样做,洗手、沐浴、漱口、穿干净的衣服,然后进到这个诵经的房间,开始诵经。诵经的时候,如果突然又想上厕所,那就把这身干净的衣服给脱掉,换鞋进入厕所里头。厕所的门口呢,挂了一件衣服,是专门进厕时候穿的一件衣服。上完厕所出来的时候,再把在厕所穿过的衣服给脱掉。然后再穿上那件香熏过的干净的衣服,再进去诵经。看是麻烦的一个动作。哦!现在弄起来太多事了,对不?你看古人那么恭敬,在气味上都注重,他觉得上完厕所,厕所里不可能是香的吧?厕所是臭的,你在大便的时候怎么会有香气呢?这个大便的时候都有香气,那这个人就不是凡人了。既然有臭味,不能熏到他的衣服上,所以要换件衣服。当然这个程序对我们来说都有点累了,但是古时候的人确实是这样。我们尽量,如果说能够做到古人的几分之一的话,也算是好的了。你看古人学佛的时候障碍少、烦恼少、污染的环境少。我说的污染环境不是说空气,而是我们人心的污染。但是他们恭敬的程度,都比我们高上十倍、二十倍。我们现在比他们在恭敬上,又差上那么多,但是我们的烦恼又比他们增加这么多,等于说我们是逆向行驰得太厉害啦!所以对我们而说,了生死出三界难度是很大的呀!所以,我们不能不在恭敬上更上一层楼。虽然做不到像祖师那个程度,但尽量比那个不懂的人更加恭敬一点。你看我平常去一些寺庙,看居士在那里念《地藏经》,都说消业障。唉呀!那个居士念经的时候,颇有一番意思啊!她拿起那个手指往舌头上一舔,口水就留在手指上,翻这《地藏经》,一页两页,翻到手指上的口水干了,再一舔,再翻再翻。唉呀!脚趾头有点痒啦,摸摸脚趾头再翻再翻。所谓的恭敬之道,在他那里似乎已经淡然无存啦!
哦!这个就有点太对不起这部《地藏经》啦!太对不起佛啦!对不起阿难尊者、对不起实叉难陀大师了。太不恭敬了!这个就有点过头了。不恭敬佛经的话,果报不好。有居士说:“师父,我念经念了之后,好像菩萨怎么都不保佑我啊?”那就要反求诸己,问问自己了。像《论语》里面说的反求诸己。问问你自己的恭敬心,做到了几分?你的恭敬心没有付出的话,你就希望菩萨来保佑你,菩萨如何来保佑你?就像我们现在都坐在房间里,晒不到外面的太阳。你说太阳怎么不晒到我身上?因为你站在房间里,不是站在太阳底下。如果当你站在太阳底下的话,就可以得到阳光普照。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当你的恭敬心拿不出来的时候,佛的慈悲之光照不到你的身上。天龙八部就没办法护持你。天龙八部他是护法的,不是护你人的。记住,护法神。当你有法的时候,你对法尊重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来护你。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看在那个前几年,差不多十几年前,十几年前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台湾拍了那个白蛇传。白蛇传里面有一个虚构的场景,很有意思。说那个白娘子,她懂奇门之术,当然她是妖精,白蛇精啊!她的老公是许仙,许仙有个姐姐,许仙的姐姐嫁给了一个县衙里面的差役,当差的一个衙役。这衙役那段时间,正接到一个差事。这个差事是什么?抓一条蜈蚣精。衙役是凡夫,怎么能抓蜈蚣精?斗不过呀!搞得一群人遍体鳞伤。结果在发唠骚、发怨气,“如何是好?县老爷追得特别紧,我们这个蜈蚣精打不败怎么办呢?交不了差啊! ”这个时候白娘子,就是白素贞就说了:“我祖上留有一把宝剑,这宝剑是降妖之剑。我借给你,你用这剑去抓这个蜈蚣精就有效果了。”他把宝剑拿到手,他很高兴。“今天我能抓到蜈蚣精了。”他拿着这个宝剑,在一群衙役面前,在那里吹嘘,因为他是衙役的带头。吹着吹着,楼上那个女的 听 了不高兴,正好他在大街上一户人家楼下吹。楼上那个女的刚好洗好脚,她们想休息。结果那个女的就发火了,“一群神经病,拼命的在这里叫叫叫。”她也不管是谁,直接把那个洗脚水泼下去,正好洒在这个拿着宝剑的许仙姐夫身上。诶,这把宝剑被洗脚水给淋了。当天晚上他们去抓妖怪的时候,没有用啦!妖怪把他们,还是打了个遍体鳞伤,又战败而回。他就对白素贞发脾气“你什么祖上传下来的斩妖宝剑?一点用都没有,骗人。”那白素贞一 听 ,也愣了呀!因为这把宝剑是白素贞利用法力,使这把宝剑具有一股杀妖的力量。因为她是蛇精嘛,把她的精华直接注入这把宝剑里面去。只要宝剑拿出,宝剑里面的那种精气它就会自动射出,射向那个蜈蚣精那里了。“怎么可能会没效果呢?是不是中途你们发生了什么事啊?”他姐夫就回忆了“啥事倒是没啥事,就是被人家浇了一头洗脚水,宝剑都被洗脚水给淋啦!”“完啦!事情就出在这个地方,宝剑被你给玷污了,失去了它本有的效果。”结果他把宝剑还给白素贞,白素贞重新用法力把这把宝剑,就是说把污垢的地方给去除掉,“你再拿这把宝剑去,必定能够战胜蜈蚣精。”结果呢,他拿这把宝剑的时候,当晚真的打败了蜈蚣精。当然这里面白素贞也在起作用,白蛇精暗中相助。那我们可以看出,一把斩妖的宝剑,当你玷污它的时候,它就失去了本有的神力。当一部佛经,至高无上的佛经,被你给玷污了的时候,念经就失去了应有的功德,也是一样的。所以有些人念经为什么就没效果,有些人念了为什么就会有效果呢?源自于天龙八部它就护持那些爱恭敬的人,不护持那些不爱恭敬的人。原理就在此。
今天居士们,有机会 听 到这个道理。你们要为自己感觉庆幸啊!总算是知道多年诵经没效果,原因何在了!你如果拿一份恭敬心去诵经的话,佛经里所说的殊胜利益都能够得到了。告诉大家,佛是真的存在的,他真的有能力能够帮助你。有机会大家去看《大唐三藏法师传》,玄奘大师取经,一路上得到了菩萨多少的照顾,要不然他早就死了。所以有些时候,你说这个事情是假的吗?他真的是存在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当我看完了那个玄奘大师记录片之后,令我很震撼!哦!佛菩萨真的是存在,那种感觉很强烈的。当时玄奘大师,他那个取经的过程,是很实在的一个过程,并没有说任何什么神奇色彩。但在平实中,又让人感受到佛菩萨的不可思议。大家有机会去看看。
讲到这里,顺便给大家讲一下。我过去到一所寺庙里面,这个寺庙名字不说了。到那个寺庙去的时候,看到几位出家师父他们喜欢拿佛珠念佛,他进去公共厕所的时候,把佛珠挂在外面的那个钉子上。外面墙壁上有钉子,他们正好可以挂佛珠,挂在那边。我当时就留下了这个印象,佛珠不能带进厕所里。但是我是不知道,佛是怎么说的。佛曾经怎么说的不知道,只是觉得当时他们那些师父们这样子做。当时我们一起去的几个居士,其中一个居士,因为天气热,正好手上拿一本经书,他拿起这个经书当扇子扇。呃!正好一个二十几岁的师父看到了。他说:“你怎么能拿经书当扇子扇呢?这是不恭敬的呀!”当然那个地方其实是很如法的,他们跟别的寺庙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这里一样,就是说比较难得的,很注重戒律的一个寺庙。那个时候就给我留下了这些印象。包括他们那边进厕所要换鞋,厕所门口放了一些鞋子,进去要换掉它。那个时候我还是做居士,进这个寺庙,给我留下了这三点印象。进厕所换鞋,佛珠不可带进厕所里面去,经书不能当扇子。后面书看多了,再出了家,看了一些戒律的书。哦!原来佛都是有规定的。你看在沙弥律仪里面,佛就讲得很清楚了。沙弥律仪其实不能说是佛讲的,我暂时还是按原文来讲,是莲池大师编的沙弥律仪,莲池大师依佛的意思所讲的。他说进入厕所换鞋,沙弥律仪不是有这么个说法吗?那个里面就有这个规定,就是说换鞋。那佛珠,唉呀!我还真不知道,几年前我才刚刚知道。那个时候还给别人给骗了,说佛珠可以带到厕所里面去,害得我也跟别人说佛珠可以带到厕所里。后面从藏经里一查,还真的,不空三藏大师翻译的佛经里面提到,佛珠不能带到厕所,一定要恭敬,对佛珠都要恭敬的。那个佛经里面说,敬之如佛。要求高的,敬之如佛。对佛珠尊重。就是说恭敬得越多,那会越殊胜。今天下午,今天晚上,大家会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你们肯定会念的,你们在这里短期出家。念《阿弥陀经》的时候,如果你以恭敬之心念经,我敢保证,你念经的时候,你眼前一片金光。你站着的地方,你的脚旁边,全都是黄金色的光芒。看不见呀!谁看得见呢?天龙八部鬼神众都看得见,整个房间里面都是光明。因为大家那么多人在念《阿弥陀经》,在念佛号。这个原话出自那里呢?讲出一句话要有根据的,言有据方能让人有信心,不能够说我随便 听 人说的。我这个话不是随便 听 人说的,是我在永明延寿大师的《万善同归集》中看到的。《万善同归集》大家有机会去查。我们现在学佛尽量能做到一点,不要随便 听 信某某人的话。今天我在台上讲,为什么我喜欢说哪本书、哪本书的?大家可以去查。现在要查一个内容太方便了,计算机一打开,大藏经全部在计算机里了。一部大藏经,可以输入到计算机里面去了,你只要输入《万善同归集》,你就可以检索了。如果他原话告诉你的话,马上检索出来,究竟有没有这个话。就像有人说:“《竹窗随笔》里有那么一段。”那我就说:“《竹窗随笔》里没有那么一段。”他说错了,为什么?因为我看过《竹窗随笔》,全部看完,没有这个事情。但是有人就说有呀!我看完《莲池大师全集》,所有讲净土的,我全部看完,也没有的呀!所以有些话,我们不能马上 听 信。所以这个是我们学法的态度。学法的时候,我提这么一个建议,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这个话,出自于那里呢?出自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参方须具眼」。《竹窗随笔》的标题是这个。大家居士当中,有些内心不谦虚的居士,可能瞧不起我。我看到有些居士,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有些男居士,他一看到我的时候,师父很年轻嘛!是个小伙子嘛!才三十几岁。他觉得你的学问,能有那么好嘛!你能懂多少佛法?他以这种傲慢的心去藐视别人。所以我后面第三点就要讲「学法要谦虚」。
学法要谦虚。你看,当一个人以这种傲慢的心去看的话。今天佛在他的眼前,他都看不到。佛几岁成佛?三十岁成了佛,比我还要小两岁,绝对的小伙子。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那是绝对的小伙子。所以现在就有人,说这么一个笑话出来。他说几天前释迦牟尼佛和大家一起托钵,如果被狗追的话,大家跑啊!跑啊!哪里知道过了几天之后,那个被狗追的小伙子,他成佛了。他再走过来的时候,你千万不能再轻慢他了。他是释迦牟尼佛了,他成佛啦!所以有句话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释迦牟尼佛过了一个晚上,你看夜睹明星,当下成佛。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啊!他成佛了,你怎么能够还以凡夫的眼光去看待佛呢?你如果以凡夫的眼光去看待佛,那你就太傲慢啦!记住,佛三十岁成佛。禅宗里面,大名鼎鼎的六祖慧能大师,二十几岁就开悟了。绝对的小伙子。二十几岁就开悟了。我印象当中,他没有达到三十岁。相当年轻的。当时六祖慧能大师,真的还有人轻慢他。当时他就还了他一句,他说:“欲求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千万不要轻视那些刚学佛的人,觉得他们是很差的。所以佛门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沙弥虽小不可轻”。你怎么能够轻慢他呢?这个傲慢之心不能有。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谦虚。你看1949年建立中国政权的国家主席毛泽东,他就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世间之人都会说这样的话。其实当一个人他觉得他自己挺好的时候,其实他就已经在退步了。
任何一个人,当他内心起一念“我修行修得蛮好的!”那你就退了。《楞严经》里有一句话,大家要把它永远记住,「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个是《楞严经》里所说的,在《楞严经》这句话重复了好多遍。重复了将近有几遍啊?说句实在话,重复了将近五十遍吧!在五十种阴魔里面,后面结束,每个阴魔下面结束的时候都是这句话。我印象是这样。因为《楞严经》我没有好好学过,实在不好意思。但这句话呢,印象深刻。「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佛在《楞严经》里,特别交代阿难,你在末法时期,要将《楞严》里面特别是阴魔的道理告诉于末法的众生。因为很多人都会出问题,学佛走偏啦!但是这么一句话你把它记到脑海里,变成你的内心当中的,真正的内心当中,实实在在的一个真理的时候。好!你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就不会出问题。「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我念佛念着念着,阿弥陀佛在我眼前现出来了,佛光照到我的身上,无限的庄严,整个房间里面,莲花朵朵开啊!如果在念佛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瑞相,你起什么念头呢?你如果是凡夫的话,你肯定会觉得很高兴,会起狂喜的念头。你会觉得自己念佛念得很得力、很殊胜。就你这个念头,已经作了圣解。你作了圣解,你就会受到群邪。你就会走入到死胡同里面去。这个死胡同,如果你不即时拔出来,会越陷越深、越陷越深,最后阴魔附体。附体附了之后,你还感觉不到被附体了。你跟正常人是一模一样的,正常谈话,不是神经病。但是在你的见解当中,已经被魔给控制住了,等于说你的见解完全出错。在临终的一剎那,阴境现前,直接带你入恶道,该下地狱的就下地狱。你因为作了一桩什么事情啊?因为你诽谤正法。在四十八愿当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八愿,佛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那着了阴魔的人,很多时候,其实是在见解上通不过去。为什么他通不过去呢?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他自己出错了。
因为他作了圣解。所以很多人他作了圣解,我们去劝他的时候,说:“你出错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他绝对不相信自己出错。所以很多学佛人,千万不要有这么一念,觉得“我肯定是对的!我肯定是对的!”所以,我们要扪心自己问自己一句,很重要的一句话,我拿什么来证明我的学佛之路是对的?谁给我作证了我的学佛之路是对的?你说你的见解完全是正确的,你是跟哪位祖师学的呢?你要说你这个见解完全是正确的。你是跟印度那边的龙树菩萨学的?还是跟马鸣菩萨学的?还是跟天亲菩萨学的?这些祖师们的论注你看了吗?你如果学净土,净土宗的历代祖师的著述你传承了吗?你承当了吗?你跟本就不了解的时候,很茫茫然的,就 听 了某一个现代还活着的法师或居士的话,你就去修、修、修。这个活着的法师或居士,他自己能不能了生死还是不知道的,未知数!有句话叫「盖棺定论」。等他死了之后可以定他一生的成败。那你怎么就能相信他的个人之见,就是对的呢?怎么就那么快,就相信呢?所以莲池大师说「参方须具眼」。就这个意思。像现在某个学佛的人,是东北那边,我看到这个视频,太可怕了。这是一个中年妇女,稍为有点胖乎乎的中年妇女,她姓黄,她说她证到了念佛三昧。凡是跟她学佛法的人都能证念佛三昧,根机差的半年,根机好的一个月,根机再好的一个星期,皆证念佛三昧。我想她还不知道念佛三昧为何物吗?一旦证到念佛三昧,他就现身进入圣人之位。从小乘里面讲,证到三昧,一般来说就是阿罗汉啦!大乘里面,圆教七信位以上的菩萨,可以称自己证入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也叫什么?诸佛现前三昧。我们明天讲《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会讲到这个。证到三昧,这个人会断掉好几样东西。仔细 听 ,淫欲之心,念头都不会起了,一个念头都不会起。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女的,“唉呀!这个女的好漂亮啊!看到她很养眼啊! ”完了,起不好的念头了。睡觉,你看像我们睡眠质量差的话,第二天黑眼圈,没精神,他可以断了,睡眠他可以断。吃饭,一天不吃饭,我肚子饿得慌。但是他证得三昧的人可以不吃饭,他入定就好。呃!可以不吃饭的,他可以断掉这些东西的,他完全可以断的。当然他吃也没关系,不吃也没关系,他可以断掉的,因为他已经在三昧定性当中了。他完全可以入定,住于三昧定当中,如如不动。你看《金刚经》中所说的如如不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那个境界是相当高的。如果他三昧功夫深一些的话,他能够达到十信位,「六根互用」。什么是「六根互用」?就像当年慧思大师就证到了,眼睛可以当耳朵,眼睛可以当鼻子,几个根全部可以互用的。等于说他的眼睛如果瞎掉的话,他的耳朵可以代替他的眼睛。呃!没关系。所以对他来说,他如果眼睛很差,但看东西依然如故。为什么?他鼻子自己就可以去代替眼睛,都可以去代替的。这个因为他在那个甚深的这个境界当中。另外还有一点,是我常喜欢讲的,一但证到了罗汉、证到了念佛三昧,他身上流着的就不是血液啦!就是乳白色的液体。你拿一把小刀割他的手的时候,他手上流出来的就不是血液了,就是白色的像牛奶一样的东西。你看当年西天的祖师,师子比丘。师子尊者,被恶王杀死的时候,头割下来的时候,流出的血是乳白色的,恶王知道今天杀错人了,师子比丘证到罗汉了。那证念佛三昧是很难的呀!那为什么她会这样说呢?原因出在三样事情上。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他说:着魔,为什么会着魔呢?大师说:「魔事之来,其由有三。」在《念佛着魔辩》里面说的。一者教理不明。对净土宗的书根本就不看,教理搞不厘清,究竟如何辨别魔相,如何才能够不出问题,基本的逻辑都搞不厘清。这个是出问题的一个根源。二者遇不到善知识。谁是善知识?这个环节问大家,谁是善知识?你说我跟的某某居士老师、某某法师就是善知识。你凭什么这么说?谁告诉你啊?如来给你授记,还是罗汉给你预言啊?说你跟着的这个师父是善知识啊?是不是他自己说他是「善知识」,然后你就认为他是善知识啊?评价的标准 听 谁的呢? 听 佛的。那你自己不懂教理,如何判别他是善知识呢?你自己是个瞎子,你如何分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你连个眼睛都没有,对不?所以说,你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你不去看书,何有分辨之能?哦!你看,看书又不看,善知识又碰不到,碰到是个恶知识,本来就有邪见的,那你危险了。呃!还有一点我更要提醒大家,一旦一个人有了邪见之后,往往会在魔力加被之下。邪见一路跟随,并且一浪高于一浪。这个事我亲眼所见,祖师们的书里也这样讲。一个人一旦出问题了,比如刚开始问题出的是小的,往往会随着他自己越陷越深,然后出的问题越来越大。并且他还越来越不相信他自己出问题了,越来越觉得我是对的!我是对的!
为什么会这样?后面第三样,自不觉察。你看,省庵祖师讲话就是祖师,环环相扣,没有破绽。自己觉察不出来,啊!我没感觉啦!我觉得我自己学得很好,我觉得我跟着的师父很好,你看我念佛也念得很用功。各个方面都很好,你看我多幸运啊!我学佛没出问题,我肯定不会出问题,我肯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拿什么来肯定?我们要多问几个,拿什么来肯定?当你一股傲慢的心来学佛的话,佛门有一句话叫做「我慢高如山,法水不能住。」当一个人很傲慢的时候,就像一座高山,高高在上,水能不能留在山顶?水往低处流,何能留山顶啊!所以当一个人傲慢的时候。你看什么是傲慢的一个人?跟他讲“你这样学佛是不对的。”他 听 到马上不高兴,“你这个邪见□,敢说我错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我错了?我怎么可能会错呢?”“我跟着这个师父就是阿弥陀佛的示现,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你怎么能够说我们错呢? ”他忘掉了他现在就犯打大妄语罪。大妄语罪,按照律里面所说叫波罗夷重罪,根本重罪,割头重罪,这个人就被弃于大海之外。佛法如大海,他被弃于大海之外,死后当堕地狱,除非他改变这个观点。但是因为他自己不觉察,他到死都不改变,所以到死的时候他都在诽谤正法。从他一开始学佛,到他死的时候都是在谤法、谤法、谤法,越谤越深,越谤越深。但是他还自己感觉不到,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从一开始就出错了。一开始就下了个毒药,他没感觉,这是自不觉察。
自不觉察?用我们省庵大师的意思来说,就叫「谦虚」。所以当一个人谦虚的话,他就能够改变自己的错误。谦虚的人,他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所以我常常要提醒大家,包括我自己也是,我们要学曾子,《论语》中的曾子,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我有时也会常常问我自己,“我现在走的路究竟是不是对的?我得出的某一个结论究竟是不是对的?”我喜欢这样子做,当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的时候。我有些时候也会突然脑海冒出一个想法,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样。就像我那个时候,看净土宗的一本书的时候,书中有人提一个观点,说:“只要受了一次八关斋戒之后,”现在网上就流行这么一个话,“受了一次八关斋戒之后,不管你这个人吃不吃素,不管你用不用功、不管你怎么的、怎么的...,只要你受了一次八关斋戒,说这个人也想去极乐世界,就能够中品中生。”哦!这么一个讲法就出来了。但是好多人说,这是佛金口所宣,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就能中品往生。那我去看祖师的书,去看善导大师的书,我觉得这是错的。那究竟怎样的人才能中品往生呢?我看过善导大师的书后,似乎还是朦朦胧胧,我找不到内心绝对有底气的答案。我后面又去看一些书,看了民国时期兴慈老法师的《重订二课合解》。兴慈老法师他说:“伏惑才能中品往生。”要伏惑。不伏惑下品往生,伏惑才能中品。那这样就等于说,不是受了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就能中品往生的,而是你自己通过不断的持八关斋戒、持八关斋戒,持到伏住烦恼,才能中品往生。虽然受持了一天,你以后不能把这些戒律给忘掉了。善导大师实际上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中品往生究竟要不要伏惑呢?因为我觉得兴慈老法师名气不够大,民国时期人,他讲的话不一定就很有份量。那这个东西其实缠扰了我好长时间,几个月下来,我搞不厘清,不敢肯定。所以我有些时候人家跟我辩论的时候,我写了一些东西,后来我又把它给删了。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底啊!我怕我万一讲错了呢!前几天无意当中,再去翻一本书,就是《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的时候,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妙宗钞》早有原文在了,因为我那个时候只看了一遍,印象模糊啦!那个时候教理上好多东西,还是搞不厘清,朦朦胧胧。四明知礼大师原文就讲到,中品往生必须伏惑。喔!一下豁然开朗了。那这样把善导大师的东西全部都串在一起了,全部一致,没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全部贯通了。讲这话,想表达什么?我们一个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不能够有这么的一个概念,觉得我走的路就是对的,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对的。你一旦得出了一个结论,你要去找书来做依据才行。你看像雍正皇帝,他是开悟了的。他那时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不敢随便跟别人说,他看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看了之后,发现大师也是这么评点禅宗的。对禅宗里面有些东西这么评的,他也敢于这样说了。他说因为祖师这么说,我的意思竟然与祖师相同,那这样就好了。你看他学习的时候,是多么的一个谨慎!
那我们说要看书,要看谁的书呢?这就我写在那边的,看古人的书。在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里面,就是说第三则公案。《竹窗随笔》里面,你们可以翻到第一、二、三,第三则公案。第三则公案名字叫做 「古今著述」。古今著述,说莲池大师在年轻的时候,还没出家的时候碰到道士。道士跟他讲,道士怎么说呢?他说修行你不一定要出家,只要跟一个好的老师就可以了。又说,道家里面的书,最好要看上古时期道长们写的书,明朝时期写的书,好多都是错的,夹杂了太多他们个人的观点。当时莲池大师 听 了不以为然,你看「予时未以为然。」当时他 听 了之后未以为然,你这个道士讲的话不一定对。「今思二言皆有深意。」现在我莲池大师出家啦!也那么多年下来啦!年龄也大啦!我仔细想想这两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不能说他百分之一百对,「未必尽然」,百分之一百对。「而未必不然,」但是你不能说他是错的。「以例吾宗」,以例吾宗是什么?拿到我们净土宗,拿到我们佛教里来,也是一样的。所以我特地记录了一下。你看从这一点大家有没有深刻的一个感受?在明朝时期,莲池大师就认为,有些人写的东西,已经违背了当年佛的本意了。明朝,那现在距离明朝多少年啊?所以当我们学净土的时候,能不能我们也说一句?那就是现在人讲的佛法,不一定对!是故,我们能不能多看点祖师的东西。所以,有居士说他喜欢 听 我讲经,但不爱看祖师的书,我 听 了之后很寒心。你老喜欢 听 我讲、 听 我讲,如果我讲错了?你不也跟着一起错吗?所以叫「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楞严经》里说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尽量去看点文言文的书,能看得懂就去看。也不是老太太的话,还年轻,才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话就去看。实在六七十岁,七八十岁,实在看不了啦!实在没能力看啦!赶紧找一个好一点的师父跟着他。千万不能东走走,西走走,像溜马圈一样东溜溜,西溜溜,虚耗光阴。一定要依止一个善知识跟着他学佛法,叫做遇善友。有没有能力遇到善友呢?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气啦!哦!看你有没有这个辨别能力啦!有些东西呢,自己心里要有一个数的哦!
我现在顺便讲一下什么才叫善知识。就像,现在有人,比如说有个出家师父,像我一样的出家师父,男的,他好像有神通的呀!你过去找他的时候,他能够帮你看相,帮你算命,你不用报生辰八字,他一看就看得出来。比如说你最近做一桩生意,问他,师父,我这个生意能不能赚钱?他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能赚钱,什么时候不能赚钱,说得还挺准的。哦!你就觉得这个师父好。告诉你一句老实话,赶紧退后,这个师父问题大得很,这个师父要么就是给鬼神附体的!哦!极有可能是被鬼神附体的。你去看《楞严经》里五十种阴魔说的。一个正常人他怎么能够知道这个事情呢?当他能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就说明他身上有一股不能跟常人等同的力量在。这股力量是源自于那里来呢?极有可能是被鬼神附体的。这个师父,最好速离啊!还有,出家人是不能吃肉的呀!吃肉的师父是不能结交的呀!有些居士很有意思的,我上次在路桥素菜馆碰到几个居士,带了一个师父过来,那个师父穿着在家人的衣服,他们都喊他师父,说:“我把师父从庙里接出来啦!现在在素菜馆吃饭。”那个师父穿着在家人的衣服,等一下你们想去干嘛去啊?呃!他穿着在家衣服。这样的师父,你怎么能够亲近呢?很多的那些女的就喜欢亲近这样的师父。中间有没有猫腻味呢?我也不知道呀!然后那个居士啊!那个师父坐在那里吃饭,那个居士走过来的时候,站在他的后背,手搭在那个椅子上,我看了那个样子,我就觉得,唉呀!说不出来的味道。怎么可以做这种动作了呢?对不?从中说不出的味道哦!所以这样的师父,就不能亲近了。哦!不能亲近。这里面其实很多东西啊!我们拿什么标准去衡量?拿世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拿五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然后再加一个抽烟。抽烟的师父最好也别去亲近。有些师父,说抽烟抽得很厉害,还给居士也分烟,然后居士说:“这个师父好,不执着。”呃!大家一起抽烟,一起讨论佛法,多好啊!诶!真有这样的人,真有这样的人。他说戒律当中没有规定,抽烟是不能抽的,抽烟是可以的。只说规定饮酒不能饮,抽烟是可以的。你看,他开始解释戒律了。诠释戒律,说抽烟是可以。但他就忘了戒律当中有个「随方毗尼」,我们各位学戒律的都知道「随方毗尼」。我们中国老百姓们都认为,抽烟没有素质,抽烟有害健康,烟盒外面都写着,这样出家人就不能抽烟。中国百姓们认为这个不符合道德伦理的,你就不能去做。你做了就是破戒,这叫做随方毗尼。律里面有这个规定。所以我们居士看一看,护法的时候,护的哪门子的法了?我们时间,就剩两三分钟,顺便再提一下,我们居士学佛法,一定要记住,不能说我的师父是哪个菩萨再来。有些居士现在很流行一个说法,比如说:“某某东北的哪个居士是观音菩萨再来的、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是文殊普贤再来。”不得了啊!大菩萨都回来啦!不像是末法了,怎么文殊普贤都没事干了,都回来啦?哦!真怪了!然后有人说:我的师父就是阿弥陀佛再来啊!那既然你师父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话,那就让他不要讲普通话,讲外语嘛!到美国讲英语,到了韩国讲韩语,到日本讲日语嘛!阿弥陀佛,遍通一切语言陀罗尼。《法华经》里,不是有语言陀罗尼之说吗?小小的信位菩萨都能够精通语言陀罗尼,更何况是已经福慧圆满的两足尊的如来呢?如果语言不能精通,就这小小知识就可以测出他根本不是如来。佛在经里明明说过,《楞严经》说,凡是活着还没死的时候,有居士就在传某某人他是佛再来,这个居士犯妄语罪。他疑误众生坏乱佛法,死堕无间地狱,累劫堕地狱,永不再出。《地藏经》说:永不再出。是什么?永远出不来。但是其实这永不再出,并不是真正永不再出,而是提醒留的时间太长啦!因为你疑误众生坏乱佛法,谤正法轮。这个罪判得就大啦!所以印光大师他说啊,你宁可杀人杀他一万个人,但是别打大妄语,说某某人是佛再来,你打这个大妄语,你要堕地狱。印光大师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相传是这样的,但印光大师至始至终不承认,说他自己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有人都说虚云老和尚开悟了,虚云老和尚至始至终没说过自己是开悟的。真的,宣化上人自己说的,他徒弟说的。有人说虚云老和尚去拜五台山,见到了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来帮助他。这个事情也是别人说的,虚云老和尚有没说过呢?我前几天,很有意思,看了一个光盘,这个光盘是显明老法师讲的,显明老法师见过虚云老和尚,跟虚云老和尚待了六十天。他也是见过谛闲大师的一个人,他见过谛闲大师、亲近过宝静大师、见过太虚大师,全都见过。他在七十岁的时候讲那个,现在早就过世了,过世应该有几年了吧?就二十多年前的光盘,我无意当中竟然看到了,相当的好。里面他跟忏云老法师对话,他说了一个情况,他说,“我跟虚云老和尚住在一起两个月,他坚绝不承认说他有过的什么神奇感应,没有这个事情。”就说明后面的人啊!喜欢传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前面大德们往往都是很谦卑的说,我没有啊!这个大家就能理解了吧!所以说,尽量不要妄意添加一些东西。那虚云老和尚究竟有没有见到文殊菩萨,还有其他感应什么的呀?反正你就这样说;“别人都说有,但他自己说没有,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那这样说就好了。这样我们也没错,别人说的,但是他自己没说有。就像说印光大师,别人说他是大势至菩萨化身,印光大师他自己不承认。你看说自己是佛菩萨再来的,净土宗中没有一个祖师这样说过。善导大师没有说过自己是佛再来,是当年宋朝遵式大师说的。哦!隔了一个朝代说的。只有哪个暴露了身份?净土宗那么多的祖师,十三代祖师,唯有一位祖师,永明延寿大师暴露。和定光古佛,两个人同时暴露身份,但也不是永明大师自己说的。你看其它祖师,何曾说过我是佛菩萨再来啊?祖师尚且不敢说,现在东北某某居士就敢说她姐姐,是观音菩萨再来啦!匪夷所思!我们就讲到这里。我们回向一下,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本文作者:浙江省天台山佛学院释本幻
附:此下为黄鑫居士所写之文,内中一些内容,本幻略加以修改。天台山佛学院释本幻识。
多少人被迷信“毒害”
说到迷信这个词,可能大部分不信佛的人会想到学佛就是迷信。因为现在很多人虽说是在学佛,因为不懂真正的佛法,所以都搞迷信去了。以致外面不懂佛教的人一 听 说学佛就以为是迷信了。曾经有个人 听 说我是学佛的,她就马上和我说:我也是相信迷信的,我家里都在供观世音菩萨的。哎~既然都说迷信了,那还去相信什么?这样的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其实佛教正好是恰恰相反,佛教导众生信而不迷,具正知见而破除迷信。怎么自己还会是迷信呢?一念悟即是佛,一念迷即是众生。众生是迷了的佛,佛是悟了的众生。众生就是因为迷得太深,所以才在六道轮回不断来往,永无了期。
下面我们看看现在出现的多种典型迷信的事件:
一、丧葬出殡、扫墓祭奠用荤菜,甚至全猪全羊供天。
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提到:“十界圣凡虽别,究竟皆惟心造,而有为有漏如梦幻,有为无漏顺法性故,非梦幻也。何谓六凡皆唯心造?若一念与上品十恶相应,则法界举体而为地狱。一念与中品十恶相应,法界举体为畜生。一念与下品十恶相应,法界举体为饿鬼。一念与下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修罗。一念与中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人道。一念与上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天道。”从这里可以看出,天道都是修上品十善的。什么是十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恶口,六、不两舌,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天人,怎么还会享用人间臭秽不堪的尸体呢?何况一个人去世,如果恶业较重必先堕三恶道。他已经很痛苦了,哪里知道家里人还为他杀鱼杀肉,大开杀戒。那这个去世的人只会业障加重,假如本来做畜生时间不长,家人这么一搞结果做畜生时间更长。哎~这是多么悲惨的事情,真正的怨家债主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还有现在很多人生个小孩要办满月酒,周年酒,生日宴会,订婚结婚宴会等等。这些宴会酒席都是大鱼大肉,而且还只能吃掉三分之一,大部分都倒掉了。不但杀生,而且大量浪费福报。很多小孩生下来之后体弱多病,这和杀生不能说是没有关系的。我曾经 听 一位同修说,她在老家的父亲以及村里一些人,都是在生日办完酒席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如果一个人本来有70岁寿命,那他一辈子杀生太多,加上福报本来也就比较少,结果四五十岁就去世了。因为不懂因果,所以一般人看来也就好像是正常死亡。谁知道这是因为自己造业才早死的呢?就算福报比较大的人虽然也杀生,但是这一辈子还是活到了70岁,但去世之后恶道的果报还是难以逃脱的。如果真正为了家里人好,那在他们去世的时候最好用全素供养。如果给小孩办满月,或是自己过生日最好办个素席宴,请一下宾客就可以了。或者再发发心为已经过世的亲人放生,助印经书,念佛给他们回向,愿他们生到极乐世界去,这才是真正的孝道。当然印经等也可以回向给小孩身体健康,这样做就很好了,才是真正为了儿女好。如果只是做做排场,为了面子大摆酒席,大杀鱼肉。不光对亲人不利,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业障,以后你自己临终,杀生的恶报就会现前,那个时候你就痛苦了。这就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自己以后少点痛苦,多点快乐。那就要多关心别人,多帮助别人,多行布施。这样你以后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二、 看风水、算命、选良辰吉日及占卜。
看风水这些事情,上至企业董事经理、甚至政府部门,下至普通百姓都比较相信。有些人做生意前要先请一个“风水大师”帮忙找个地点,然后设计一下房子方位朝向。是否符合流年好运,如果感觉今年不是很顺了,就在考虑是否风水对我不利。应该叫风水大师来看看了。或者有人夫妻不合,儿女学习成绩不好,家里老人生病等等。都会想到是不是住的地方风水有些问题。是不是应该去算一下命,然后化解一下。或者爱“迷信”的修行人,跑到寺院拿起求签筒拼命地摇,希望菩萨指点他。无时无刻不在心外求法,从不观照内心。不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言:“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禁、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
我再说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得我还在上大学那一年,我寒假期满,准备回北京上学。结果我姑妈一定要给我,选个日子出去才安全。我当时也不懂什么,她说选就选好了,结果把我准备回去的日期延迟了几天。但是意外发生了,我们的大巴车开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和别的车撞了,幸好不严重,车上人都没有受伤。只是停在路上好几个小时,延误了时间。那时候我就在想,这还是选的黄道吉日呢,可能提早几天回来没选日子还不出事。历劫以来我们所造业障无量无边,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今世不趁早断恶修善,那历劫的恶因经过今世的缘分一旦成熟,可能会有横死的果报。天下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一切都是自心所感,并非外界力量会改变你。所以我们要从内心去修,只有断恶修善,勤学佛法,具正知见,才不会被外道邪见所迷惑,才能真正改变命运,才是真正福慧双修。如果一味把改变命运的希望放在风水、算命这些外道邪说上的话,那最后只会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没得到福慧,还落得一身业障。
三、供养三宝只为求人天福报。
现在各地的名山名寺,看起来是兴旺得不得了。特别是佛菩萨诞辰,满山的信众,数量之多使人震惊。一个个抱着比人还高的高香,两三个成年人才抬得动的蜡烛来供养佛菩萨。以凡夫之见来看佛菩萨,拜佛只为和佛做交易。我今天供养这么大的蜡烛和香,希望佛让我生意好点,家人健康,事事顺利,说来说去不离福报之事。但是这样做有福报吗?福报微乎极微,因为这种满腔都是以自私自利之心去求。就算求一辈子,做一辈子布施,将来得到的只是第三世怨。也许下一世可能会很享福,但是一享福就更易造恶业,如果造了恶业又要受恶道之苦。这种短暂的快乐如露亦如电,转眼即逝,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何况这种快乐的当下就是痛苦,连快乐的本身都是假的。
有人会问:供养三宝本来就有福报,怎么算是迷信呢?想我释迦世尊出世人间,是为众生了生死出三界而行教化。这是佛出世的一大事因缘。如果只是为了求人天福报,那和道教、基督教就没什么分别了。虽说供养三宝得大福报不假,但是要善于利用。如果你发大菩提心,为一切众生都能了生死出三界而行供养,虽做供养而无一丝供养之心可得。以此功德回向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功德不求自得,大如虚空。临命终时,必定帮助往生极乐世界。这才是真正供养三宝。
迷信的事件还很多,我只是举例几样比较常见的,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希望大家不要迷得太深,迷得太深了就很难拔得出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末学才疏学浅,胸无点墨。写此一文虽脏人眼目,但是初发心还是为了大家能早日往生净土,这样才不枉我们今遇三宝,蒙受慈恩。 今生何幸遇净土,
若不修持空为人;
信愿持名生西方,
不枉来世走一遭。
本文来源: 佛教在线
11.11.2014 02:35
太原市民宗局积极开展全国扶贫日活动
10月18日,太原市民宗局组织全市民族宗教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赴包扶村阳曲县东黄水镇马驼村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帮扶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全面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局机关及各微信平台、宣传栏等开展“10.民族宗教局
五台山举办佛教界互联网管理培训班
10月22日,民族宗教局
阳泉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民族宗教局
晋中市委常委会学习研究宗教工作
10月9日,晋中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民族宗教局
大同市委集中学习研究宗教工作
9月25日,民族宗教局
吕梁市委专题学习研究部署宗教工作
9月21日,民族宗教局
翼城县北关村举办文化活动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9月29日,民族宗教局
平遥县民宗局安排部署“两节两展”期间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工作
9月中旬--10月,平遥县将陆续举办国际摄影大展、电影展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为做好“中秋、国庆”两节和平遥“两展”活动期间全县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工作,平遥县民宗局组织全县宗教团体、宗教场所、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安全稳定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各宗教场所、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真汲取“8.民族宗教局
大同市举办“五教同行•迎国庆”演唱会
9月28日下午,民族宗教局
山西各地宗教活动场所国庆日举行升国旗活动
10月1日,民族宗教局
新绛县民宗局“三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新绛县民宗局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民族宗教局
晋中市民宗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为深刻吸取“8.民族宗教局
山西省宗教局(省民委)送戏下乡惠民生精准扶贫奔小康
山西省宗教局(省民委)以“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宣传好政策”为主要内容,组织文艺队伍到隰县黄土镇染界村开展文化扶贫送戏下乡活动。活动中,万荣县蒲剧团表演了新编现代曲目《文武魁》《茶瓶记》《亲情》等,展示了邻里和谐、环境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百姓生活新风貌。送戏下乡活动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基层,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民族宗教局
山西积极推进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活动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发出《关于在宗教活动民族宗教局
刘国庆同志调研临汾民族宗教工作
9月下旬,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