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改革步履铿锵有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国内外诸多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上下无惧风雨、万众一心,化外部压力为动力,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
重点领域改革进展积极
2019年新年伊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7月22日,科创板开市。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
今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一系列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措施密集出台和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今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今年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进,1月份至9月份,中央企业各级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超过600户。
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2019年6月1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这是继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组建后,我国铁路市场化的重要一步;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明确要求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12月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深化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
财税领域改革是重头戏。今年以来,预算公开力度加大,公开的中央部门由去年的89个增加到102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4月1日,深化增值税改革系列措施正式实行,主要适用于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6%下调至13%。9月份,国务院发布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存款准备金制度“三档两优”框架基本形成。促进金融机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今年以来,银行业高风险资产减少2.5万亿元。
在经济领域改革走向纵深的同时,生态、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以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等重要改革方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就加快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作出部署。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更好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为市场主体减负赋能
今年以来,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要抓手,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不断放宽市场准入。201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今年11月22日,新出台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共列入事项131项,相比去年减少了20项,缩减比例1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放开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许可等审批,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活力再加“冬天里的一把火”。
减少审批和收费事项。2013年以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到49项,减少幅度超过73%,降低了不动产登记费等数十项收费项目标准。今年又分两批印发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政策文件,超额完成全国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任务。从7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再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降低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商标注册收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建立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实施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一项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值税改革首月即实现净减税1113亿元,其中制造业减税效果最为明显,实现净减税476亿元,占总减税金额比例超过四成,居所有行业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5109亿元。社保降费成效显著,1月份至9月份共降低社会保险费2725亿元。稳岗返还政策加快落地,1月份至9月份共返还失业保险费275亿元,惠及企业75万户、职工3993万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表示:“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显现,有效激励了市场主体,增加了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
减环节压时限,简化优化审批办理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再造审批流程,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推进信息化技术支撑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加快推进电子政务“一网通办”,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企业开办、用水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
世界银行前不久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在去年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再度跃升至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一系列改革措施降低了企业成本,营造了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长期稳定发展环境,激发了微观主体活力。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约2万家。
10月24日,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新华社发)
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补短板持续发力,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纷纷上马……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大专项附加扣除,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个税改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少人认为,减税等于增加工资,拿到手的钱比过去多了。
围绕就业优先,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就业机会更多,创业环境更佳,带给百姓满满的获得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持续打开就业新空间,社保降费等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的出台与落地,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企业用工稳定。前10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
突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相继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瞄准需求“痛点”,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充分发挥了“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加快。
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高原精灵”之称的藏羚羊数量已从1万多只恢复到7万多只,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首次拍摄到雪豹的活动影像。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成为生态管护员。今年以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等。值得期待的是,未来我国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我们将生活在日益美丽的生态家园。
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
10月28日至10月31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系统集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而且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
下一步,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的一年改革发展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把握形势发展变化,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稳妥有序、坚定不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以改革激发澎湃动力,破解发展难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予阳)
原文链接: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912/11/t20191211_338240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