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解渴水如何能流进田间地头

16.10.2014  10:04
      如果把水利工程比作人体的血管,那么直接通往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就是“毛细血管”。多年来大幅投入把许多水库加固了,干渠修通了,但与之配套的“小农水”明显投入不足、带病运行,阻塞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让骨干工程的综合效益打了折扣。

  事实上,“最后一公里”所涉及的各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惠及农民、农业的最直接的水利设施,对农民帮助最大,对农业丰收影响最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来社队集体与农户的关系改变了,农田水利的公益性遭遇家庭生产经营的个体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出现主体缺位的问题,导致“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以至于没有管护机制的工程,基本上从完工的那天起就开始进入工程效益衰减期。

  要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新型的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模式尤为关键。许多人呼吁,应加大市场机制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清河灌区是清原满族自治县主要粮食产区,灌区内耕地总面积9.11万亩。在2011年完成了节水配套改造后,灌区内共有水库10座,渠首工程(引水枢纽)16座,渠道总长78公里,这些工程在今年的抗旱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使得灌区农田未现旱象。据了解,国家在2009年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目的是通过3年建设重点解决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通过积极争取,清原县被列为重点县。目前工程已全面完成并发挥效益,使得当地在大旱之年未出现严重旱象。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道出了水利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今年辽宁遭受63年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全省农民对此感受最深。在许多地方,破败不堪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大旱面前不堪一击,“眼看着水流过,就是浇不到地”。因为通往田间的支渠、斗渠已经被淤泥填平,有的甚至被夷为农田。

  从水源地到农田,遍布田间的小沟小渠、小塘小坝和小电站,一直被称为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由于种种原因或梗阻,或跑冒,或通而不畅,国家照顾不到,群众解决不了,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在辽西某村,村民告诉记者:村里老井已服役几十年,上水少了,蓄水罐和配套管道也都坏了,抽上来的水还没有漏掉的多。面对干旱,他们只能盼老天降雨水。

  水到农田的“最后一公里”,缺水与低效使用现象并存。记者走访发现,这一现象在农村很普遍。据水利部公布的数据,我国许多田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严重滞后,全国约40%大型灌区、50%至60%中小型灌区、50%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在保障农业丰产稳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多年运行,这些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加之取消农村“两工”后,涉及“最后一公里”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无人管理维护,损毁严重,导致每到农灌季节,常常出现“渠里水汪汪,田里闹水荒”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水利投入,但资金主要流向大江大河、水库、农村安全饮水、灌渠主干渠等方面,各类小型水利设施主要靠地方财政或群众自筹解决,而目前我国各级财政财力普遍困难,群众兴修水利积极性不高,导致农田水利 “最后一公里”问题已成为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的重要困难和问题之一。

  谁来建谁来管?责、权、利不明确

  “当初农渠整得挺漂亮,但没过几年渠就坏了,水还是难流进田里。一到旱时真是着急呀! ”大旱之年,这样的事、这样的话记者没少看到、听到。

  水来了大家抢,设施坏了没人修,“小农水”设施建、管、用分离的状况持续多年。没有管护机制的工程,基本上从完工的那天起就开始进入工程效益衰减期。“小农水”谁来建、谁来管的问题十分突出。

  省水利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划分土地的同时,没有将水利工程进行划分,这就造成有人用无人管,很多水利设施长期失修、毁坏。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后期管护,归根结底是责、权、利不明确造成的。表面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形成政府建成后管不了、群众使用又不管的局面,导致设备提前老化,利用率降低。 “管理主体不明、职责不清、运行乏力、效益低下”一直是农田水利管理的症结。

  据了解,过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一直隶属于社队集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改变了原来社队集体与农户的关系,农田水利的公益性遭遇家庭生产经营的个体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出现主体缺位的问题,导致“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

  有专家告诉记者,这一问题反映了我国当下农业分散经营的方式与水利设施公共性的现实矛盾,这一矛盾背后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中国水利管理的落后。水源、井以及一系列配套设施应该统一管理,不应该分散,分散后会出现无人管并且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基础设施建设,建好后往哪交、移给谁,移交之后如何管理?这些都在探索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田水利提出挑战,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探索新型“小农水”管护模式尤为关键

  毫无疑问,要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新型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模式尤为关键。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重启“发动群众兴修水利”的建设模式已不太现实,应加大市场机制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地方在努力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之困。如: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农水”服务实体,培育多样化的“小农水”管护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的自建自管,水利工程建设管护体制改革等等,以畅通农田的“毛细血管”。

  这方面安徽省蚌埠市走在全国前列。在该市涡南新村,为了维护好小型水利工程,使之更长久发挥效益,灌区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有专职管护人员3名,负责管理灌区32眼机井房、高低压配电设施、低压灌溉管道、桥涵等。用水协会收取农户电费1元/度,每亩每年按40元计算,全村3000亩地,收入水费12万元,除去上缴供电部门电费和变压损耗6万元外,再扣除3个管理人员工资3万元,还有3万元经费可以用于灌区内机电设备维修养护。农民需要用水时,采用IC卡智能控制灌溉,实行自动刷卡交费、计量灌溉。

  蚌埠市还鼓励流转大户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一些小型水利项目,在维护方面把整个区域的水利工程都管护起来。如:该市五河县新集镇申塘村一大户流转2000亩土地,融资30万元自行整治末级渠道;固镇县一名退休妇联干部融资20万元新打机井40眼灌溉自己流转的土地;在淮上区梅桥镇,农户流转土地2000亩,投资700万元建设生态草莓基地,投资150万元挖沟建桥;龙子湖区李楼乡一名养鹅专业户拿出10万元扩挖整治塘坝2座,灌溉自己流转的100亩蔬菜地。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管理,二是建设。蚌埠市的经验是:大中型水利工程依然是水利部门建设,对于小沟小渠探索村级自建,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蚌埠市水利部门负责人认为,虽然当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田水利提出了挑战,但也为日后涌现出一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用水协会、政府托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的模式埋下了伏笔。

  蚌埠“小农水”建设,多元投入,产权明晰,在引入市场化之后,自建自管产生的效益显而易见。

  针对农田水利 “最后一公里”问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破解之道,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央已明确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力度。 2014年,中央财政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50亿元支持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国家还鼓励地方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在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相信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和创新“小农水”建管机制,将会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尽快得到解决。□文/本报记者/王云峰 摄/本报记者/万 重

  “小农水”在大旱之年作用明显,给农民带来了收获,带来了希望。

  台安辽河边新修农田灌溉水利设施。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