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临县:欲把“黄”山变“金”山

20.01.2018  00:50

图为临县安业乡的荒山上,承载着当地群众致富希望的一株株玉露香梨树苗被裹上了“保暖外衣”。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侯津刚 杨江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并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身后的这片造林工程就是我们村的玉露香梨经济林,我干了几个月就挣了5000多块钱。”57岁的李荣奎高兴的告诉记者。

1月19日,2018“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团来到了位于吕梁山深处的临县安业乡,探寻他们“”山变“”山的故事。

图为李荣奎。

来自安业乡孙家圪台的李荣奎老汉告诉记者,家里现在就自己和老伴两口人,儿女都已成家,原来就是种地玉米,看天吃饭,挣不下钱。这几年跟上合作社种了十几亩玉露香梨,自己没有花钱,还能挣管护的钱,国家每亩地五年内还补贴1500元,等五年挂果以后这些树都将成为自己的。

除了连片的玉露香梨经济林、核桃林以外,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林下经济。”安业乡党委书记安翠珍告诉记者,乡里除了大力推进玉露香梨、核桃林经济示范工程,还计划在林中种植连翘等中药材,通过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出售,可使贫困劳动力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等项目到了盛产期,可使辖区人均年增收5500元左右,把林地从上到下的价值挖掘出来,让贫困户收益最大化。

图为安业乡的玉露香梨经济林一景。

图为安业乡党委书记安翠珍向记者们介绍该乡的经济林工程。

除了连片的玉露香梨经济林、核桃林以外,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林下经济。”安业乡党委书记安翠珍告诉记者,乡里除了大力推进玉露香梨、核桃林经济示范工程,还计划在林中种植连翘等中药材,通过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出售,可使贫困劳动力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等项目到了盛产期,可使辖区人均年增收5500元左右,把林地从上到下的价值挖掘出来,让贫困户收益最大化。

安业乡林地变摇钱树的故事仅仅是临县林业生态扶贫的一个缩影。仅2017年,临县就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29.65万亩、生态脆弱区造林1.96万亩,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造林0.9万亩、天保工程造林0.2万亩、特种经济林0.4万亩,造林总任务占到全吕梁市105.78万亩的31.3%。

图为曾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展出的临县生态绿化一景。该图片由临县新闻办提供。

曾经的黄土高坡,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山绿了,贫困户的腰包也鼓了。临县现有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 145.19万亩,共聘用护林管护人员1640人,其中贫困人员1360人,贫困人员占比82.9%,通过管护,可使4052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869元。

如何确保贫困户脱了贫、稳得住、不返贫,临县又把目光投向了干果经济林。2017年临县经济林提质增效精准扶贫项目实施21万亩,对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20年生经济林结果树全覆盖,其中红枣提质增效14万亩,品种改良1万亩,涉及176个贫困村,35318户89198个贫困人口;核桃林提质增效6万亩,涉及83个贫困村,4850户12611个贫困人口。通过提质增效,不仅提升品质增加产量达到增加收入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连续三年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综合管理,使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人掌握综合管理技术。

山绿了,人富了。黄土高坡上的这一抹绿色,就如同星星之火,在吕梁山上留下了独有的时代印记。

 数说山西林业好风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厅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