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出台,沈阳化妆品零售迎来春天?
联商网消息:今年4月8号国家正式实施了关于跨境电商的税改新政,争议四起。跨境电商税改对零售行业是规范、引导,还是限制,噩耗?其中受影响最大的零售品类又是哪些?
新政解读
我国对进出境商品区分货物和物品执行不同的税制。其中,对进境货物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对非贸易属性的进境行李、邮递物品等,将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三税合一,合并征收进境物品进口税,俗称行邮税。
消费者海淘一般从跨境电商处买和海外直邮网站上购买。像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小红书等,都属于跨境电商;而从美国、日本、欧洲的亚马逊等网站上购买,则属于海外直邮。
在跨境电商进口发展初期,我国对低于1000元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在实际操作中按照物品征收行邮税,其中多数商品完税税率为10%,并对税额低于50元人民币的进口物品予以免征,总体上低于国内销售的同类一般贸易进口货物和国产货物的税负。
但在4月8日新政实施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改按货物征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的综合课税,同时取消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的50元免征税额。这意味着,行邮税特有的税额50元以内免征的优惠,将不再惠及跨境电商保税进口。
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的跨境电商企业都乱了阵脚。那么跨境电商税改新政的出台真的会如某些人担忧的那样扼杀掉一个新行业的发展吗?
商品税负有升有降不可同一而论
跨境电商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一直都不平坦,打个比方:
从前有一家人,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孩子是长子,父母的爱也给的最彻底,要风给风,要雨给雨。二孩子出生后,家里觉得不能像对大孩子那么溺爱,所以给二孩子定了一些规矩,但还是相对比较自由,二孩子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空间。三孩子出生后,父母对教育有了一定自己的想法,所以从小就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全部用在了最小孩子的身上。大孩子叫房地产,二孩子叫电子商务,三孩子叫跨境电商。
房地产行业是GDP的重要板块,得到了国家层面十余年的政策面支持,不管是税收贷款都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点照顾。电子商务在国内出现到发展壮大,也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短短七八年,我国就形成了阿里巴巴、京东等在国际也能称之为的巨头的电商大鳄。
反观跨境电商,最早是海外代购,后来我国批复了上海自贸区,才让跨境电商在国内生根。可惜好景不长,还不到2年,国家就决定对跨境电商进行税改,让很多行业内哗然,目前普遍看法是认为应该给予一定时间的过渡期,让市场和企业规模大一些后再进行改革。
但仔细解读政策后大家就会发现,经过此次税费机制调整后,跨境电商某些品类商品税负会有所增加,如母婴、食品、保健品等。但是像化妆品,电器等品类则根据价格不同,税负其实有升有降。
以化妆品为例,如果你在跨境电商网站一次性购买1000元的化妆品,按以往规定,需缴纳50%即500元的行邮税;而按照新规,化妆品需分别缴纳30%消费税和17%增值税,按70%征收后,最终缴税329元,反而更加便宜。
新政下国内已有品牌或有绝对利好
这样看来,新政其实对某些商品品类税收上反而有一定利好。而更大的利好是4月7日晚出炉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按照规定,在正面清单之外的大量商品,将不再被允许以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的方式批量进口。这包括首次进口的化妆品、生鲜、不属于普通食品的保健品,以及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等。这意味着新品难以在第一时间内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但该商品如果已经由品牌商在国内开始销售了则不会受到影响。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国内已有品牌受到的同类品牌竞争将会减少?有业内人士统计过,在税改后,中等价位的化妆品走保税备货模式最具优势,综合税率远低于行邮税率。
税改后品牌商竞争压力减小
除了跨境电商,税改对个人代购业务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化妆品品类。邮费成本的增加以及被税负的可能性加大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上升,个人代购或直邮的价格优势受到影响。可以预见接下来的趋势将会是消费者会将需求从个人代购转移到跨境电商。
税改政策则会促进企业做深供应链。很多代购拿的是零售价,而不是批发价,大企业与境外厂商直接对接机会会增加,拿到的进价可能更低,实际更有利于消费者。也更利于市场拓展。如果企业规模做大了,税收可在内部调节掉,利润不用做得那么高,交的税自然更加可控。还有,不要忘记WTO入市协议将督促中国进一步降低化妆品税收。
而从税改政策的长期影响来看,随着用户体验和物流体验的改善,税改对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来说还是利好的。目前的跨境电商行业良莠不齐,税改后行业整合会趋于一个稳定健康的状态。
综上,跨境电商税改对零售品类影响不一,总体趋好。其中对化妆品品类的利好前景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国内已有正规品牌商销售的化妆品品牌。
沈阳市场的独特性
沈阳被誉为关外第一城,商业氛围浓郁,但近些年来,沈阳却面临着零售商业过量,商场招商同质化及冷热不均两种极端化的表现。戴德梁行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沈阳零售商业存量约730万平方米,是2008年的4倍。而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还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70%。
同质化严重对沈阳零售商业来说已不是一个新话题。 一般来说商业品牌重复率超过50%则对商场经营构成阻碍,但目前看沈阳各大商场和购物中心,品牌重复率远远超过50%,除了餐饮娱乐之外,很多甚至达到90%以上。除了同质化过剩外,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各区域商业分布严重不均衡。 2014年,仲量联行的统计数字显示,沈阳购物中心的空置率高达24.3%,高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
而此时的品牌商进驻沈阳市场无疑将进入到“卖方市场”,尤其是跨境电商新政下拥有利好的化妆品品类品牌商。
沈阳消费者潜在消费需求挖掘
除了沈阳的商业零售市场需要新的优质的品牌进驻以外,沈阳消费者群体也急需优质品牌来培养消费习惯。
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联合发布《2014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14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GDP)709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3年增长6.0%。人均GDP为85816元。如果以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6.1428折算,沈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970美元。沈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综合水平和整体的富裕程度已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
再来看一组数据:2015年,沈阳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870元,同比增长6.8%;其中食品消费占到了28.7%。紧随其后的是交通通信(15.9%)和居住(14.2%),吃住行占到了沈阳人总消费支出的近六成,而看似应该排名靠前的衣着类消费只位居第五位(10.1%)。
两组数据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沈阳消费者已经达到高收入经济水平,但其在消费理念的引导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这里有一个研究沈阳女性消费习惯的报告很有意思:沈阳女性消费者占了商场会员总数的绝对数量,高达70%-80%,主要集中在化妆品与服装品类;心理学家表示,根据沈阳女性的性格特点,沈阳女性大多是情绪性消费。这从另一方面佐证了在跨境电商税改新政的影响下以及结合沈阳市场的独特性,沈阳化妆品市场将会迎来十分利好。
(来源:联商网专栏作者 恁捏脚不 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