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上坝乡水利建设侧记

09.07.2014  12:33

盛夏七月,山川满目青翠。行走在上坝乡,随处可见运送砂石、砌挡土墙、挖筑水沟的繁忙景象。

老罗,你家过滤池的杠炭铺好没?”“还没呢,天色不好,车子上不来呀!”“一定要按20公分厚的标准铺。”在八一村中岭组,水利干部韩爱国在路上见到村民罗昌永,询问他家的小水窖建设情况。

今年来,上坝乡把解决群众饮水难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实施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重点针对辖区内人饮特别困难、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打好“小水窖”建设攻坚战,努力实现全覆盖。今年全乡共有16个水源点8个季节性水源工程,规划建设53口小水窖。目前,共完成46口小水窖建设,预计7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可解决3个村26个村民组近3000人的饮水问题。

分管领导郑宁红说:“解决群众饮水难是我们落实群众路线的抓手,目前正按要求、按质量推进小水窖建设。通过解决饮水难进一步加强和群众的沟通交往,这就要把每一个水池、每一口水窖都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让群众看到进展、看到效果,真正得到实惠。

把水窖建牢固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乡村公路上到处是阵雨冲泄后的泥石。7月1日,八一村中岭组村民徐建林在塑料棚下,正和三个工人忙着混凝土墙钢架的架设。“已经开工十多天了,由于天气的原因,估计还要一个多周的时间才能建成”。

徐建林原是玉溪镇新城社区村民,有12年的养殖经历。为进一步扩大规模,经四处考察将养殖场搬到了离县城只有十几分钟的八一村中岭组。今年,上坝乡实施水利三年大会战,他和三位村民联户修建了一口102立方的大水池。他告诉记者,要搞养殖,首先要把基础设施做好,更何况喝水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建就要建牢固,滴水不漏。

徐建林狠下心来,在水池的底板和墙身全部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他算了一笔账,一口20立方的普通小水窖只需8000左右的费用,用钢筋混凝土修建,单是垫底水泥就要比普通水池多六、七吨,建成后,成本要比普通的高出三分之二。

老人自建小水窖

以前大家喝水靠的都是干龙洞,去年干旱时,我们到几百米外的地方背了两个多月的水,有时为争水还闹出些矛盾。现在,党委政府出钱为家家户户修小水窖,以后再也不用背水喝了。”村民罗文林说。

罗文林今年66岁,几个孩子外出务工,家里就他和55岁的老伴。他说:“早就想修个水池,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加上完全靠自己也实在无能为力。现在有政府补贴,有干部帮忙,无论如何也要抓住机遇,完成多年的心愿。我们老两口年老多病,乡村干部经常来帮我们一起干,这些干部真是好呀!

在推进“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中,八一村中岭组群众修建小水窖的积极性高涨,外出务工的纷纷赶回来,男的挖坑女的背砂,男女老少齐上阵,自家的小水窖建设完毕后,还积极帮助邻居修建,从原来的“要我建、不想建”变为“我要建、要大建”的建设氛围。“现在,党委政府来帮我们解决用水问题,以后用水有了保障,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罗文林说。

目前,中岭组共32户103人,在建的有28户28口小水窖,目前已完工26口。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