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财政:“六个结合”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
阳泉市财政局办公室
一、坚持规模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重点,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农艺和管理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在搞好土地治理项目的同时,立足当地的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考核指标,实行规模化开发,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二、坚持区域开发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促进产业化不断上档次。按照基地化开发、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搞好项目区的建设,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行“主导产业要选准、优势产业要做大、龙头企业要做强、运行机制要搞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地区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三、坚持资源开发与科技开发相结合,促进科技开发不断上水平。以科技为先导,加大科技开发投入,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健全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含量。
四、坚持广度开发和深度开发相结合,促进开发领域不断拓宽。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行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促进全市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五、坚持标准化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促进经济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既注重田农田基本建设,又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利用。项目施工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严把工程质量关。
六、坚持总结完善与机制创新相结合,促进农业开发不断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市县两级农发机构在项目的前期准备、申报审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和运行管护等方面不断进行总结完善,形成了竞争立项、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工程预决算、县级报账、绩效管理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农业综合开发逐步走上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