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出炉 我省耕地家底5804.25万亩
历时近3年的山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成果出炉。1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山西省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依照公报发布的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数据,我省共有耕地5804.25万亩、园地961.38万亩、林地9143.50万亩、草地4657.66万亩、湿地81.64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26.3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04.7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9.62万亩。
国土调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每10年进行一次,对于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国土利用状况和国土资源家底,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调查,耕地被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坡度,标注了不同属性,调查更为详细:一是所有耕地必须进行种植属性标注。标注种植粮食,还是非粮食、林粮间作等,要把每块耕地种的什么都要搞清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二是所有位于湖区、河道等敏感性脆弱性地区的耕地进行细化调查。这类耕地位于不稳定区域,对其进行细化调查便于实时监管,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部署,可有序退出。三是所有耕地进行了坡耕地和梯田分类以及坡度分级调查。对于耕地进行不同坡度、不同类型调查,便于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逐渐将不宜耕种的土地退出耕地。例如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将有计划逐渐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对所有第二次土地调查以来流向其他农用地的耕地进行恢复属性标注。对于流向园地、林地等其他农用地的耕地,有的破坏了耕作层,有的没有破坏,没有破坏耕作层的调查标注为“即可恢复”,全省共有460多万亩;破坏了耕作层的调查标注为“工程恢复”,全省共有400多万亩。如果需要,这部分农用地可通过相应措施恢复为耕地,确保耕地数量的稳定。五是开展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专项调查。掌握和了解了耕地质量的翔实情况,为耕地精细化管理以及动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省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中心主任杨玉敏介绍,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守耕地红线就是守住老百姓的口粮底线,必须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确保全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细化耕地调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