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该读经典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古人曾经描绘了各种版本。有的说,读书可以明礼,可以明智;有的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有的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的更干脆地说,开卷有益。不管是哪种说法,古人的意思很明确,读书总是一件会让人受益的事情。
在探讨为什么读书的时候,其实还有另一个问题更加重要,那就是,我们究竟该读什么样的书?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之后,特别是行进在互联网信息快车道上之后,大量的图书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已经宣告了开卷有益时代的终结。君不见,所谓的“心灵鸡汤”、暴力、淫秽、邪教等书籍随处可见,正规书店里有之,机场车站的小书店里有之,地摊上有之,网络上更是泛滥成灾。这些书籍不仅不能传播正能量,而且还会戕害人们的心灵。以所谓的一些“心灵鸡汤”为例,貌似教人如何看待社会、看待朋友、看待单位,实际上弥漫着十分消极的气味儿。如果每天沉浸在这些道貌岸然的说教里,不仅会让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会变得越来越人云亦云,最后不知所云。正所谓,读这样的书还不如不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笔者以为,我们不仅要借此机会倡导大家读书,而且应该倡导大家阅读经典作品,也就是说,读书就应该读经典。
什么是经典?《红楼梦》是经典,《人间喜剧》是经典,《四书五经》是经典,《悲惨世界》是经典,《平凡的世界》是经典,《安徒生童话》是经典,《资治通鉴》是经典,《一千零一夜》是经典,李白杜甫是经典,托尔斯泰是经典,鲁迅是经典,博尔赫斯是经典,苏轼、欧阳修是经典,卡夫卡、莎士比亚是经典,凡是思想精深、境界高大、反映时代进步、反映真善美、能够经得起时代检验、经得起时间洗涤的作品都是经典。
经典是不朽的。只有经典,才能让人产生共鸣,才能让人印象深刻,才能让我们魂有所归,找到我们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努力建设书香社会,这是在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谋计长远,可谓用心良苦。所以,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一定要走进伟大的著作,和大师们面对面,借助大师们的慧眼,去发现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和无限生机,从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特别要注意的是,成人不光是自己要读经典,更要引导孩子们读经典。孩子是一张白纸,天真善良,向往美妙神奇的世界。孩子们从小读什么书,就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看看现在孩子们手里的书,乱七八糟,真的让人心疼。所以,引导孩子们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正能量,就是帮助孩子们奠定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读《史记》《资治通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王朝更替的原因,汲取教训;读《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我们可以与主人公一起体味苦难,在苦难中发现人性的真善美;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我们可以从中学会直面苦难,积极生活,追求美好;读名人传记,我们可以学习名人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总之,读经典,不仅能让我们从中汲取营养,更是一种精神享受,既能开拓我们的视野,也能陶冶我们的灵魂,既是我们个人的需要,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