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日报:让每个县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王蕾
2013年度山西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结果新鲜“出炉”,不惟GDP论英雄的排名在各县(市、区)引起不小震动。和顺、右玉、河曲等许多以前不可能进入到考核先进行列的农业县和贫困县排到了前列;而一些曾经长期占据考核“第一集团”的产煤大县则排名下滑,有些未能获得表彰;在C类县中排名仅第14位的静乐县,更是因为比去年进步了10位而获得“争先进位奖”。
实施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省情特点,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举措。那么,对县域经济的考核评价究竟意义何在?标准是什么?与去年相比又有哪些创新和亮点?就上述问题,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晓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工作,它对我省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张晓东: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毋庸讳言的是,目前我省的县域经济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短板,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是指挥棒,更是风向标,它一方面通过考核评价这个激励机制,促进县一级领导发展经济的干劲,让他们有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加压、不甘落后、竞相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考核什么,就要大力发展什么。此外,考核评价为各县提供了动态的参照坐标,明白了各自的差距和长处,便于各县扬长避短,走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之路,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记者:请您简要概括一下2013年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体系的主要特点。
张晓东: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遵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内容全面,特色鲜明,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考核评价内容全面客观,指标体系设计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四大类30多项指标;二是考核评价方法科学合理,根据各项指标在综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和导向作用大小确定权重分配,力求体现省委、省政府同步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发展导向,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体现考评工作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三是考核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说服力较强。由于考核评价指标设置全面客观、方法科学公正,程序规范严谨、措施保障有力,因此,考核评价结果能够基本反映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
记者:我们都知道,考核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您能否介绍一下我省的考核体系如何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引入了哪些新的方法和手段?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有哪些?
张晓东:分类考评是我们从去年开始新实施的,就是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取向、发展基础等,将全省119个县(市、区)分为四类,然后根据各类县域综合排序结果,分别按照20%左右的比例选取本类县区中排名靠前的县(市、区)进行表彰奖励,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比性,避免了不同基础、不同特点、不同发展取向的县域进行盲目比较。
由于不同县域之间发展基础的差异性,基础较弱的县区即使经济发展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短时间内可能也无法跻身表彰行列。为了鼓励后进县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增强赶超意识,考核评价办法在表彰奖励强县的基础上,增加了“争先进位”奖励项目,对各分类中名次进位最快的1个县(市、区)给予表彰奖励。
此外,为体现省委、省政府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考核评价体系设置了5个方面的一票否决条件,即各县(市、区)在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人口和计划生育等5个方面发生重大问题或事件的,实现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表彰资格。在考评办法中增加“一票否决”内容,不仅与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对接,还向社会发出一个信号: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指标虽然是首要的,也必须考虑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本。
记者:请您谈谈今年与去年相比,对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暂行办法进行了哪些修订?
张晓东: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
一是调整国定贫困县指标及权重,取消国定贫困县GDP总量和速度指标,并相应地在民生改善部分增加“减贫人口”指标,权重赋予3分。
二是调整表彰奖励方式,对22个A类县(市)综合考核评价前5名、38个B类县(市)综合考核评价前8名、36个C类县综合考核评价前7名、23个市辖区综合考核评价前5名,以及县域四个类别中名次进位最快的各1个县(市、区),进行表彰奖励。
三是一票否决的内容调整规范为5个方面,即各县(市、区)在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人口和计划生育等5个方面发生重大问题或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表彰资格。
不难看出,取消国定贫困县“GDP”和“GDP增长速度”两项指标,相应地在民生改善部分增加“减贫人口”指标,表明对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贫困县发展的考核,更多地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和生态效益等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进行分类考评和设置“争先进位奖”,则充分考虑了县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发展取向,保证考评的公平性。调整规范一票否决内容,体现了我省对重点领域工作的重视,强调做好这些工作是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赵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