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人从旁观者转变为监督员
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场。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
8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以推动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严肃追究地方政府审批责任
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原则在水污染防治法中已有明确规定。但是,此次执法检查发现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预防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对此,刘德培委员提问: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上述原则,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办法?
“水污染防治,防在前、治在后,预防是环保的第一要务。相对于防,治是个显性指标;相对于治,防容易被忽视。”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介绍,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水十条”,并于4月正式实施。“水十条”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循环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多项举措,238项措施中有105项是预防性措施。
对于下一步工作,陈吉宁说,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严格区域的环境准入。要管住空间的红线,把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发展的刚性约束,通过规划环评、战略环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生态发展的空间定位、生态功能定位和准入条件,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和开发管制界限。在预防方面,要落实地方政府项目审批的责任。严肃追究地方政府行政审批责任,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审批行为都要追究责任,使生态环境损害关口前移。对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突破生态红线的,相关责任人要被实施终身追究。
“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建立保护优先的风气,使每个企业、个人从环保的旁观者转变为环保的预防员和监督员。”陈吉宁说。
“十二五”规划任务将如期完成
袁驷委员的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人人要喝水、天天要喝水,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是水污染防治的核心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下一步要采取哪些措施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水利部部长陈雷说,我国正在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十一五”解决2.21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水利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卫计委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计划用“十二五”五年时间,解决2.98万农村居民和4152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陈雷介绍,中央和地方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二五”前四年已解决2.81亿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计划再解决586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据8月20日统计,中央投资计划已完成85%,解决了42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年度计划的三分之二,今年年底可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陈雷指出,今年年底可如期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目标任务,五年解决3.05亿农村居民和4152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农村供水保障率显著提高。
三年督查30%地级市环保职责
今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其中第一条第一项就是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工业污染防治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做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但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工业污染物危害还较为严重。”张兴凯委员问:“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
陈吉宁回答说,下一步,将加强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促进工业行业的转型升级。这里涉及到改造一批、搬迁一批和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是2017年以前完成造纸、钢铁、印染、制药、制革等行业的清洁化改造,水质未达标的地区,新建、改建、扩建上述项目必须实行主要污染物减量置换,其他地区实行等量置换。搬迁一批,是要有序推动或者依法关闭目前城市建成区内现有的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和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淘汰一批,是要完善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录,制定分年度实施的淘汰落后产能方案,完不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也将实行暂停审批核准相关行业的建设项目。
“我们也要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环保职责进行督查。今年对30%的地级市督查,三年督查完。根据督查结果,采取约谈、挂牌督办、区域限批、行政处罚和移交移送等办法来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陈吉宁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补充道,将完善支持政策,积极推动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我们和安监总局去年开始布置在城市人口稠密区对危险化工企业搬迁改造。经过初步汇总,全国大概有接近一千多个化工企业需要搬迁改造,总的搬迁费用大概4000亿元。这些企业有些可以通过级差地租、退二进三解决一部分,地方政府、企业解决一部分,中央政府也给一点必要支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给一点必要支持,推动搬迁改造彻底解决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减少排放。”苗圩说。
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我国农业在不断发展进步、连年丰产丰收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我的问题是,如何切实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及相关地下水污染?”王刚委员问道。
对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坦陈,农业持续增产增收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
韩长赋指出,将坚持减量替代,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重点是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农民多使用绿肥和农家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使用范围,支持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量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活动,鼓励农民实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力争到2020年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40%以上,农作物化肥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同时坚持减量控害,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重点是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加大绿色防控力度,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支持发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农业部专门成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工作组,将在重点流域和区域规划实施一批面源污染防治综合示范工程,探索形成一整套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推动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韩长赋说。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