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到

13.03.2015  21:54

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 杨尉苑

 

晨光微曦,我隔窗远眺,脑海中突然就闪过唐海琳老师略带哽咽的一句话:“你的生命是我爱的雕塑。”这是一位妻子在公众面前,对深爱的丈夫最温情的表达方式。而这个表达方式,就在某个晨光微曦的时刻,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脑海中。

邹碧华,素未谋面,却有耳闻。某个清晨,在上海做律师的闺蜜打电话说前几日听了邹碧华的讲座,说邹碧华知识渊博,口才流利,气质洒脱,三个小时的课程脱稿侃侃而谈,说邹碧华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闺蜜的语气中,有着掩饰不住的激动与崇拜,我则一边刷着牙一边用免提状态敷衍她,三十分钟的通话,我在洗漱状态下知道了上海法院有个邹碧华。

2015年3月2日,全国法院都在听一个人的故事。这一天,主角缺席,但讲者动情,听者动心,泪光闪处,是对一名已逝燃灯者最崇高的敬意。邹碧华,这个数月前还在我与闺蜜话题中频频出现的名字,成了追忆。如此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朋友圈、公众号及所有与法律有关网站的头条中,满屏都是对他的追悼。我端坐于电脑前仔细地阅读关于他的一切。读罢,让我在敬仰之余,竟不知所措,虔诚地沉默。我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名法官在众议喧腾的司法改革阻力面前选择了坚持?是什么样的能量,让一名法官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散发出理想主义者的光芒?又是什么,让一名法官践行了法律的信仰?邹碧华法官如同他的微博名——庭前独角兽,能辨曲直,勇猛公正,守护着法律人共同的信仰。那么,便是信仰吧。他用自己的坚定信仰和悟性去努力攀登,在制度框架内,把自己一生的光和热都发挥到了极致,做出了令人信服的成就。他的铿锵之言:“正是因为世界的不完美,你的存在才有了意义!”时刻在警示着每一个法律人。

“你使许多事情发芽,而自己被冬天拂去如落叶……独角兽回到了寓言里,谁来驮负巨大的词语……”广东80后的一名法官对邹碧华法官如是说。

心,可以很硬,胜过世上任何一种金属;心,可以很软,如泣如诉如绢如帛。对我而言,此刻,邹碧华法官的心很硬,抛下妻儿,抛下挚爱的法律事业守望天堂;唐海琳老师的心很软,以一句“只是为什么,我等得到跟他一起出门,却等不到他回家”道出了内心的苦楚。

 

我想说的是:唐海琳老师,邹碧华法官已到达彼岸,然他的生命精神却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达到了永恒。我们背负着他,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也将会欣喜地看到中国的法治面向太阳。

责任编辑:侯成丽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